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6: 全球化
1、转嫁危机
我们在前文的分析中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本身。而资产阶级绝不可能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就主动放弃自己不劳而获的既得利益。
所以,危机既然无法解决,那么就只能转嫁出去。
我们前面提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产品太多了卖不出去了,市场饱和了,这些产品非但不能搞钱反而还亏钱。
那么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也就是两个:开源和节流。
我们先来说节流。
在前一篇我们提到,商品的价格=工资+其他成本+利润,其中工资+其他成本就属于要流出的成本
而其他成本如场地租金、机器保养等基本没法压低,除非开发新的生产技术来提高效率,但开发新的科技不是一般的公司能够负担得起的。
而且很多公司根本就没有科研部门,比如金融公司,完全就是靠某些手段抢钱。
所以新技术一般是被超大型公司垄断的,而其他的公司很难得到技术普及。
新技术的回报周期也长,无法解决眼下的危机。
那么就只能在工人的工资上动手脚。
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为什么资本家总是会以各种理由压低、克扣员工的工资。
或者资本家干脆就开除一些员工,直接把这项支出从根上砍掉。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中年人一到35岁就被开除了,因为年轻人更便宜、干活更快。
这就是资本家将自身的经济危机转嫁到了工人阶级身上。
而开源就是开发新的市场,把矛盾向外转移。
2、殖民主义
高情商叫开发新市场,低情商叫抢别人的地。
所以在资本主义萌芽之后,从西班牙到俄罗斯,从美国到意大利,一众西方列强都开始抢夺海外殖民地。
而殖民者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经济利益:殖民地为西方国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黄金、银、矿产、农产品和原材料,这些资源对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贸易控制:殖民地使得西方国家能够控制海外贸易路线和市场,确保他们的商品能够畅销,并且获得利润。这也为他们提供了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垄断地位。
市场扩张:殖民地为西方国家提供了扩大市场的机会,他们可以向殖民地输出制成品,从而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和利润。
宗教和文化传播:一些西方国家将殖民地视为传教和文化传播的平台,试图在殖民地推行他们的宗教、语言和文化,以此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和影响力。
政治和军事控制:殖民地为西方国家提供了政治和军事上的控制权,使得他们能够扩展领土、巩固势力,并且在地缘政治上获得优势。
其中,第四点和第五点本质上是为了辅助前三点。
比如鸦片战争,英国打中国就是为了往中国卖货。《南京条约》中就规定,首先是五口通商,打开中国市场;然后允许英国人在华自由贸易,并且废除关税等。
还有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发布的《船舶法令》,限制印度对外贸易,强迫印度只能向英国输出原材料,并且只能从英国进口制成品。
还有法国在法属西非垄断了当地的啤酒贸易,法国的众多啤酒企业都跑到西非建厂并且把啤酒销售给当地人。
通过一系列殖民运动,各个列强与自己的殖民地一起组成了各个跨全球的超大市场,这就是全球化的开始。只不过,各个列强的市场之间基本是互相防范、隔离的,所以当时还没有出现像今天这样的全球化市场。
3、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
在殖民时代(旧资本主义),
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
也就是说,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一个典型的区别就是,殖民者对殖民地的剥削主要是通过实物的产品倾销,而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的控制与剥削则主要是通过金融的资本输出,这其中,我们上一篇提到的金融资本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殖民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的具体过程。
在七年战争以前,东印度公司只允许往印度倾销商品,而随着时间变化,东印度公司逐渐从一个贸易公司转变为了英国在印度的代理人,甚至拥有了行政权和军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英国在印度建立的印度银行和印度币制。
印度银行就是英印政府的央行,其通过向印度政府和企业提供贷款,实现了对印度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其中,对印度农民的贷款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资本输出事件。
