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草,日本視為珍寶|宋應星.《天工開物》
最近讀唐詩,讀到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的一首,李紳的《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慢著慢著,請問詩中第一句的「鋤禾」是什麽意思?讀唐詩讀了這麽多年,好像對唐朝農業的基本認知也沒有欸……於是動手找一下關於唐朝農業技術的資料。然後發現,不要說唐朝,對現代農業知識也不懂,證據就是我說不出每天都在吃的米是怎麽做出來的……看來我要好好反省,再好好學習。
Google古代(已經不限唐朝,先把範圍拓寛)農業資料時,發現了《天工開物》,而且有電子書,當然要好好看看,惡補一下知識量是0的農業知識。這裡先抛一個問題,成語「五穀豐登」,卡牌遊戲《三國殺》裡有這張牌,效果是……有點扯遠了,你知道五穀是指哪五種作物嗎?先不告訴你,看看你能說出多少種穀類作物。我沒看書之前只能說出三種……丟臉啊……
介紹《天工開物》前先來說說作者宋應星。他是明末崇禎時期的人,出身在沒落的官宦家庭,是官宦,就是祖先當官,官宦不是宦官,雖然之後會有宦官登場,但不要搞混這兩者。他跟哥哥考上舉人後,兩人決定上京考會試。會試大概等於國家級的考試。他們兩人考了五次,都沒有考上,而當時他們兩都不年輕了,哥哥五十四歲,宋應星四十五歲,也因此他們決定不再應考。同時在多次赴京途中,看到地方官吏魚肉百姓,見識到官場的各種腐敗(當時朝權朝野的宦官就是既不忠也不賢的魏忠賢),社會上種種民不聊生的情形,令他對中舉的期待日漸遞減。
同時在苦讀應考的過程中,宋應星體會到讀書人原來對日常生活用品一無所知。吃飽不知米何來、穿暖不知衣何成(現在好像也是欸……)。有讀書人甚至輕視種農作衣之人,於是決心寫出農業與手工業技術的書籍。決定不再應考之後,宋應星在家鄉分宜縣擔任教諭,即督學;哥哥到桐縣擔任縣令,桐縣離絲織重鎮嘉興、湖州很近,宋應星去探望哥哥時,也應該會經過,這點可以在《天工開物》裡對嘉興湖州的養蠶業特別關注找到線索。
宋應星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到農村和作坊裡學習農業與技術知識。宋應星親身在各地調查,取得第一手資料,不只書寫,還把當時人們的勞動姿態畫下來,讀者不只看到文字,還有生動的圖畫。看來宋先生不只會寫字、田野調查和丹青也是不錯的。而他擔任教諭之時,有充分時間可以整理資料和寫作。看來擔教諭應該是蠻閒的?
說完了作者,就要說《天工開物》。「天工開物」是什麽意思?根據民初學者丁文江(他之後還會出場)的說法,「物生自天,工開於人,曰天工者,兼人與天言之耳。」這句應該不會看不懂吧?「天工」就是自然之力,利用天工加上人工就是「開物」。宋應星寫作《天工開物》時,清兵正在進犯明朝,國內闖王李自成也舉兵起事,加上宋應星本身沒什麽錢,因此他的作品都是匆匆出版,未加細查與潤飾。但也已經比當時流行的「八股文」好很多了。
接下來是重點了!!那前面寫的是什麽?這種事情不要那麽在意嘛……(心虛)
《天工開物》成書出版以後,在中國沒有受到重視,一來只有出版兩次、二來印數少,再上最緊要的讀書人不重視農工知識。清朝的乾隆皇帝下令編修《四庫全書》,在《天工開物》中發現「北虜」「東北夷」等帶有反清的字句,因而未被收入。明代之後,中國人幾乎都不知道有《天工開物》這本書。
