「帳戶式 UBI」-- 實行基本收入的可能解方
UBI 的困境
無條件基本收入(UBI)的實施,最大的關卡應該還是「財政」問題。能夠直接同時全面實施當然是最理想的型態,但是每年龐大的金額對於財政是很大的負擔,沒有大幅度的稅改,幾乎沒有實施的可能;而大幅稅改所帶來的反對力量,在目前的全球化環境與民主政治體制下很難克服。如果是針對部份區域或是特定族群先行實施,必然會面臨公平性的質疑與隨之而來的資格審查,這又落入了傳統社會福利的盲點。
對我而言,UBI 我所看重的是,它對於基本生存的保障:讓生活陷入危機的人能「續命」,讓低收入的人有免於「被剝削」的選擇,以及讓生活能夠有機會免於只被「有價工作」捆綁,有著更豐富的可能性。我知道前兩者目前有社會福利在照顧,但是「審查」與「污名」問題,以及「貧窮陷阱」始終難以克服;最後一個則是過去很少被大家注意到,未來會是一個需要被關注的一題。更多關於 UBI 精神的論述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
帳戶式 UBI 的設計
回到財政問題,如何能夠讓 UBI 有機會實施?
照理說,並不是「每一個人」、「同時」都會面臨到上面我提到的基本生存保障的問題,需要 UBI來保障生活;但是為了「無條件」免審查的精神,被迫得要全面且同時地發放,造成它實施上的困境。
因此我設想了一個「過渡性」的「基本收入帳戶」,在基本收入能夠全面實施之前,以此來提前讓有需要的人可以獲得保護,並讓財政可以支應。
我構想由政府為每個人先設立一個「基本收入帳戶」,依財政狀況將資金逐步平均投入每個人的帳戶。政府應該制定「基本收入法」明定每年編列多少預算投入帳戶,哪些稅收應該多少比例投入基本收入(個人看法是未來的碳稅以及天然資源稅、現行的股市交易稅、彩券盈餘等各式各樣的資本利得),在遭遇重大社會經濟危機時(例如目前的新冠肺炎),應該如何加發更多金額。隨著每年不斷存入,帳戶金額可以逐漸增加。
個人可以隨時依據自己的需求,動用自己帳戶內的錢,不須審查;為了避免有人突然動用大量資金,因而失去了 UBI 的保障精神,可以設定每月最多提領金額(差不多就是每月基本收入)。沒有提領的人,帳戶內的錢可以選擇投入基金來獲得報酬,所以不會吃虧;可以如同現在的勞保制度,自由選擇想投入的基金,而且可以隨時轉換;而基金應該定期公佈他的績效,讓民眾有公開資訊可以判斷投入哪支基金,也刺激基金經理的效率。
因為限制只能每月提領上限金額,可能會發生突然過世時,帳戶內尚有錢的情況;基於人性考量,我認為帳戶內的錢可以適用於遺產繼承的方式讓其餘家人繼承,但必須投入基本收入帳戶中,不得領出。這樣的好處是避免為了擔心累積的錢化為烏有,因而在不需要的時候去提領,失去風險保障的目的。
帳戶式 UBI 的優點
最大的優點就是:現實上可行,只要通過立法,不須等待很好的財政狀況才能實施,而政府不能再以財政因素為藉口反對 UBI。這樣的制度要求政府開始逐步開始為你的帳戶存錢,而政府可以依據實際狀態編列預算與漸進改革稅制,避免對經濟活動造成過大衝擊,但同時要求一定量的金額固定提撥。
其次是,因為不是大家同時一起領,所以流入市場的貨幣較少,通貨膨脹的風險可以降低,避免物價過度上揚,這也是 UBI 一直被質疑的地方。
帳戶式 UBI 有另一個我不是很喜歡的「好處」:因為帳戶內的金額可能有限,因此沒有辦法「長期」不工作。這會讓很多擔心實施 UBI 後大家都不工作的疑慮(這是很大的反對聲音),有相當程度的減少;漸進的過程也讓社會有時間慢慢進行調整,提高對於 UBI 的接受度。這樣的情況其實是不符合 UBI 的基本精神,也讓資本家可能的「剝削」繼續有存在的空間。這部份只能期待長時間實施後,問題可以越來越少。
帳戶式 UBI 的缺點
這樣的制度當然不可能完美。最大的缺點是一開始帳戶內金額過少,無法發揮真正保障的效果;所以在實施的前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社會仍然需要目前社會福利系統來保護脆弱族群。但是隨著制度趨於穩定,社福的預算可以逐漸調低,轉移至基本收入帳戶內,實現更好的公平。
另外 UBI 的設計與現行許多年金同時並存,有疊床架屋的疑慮,同樣引發公平性的疑慮。然而年金是退休後的保障,而 UBI 可以自由選擇何時動用,使用上更靈活彈性,兩者的功用其實有當的差異。甚至我還想到,未來有可能的話,可以將目前的退休基金,以轉移或其他可能的方式,整合進去基本收入帳戶。例如可以自由選擇把目前累積的年金年資,計算後併入 UBI 帳戶。基本上如果可以完全實行 UBI,退休金的設計其實是不需要的;這樣也可以大幅簡化目前的退休制度,避免企業主惡意的資遣資深員工來規避退休金。這樣有可能緩和甚至解決目前退休基金面臨的破產問題。但這部份有點複雜,我還沒想清楚;但是不整合也無礙於它的實施,可以慢慢再來考慮。
以「漸進」方式完成「激進」改革
「帳戶式 UBI」是我為了 UBI 這樣「激進」的政策,所能想到最可能「漸進」的實施方式。雖然不是完美的 UBI,但比不會實現的 UBI 好,不是嗎?
有生之年可以看見 UBI 帶來的美好嗎?真是令人期待。大家一起努力讓它實現吧!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