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银行向印度农民提供贷款,以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茶叶、咖啡等)为条件。这些贷款通常以高利率放贷,农民为了还款而不得不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陷入了对经济作物的过度依赖。这种经济模式使得印度农民负债累累,生活陷入困境。
还有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
首先英国银行体系利用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形成一个鸦片的垄断贸易连锁网络。这个网络中零散的鸦片商人充当先期探索市场的试验品,将中国的鸦片市场需求整体调查清楚。
然后逐渐通过东印度公司地运作在中国扎根。利用银行体系熟悉的金融借贷服务,给鸦片贸易提供大量初期资本。最后将散户鸦片商在中国所赚取的巨额利润整合起来,支付进口中国产品的费用。
这样一来,英国银行体系便可以在中国形成以白银为货币的贸易闭环。让中国人用自己的钱来买自己国家出产的产品,并无偿地卖给东印度公司。
在整个十九世纪,英国鸦片垄断可以比肩如今的美国石油霸权。
而在中国倾销鸦片之后,东印度公司通过银行金融体系将鸦片贸易中从生产到销售之间的所有环节牢牢捏在手里,形成彻底的鸦片市场金融垄断。
而其中很多的早期鸦片贸易商以东印度公司作为创业基石,成为了之后赫赫有名的在华鸦片产业大户。最著名的莫过于:怡和、宝顺和旗昌这三个洋行,其背后的真正东家正是操控东印度公司的银行体系巴林家族。
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美帝国主义。
比较远的例子有臭名昭著的联合果品,而更近的例子则更为熟悉:美元和美债。
比如网上特别火的“美联储加息”,这就是美帝国主义利用美元渗透了世界上大部分的金融市场,然后通过大量印发美元引起全球的通货膨胀,以此收割全球财富。
总结来说,殖民主义是工厂在宗主国,然后把商品倾销到殖民地;而帝国主义则是殖民主义的进化版,把工厂也转移到殖民地。
这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
跳过了运输部分,节约了成本。而这必然是建立在宗主国对殖民地更有力的控制与渗透下的,离不开金融资本的帮助。
殖民地的劳动力往往更加低廉,这往往是因为在较发达的宗主国,当地的人民与资本家的斗争也更加激烈,导致工人的工资水平,也就是所谓的劳动力成本更高。这一点在今天依然适用,我们会在后面的文章详细讲述。
需要注明的是,殖民主义到帝国主义的转变是从殖民主义诞生就在进行的一个长期过程,并不是说在那一时间点之后就突然变成了帝国主义,所以殖民主义时代有着帝国主义的特点是非常正常的。
然而,地球上的土地是有限的,但生产过剩的危机则是无穷的,这一矛盾会迫使着各大列强之间互相抢夺殖民地。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老牌殖民帝国和新兴殖民帝国的矛盾达到了不可调和地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原因类似。我们都知道二战的直接原因是1929年的全球大萧条,而1929年的经济危机之所以能够席卷全球,自然和美国在一战后通过美债确立的新兴霸主地位密不可分,也同样标志着全球经济已逐渐融为一体。
4、全球分工
全球化首先是市场(消费端)的全球化,然后是生产端的全球化。
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492年-1945年:多强格局
1945年-1991年:两极格局
1991年至今:一超格局
多强格局指的是英、法、德、俄等一众列强分别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起完备的贸易体系。
两极格局则指的是在二战后,因为欧洲各国把自己达成了渣渣,他们各自的贸易体系分别被美国和苏联接手,全球产业与贸易系统只剩下了两个:要么是美国主导,要么是苏联主导。
而一超格局自然指的就是苏联倒台后,苏联以前的势力范围基本都融入了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
我们在这里着重讲一下一超格局。
想必大家多少都听过“产业链”、“上下游”、“全球分工”这些名词。一般来说,上游的附加价值低(分钱少),而中下游分钱最多。
美国当然是分钱最多的那个。美国占据着产业链中金融业务和高精尖科技研发,简单来说就是收割全球。
西欧的业务和美国差不多,比如法国收割西非、德国收割欧盟,但是西欧也要被美国再收割一次。
然后就是东亚,东亚主要承担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说东亚主要是提供廉价劳动力。不过现在东亚也在逐渐开始走上西欧的路子,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越南和孟加拉等地。
最后就是非洲、拉美、印度、中东等这些地方,他们主要提供原材料以及扮演商品倾销地。
比如一件商品,先从非洲运送材料,然后送到东亚进行加工,然后盖上西欧的标签,卖到印度,最后部分利润通过金融体系流到美国。
由此,整个世界的几乎每一个国家都被绑在了一条经济链上。
而经济的全球化必然推动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全球化。
比如美国好莱坞大片横行全世界,美国的普世价值对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生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以及,工人运动的全球化。全世界的工人逐渐发现自己是被同一种东西压迫,他们不再像一战时期那样各自只受本国政府的压榨,这必然促使他们进行联合。
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第二个历史使命:全球化。
参考资料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