那《天工開物》如何在再次出現在中國?難道是考古發現,又或者有人藏起來?非也非也,這全是托日本的福。你沒看錯,就是日本。《天工開物》傳入了日本,在日本流行三百多年。直到民國初年被一位地質學者學家發現,才再次在中國面世。那位學者就是剛才提到的丁文江。《天工開物》從日本帶回中國當中有經歷一些曲折。丁文江在雲南做地質研究時,讀到一本書,當中大量引用《天工開物》內容,他回到北京,想找到《天工開物》這本書,卻苦無成果。後來他的朋友兼同行章鴻釗,說他在日本東京帝國圖書館見過,於是丁文江想盡辦法,託朋友抄回來。可是呢,那位朋友已讀不回,音訊全無。後來丁文江的前輩羅叔醖,手邊有「菅生堂」版本的《天工開物》,借給丁文江看,丁文江老實不客氣抄下來,插圖部分用照相機製版,打算重新出版。可是呢,羅先生的那本《天工開物》被蟲蛀過,錯字漏字不少,加上要理解原書內容也需要時間,於是延緩了出版時間,雖然章源釗後來帶回一本完整版,可是有一名叫陶湘的人,根據日本「尊經閣」版本,與清代的《古今圖書集成》對照,先丁文江一步出版。從《天工開物》初版到重新出現在中國,相隔三百多年。這樣說來,《天工開物》能在中國重現應該是陶湘的功榮吧??但如果日本也不重視的話,《天工開物》失傳的機率肯定更高。
在中國被忽視,在日本受到重視的書不只《天工開物》,還有魏源的《海國圖誌》。《海國圖誌》是林則徐的幕僚魏源所編寫,為的是想要了解中國以外各國的情報。魏源書寫之時,雖然仍以「天朝大國」自侍,但關於各國的資料也是極有參考價值。可惜,中國傳統士大夫不重視。《海國圖誌》傳到日本後,也是廣為流傳,影響了一代幕末武士。對明治時期日本開國維新,有助瀾之功。
其實,中國原本有很多值得保留的東西,因各種理由而失傳,反而在日本保留下來。如《蘭陵王入陣曲》原譜,有些唐朝時期的文物還保留日本奈良的正倉院博物館裡。唉……中國人不重視的東西,鄰居日本好好保存下來,現在要看反而只能到日本去了……唉……
對了,「五穀豐登」中的五穀指的是「麻、豆、麥、小米、黍」。五穀裡沒有稻。推測應該是五穀是北方人說的,稻是南方作物,相信五穀是比較早期的說法。這是五穀的其中一種說法,還有其他說法,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Google。
最後附上《天工開物》中的部分插圖給大家看看。當中可看到不少農民的智慧。其中一個或許是鋤禾日當午中的「鋤禾」。
封面: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擊壤:老人用杖敲打土地打拍子。相傳是夏商時的民歌。歌曲意思:日出就勞動,太陽下山就休息,鑿井裡的水喝,耕田而食,統治都要管我什麽呢?
水車:在湖泊、池塘等靜止水域,會以人力或牛力牽引水車,引水至田中灌溉。(水不動人動)
筒車:鄰近河流等動態水域,則用筒車,借水力引水至水糟中,在引流到田地裡,不用時則將筒車中的水輪固定住即可。若地勢較高,則會加上延長管線,讓筒車的水緩慢地帶上來。(水動人不用動,不用電!好強!!!)
拔車:水域若在低處,則會使用拔車,通常以人力踩踏,讓以木板撥弄水面,引水裝滿木格,一格一格逆流入高處的田地。(讓低水往上流,很強!)
耘:以手將稻田之雜草除去,謂之「耘」。(耕耘中的耘原來是這意思。)
耔:撐著木棍,用腳把田中的雜草踩彎,令其不能生長,謂之「耔」。(原來雜草不只有拔除,還有踩彎。)
耒耜:耒耜是一根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樑,用以翻土,是之後犁的前身,或用人力以耒耜翻土,或用牛力使耕田速度更快。(翻田不用死力,很聰明!)
耨:以鋤鋤地除草,謂之「耨」。(鋤禾日當午的鋤應該就是這個吧?)
轆轤:利用轉動木軸與繩索,即可汲取并中或深處的水源。(水井版升降機)
桔槔:利用槓桿原理,把繩索綁於橫木上,一端繫水桶,一端繫重物,讓其交替上下,即可從井中打水上來。(古代人早就在用槓桿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