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 人物誌|複雜資訊化為親切視覺,圖卡設計師 Rainee 專訪

閱讀筆耕
·
·
IPFS
·
Rainee 的知識圖卡,不單單只是求「書中資訊如實傳達」就好了,背後還有更高層次的理念,額外深入對「書籍外觀、作者主張」通透的觀察,每一次都是求新求變⋯⋯這就是 Rainee 獨特的設計美學。

新的一期《創作者經濟 IMO》語音活動,我們邀請到圖卡設計師賴麗淳(Rainee)。

Rainee 雖非設計本科畢業,但透過七年的自學與接案經驗,展現出卓越的設計功力。她擅長將繁複的資訊轉化為淺顯易懂的視覺圖像,為觀眾提供一目瞭然的視覺饗宴。

本次活動的主持人是 @閱讀筆耕 Leo 兼紀錄,讓我們以文字一起來重溫現場。

👉 為什麼是 IMO?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 收藏本文的 Writing NFT 版本 👈

👉 電子報是以 Heptabase 編輯,免費試用 7 天,和我們一起寫下 IMO 👈

創作者經濟 IMO 人物誌|複雜資訊化為親切視覺,圖卡設計師 Rainee 專訪

❏ 麗淳の自我介紹

【Rainee 👩】

各位線上的朋友晚安!我是麗淳,來自台南鹽水。我目前在美容保健公司擔任社群行銷與客戶經營的工作。平時的興趣是閱讀、參加學習活動——還有設計。


❏ 麗淳の創作歷程訪談

1・什麼是知識圖卡、全息圖?和一般我們在 FB、IG 上看到的圖文懶人包有何不同?

【Rainee 👩】

知識圖卡就是將落落長的資訊化繁為簡,以視覺圖像的方式呈現。

以這樣的定義來看「全息圖」,全息圖似全部訊息的概念,它也是知識圖卡的一種,但它的設計是將更多的知識量,甚至是整本書的重點完全展開。全息圖界的大神是劉奕酉老師,但不確定全息圖的名稱是老師自己命名,還是從國外翻譯而來。

什麼是全息圖?一種提供「周全」資訊的視覺圖解
——劉奕酉。

我設計的知識圖卡,是找出書中幾個與我有共鳴的知識點和大家分享;而全息圖所包含的知識點會更廣更多,用一張圖將知識或資訊完整呈現、一目了然。

我的工作內容也會設計「懶人包」,懶人包主要是讓受眾快速了解單一事件或問題的設計品,也被歸在知識圖卡的範疇。既然稱之為「包」,所以是叢集(同捆)、的形式,通常由多張圖文來串連。

我覺得這三者在知識上萃取的深度是不一樣,設計方式也完全不同,我自己在執行上是這樣子的:

知識圖卡會更著重於配色跟素材的整體美感。

懶人包是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圖文,設計上不會有太多素材甚至配色更簡約,簡單的 ICON 搭配簡短易懂的文字就完成了。

全息圖則是以幾何圖形跟箭頭就能完成一張圖,相較於設計它更著重於傳達資訊的細度。

  

2・你是如何培養知識圖卡設計技能的?有何學習方法或資源推薦?

【Rainee 👩】

我想先分享我是怎麼接觸到知識圖卡的。

數年前,我剛開始迷上閱讀時,我給自己一個目標就是每讀完一本書要輸出,那除了寫心得之外還有哪些方式呢?直到我在閱讀社團看到其他人分享的知識圖卡後,就知道這就是我要的輸出方式。

我會設計、我喜歡閱讀,知識圖卡是讓我跟其他人與眾不同的輸出方式。

平時我的工作有一部分是平面設計,會使用專門的設計軟體,這讓我以為學習知識圖卡會更容易上手,但是我錯了。

知識圖卡不需要用設計軟體,只需要會用 PPT 簡報軟體就能完成;而且設計的邏輯架構跟平面設計完全不一樣,我記得第一次上完課後的作品,沒有設計感、也不好看,對有設計經驗的我來說是一個自信心受挫的作品。

我怎麼培養知識圖卡的技能呢?

剛開始想要學知識圖卡可以找知識圖解教練艾咪老師,特色是配色很美,艾咪老師人非常好。她剛開始也是自學,設計超過千張作品,現在也有線上課程跟實體一對一圖解諮詢課,非常適合沒有接觸過但想學習的朋友。

透過模仿與不斷練習,還有讓每次練習都要加入自己新 idea,例如嘗試換個不一樣的素材⋯⋯我剛剛提到上完課後的作品其實有點挫折感,這跟我自己過去設計的作品有很大落差,所以我又找了艾咪老師設計過的作品,這些網路上都可以找得到;我開始模仿老師的圖卡,在我練習第二次時就有看到自己的進步,第三次就開始將知識圖卡融入平面設計的概念,因為大多數的知識圖卡以簡單的圖形、ICON 搭配文字設計,我覺得可以再更豐富一些,所以將平面設計的素材慢慢加進去,才有我現在的風格。

因為我是自學設計的,所以都是以模仿開始,模仿的作品會從最簡單一直挑戰專業設計師的作品,來不斷累積自己設計功力還有美感;不只模仿一定還要加入自己的觀點,才會讓作品更有個人風格

除了艾咪老師的課程外,我也很推薦劉亦酉老師的書《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學會這些設計邏輯,自己再多加練習,也能設計出知識圖卡。

 

3・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你的作品被看見,進而帶來創作者變現的機會?

【Rainee 👩】

應該是設計整理煉金術師小印的書:《財富自由的整理煉金術》。

有些朋友學會知識圖卡後,會用老師教的設計框架去完成每個作品;不過我喜歡挑戰不同版型、設計變化,而且我平時工作需要作社群貼文設計,所以也發現一些很有趣的粉專照片排版非常有趣,像我也會看全聯、全家等知名粉專的設計⋯⋯我希望知識圖卡不只是單純設計好看,在排版上有更多元的變化

當時我見到《財富自由的整理煉金術》的封面有魔法棒,便聯想到以塔羅牌為出發點的方式設計。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嘗試,你不只能做塔羅牌的測驗,點開圖後會有說明以及書本的知識點,作者看到後非常驚訝也幫我分享這篇心得文,這個契機讓我開始慢慢被看見。

後來瓦基的社群分享也很突然,自己原本不知道有這件事。

這個看見不只是喜歡圖卡的朋友,還有講師、作者以及廠商。

我第一次接案機會是 Vista 老師的書《文字力就是你的鈔能力》,是幫書籍配圖。

另一次更印象深刻的合作機會是幫「麻豆農糧」茶飲品牌作圖卡設計,需要被介紹的品項是柚子蔘。當時對方的訴求是,希望能用圖解的方式來說明柚子蔘的製作工法、食用方式、產品優點是什麼。過去他們都是以文字還有銷售人員解說,他們希望能用圖卡的方式讓大家一眼就能理解什麼是柚子蔘。

這次的合作也讓我知道知識圖卡不只用於分享書籍,只要是你有任何想傳遞的資訊,都能用圖解方式傳遞你想溝通的訊息。

 

4. 在設計知識圖卡的創作過程中,有沒有遇過難忘的挑戰或困難?你是如何克服的?

【Rainee 👩】

有,我覺得每一次的設計都是新挑戰,因為每次的主題都不同。

我的圖卡更傾向於量身訂製的設計,所以作品不會重複出現一樣的設計排版,也不是套用某個版型完成,這也是我的圖卡風格跟其他創作者不同的地方;所以每次當我讀完一本書後要開始設計時,都會有重新需要克服的設計點,可能是排版、有時候是配色,每次都不一樣。

如果是遇到排版沒有靈感,我就會先去設計網站 pinterest 找靈感,上面有許多不同國家的設計師把自己作品放上去。你會看到各式各樣風格的平面設計,從網頁美編、銷售頁、活動海報⋯⋯這些都是我的靈感來源,我看到有趣的作品都會收錄至「靈感庫資料夾」,每次設計都可以從這裡找到有趣的發想。

近期遇到最困難的設計是米其林三星主廚江振誠的新書《工作美學》,因為這本書的封面是出自於知名設計師之手,這位設計師也是去年金馬獎的美術統籌,當我讀完這本書後真的很想設計圖卡,但也覺得自己如果設計出來的作品質感跟書本有落差,不但沒有為這本書加分甚至是減分,我也覺得很過意不去。

所以在決定要設計這本書時,我內心蠻糾結的。

設計圖卡就很像人生打怪,當你一次次突破解決每個怪物時,你會學到新的能力。

後來我很仔細觀察封面的設計,一一去拆解有哪些元素?例如封面紙質是帶有紋路、顏色是漸層的磚紅色、燙銀的文字效果⋯⋯去觀察它的設計元素,然後融入我的知識圖卡內。

另外,讀完這本書的核心重點是什麼?我的答案是「時間是成為專家的關鍵」,我就以時鐘為設計主軸,而刻度可以搭配知識點,一筆一畫建構出這張知識圖卡,成果我非常滿意,也是目前我最喜歡的圖卡。

當遇到挑戰時先冷靜下來,拆解這個問題的組成,從小問題開始去解決,小問題解決完了大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很多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的(笑)。
 

【Leo 🙋】

聽完你以上一系列分享,我腦中突然想起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醫生,不只看病更要醫人。

我發現你的知識圖卡,不單單只是求「書中資訊如實傳達」就好了,背後還有更高層次的理念,額外深入對「書籍外觀、作者主張」通透的觀察,每一次都是求新求變,和百變女王蔡依林一樣(笑)。

這就是 Rainee 獨特的設計美學,也難怪你這麼喜歡《工作美學》這本書。

   

5. 對於想要製作知識圖卡的新手,你建議他們如何入門,有哪些設計原則需留意?

【Rainee 👩】

  • 要不要上課?

我會建議要先去上課喔!有專業老師帶著真的比自學還來得快,當你掌握設計的概念後,剩下的就是不斷練習再練習,不斷嘗試新的圖卡設計。

其實艾咪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應該有千位,但真正持續設計圖卡的人不多,我希望每個人在學習一項技能時,先想想自己為什麼而學,學習動機是什麼。這個動機會影響到你能不能持續下去、願不願意運用在工作生活上,持續練習才會看到成果,只有累積沒有奇蹟,想要成為該領域的專家真的只有不斷深耕投入。

如果你想要精進自己的簡報設計,我也蠻推薦可以上知識圖卡課,有些簡報功能我也是上課後才知道的。而且簡報不只能設計圖卡,還可以設計簡單海報。只要概念通了,任何工具都能設計作品的。

  • 技巧面

關於基本的設計原則,我分享一些秘訣,這也是艾咪老師教我的。

新手最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配色。除了配色網頁之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參考書本的封面配色,這樣子可省下很多思考配色的時間;我自己的圖卡也是這樣,只要是書本類型的圖卡,配色一律跟書本的封面設計一致,這樣搭配起來更有整體感。配色不是我花最多時間的部分,素材才是自己最花時間去琢磨的。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排版時文字不能太多。雖然說知識圖卡附上文字是必要,但是文字量不能塞太多,你必須只放重點,這樣子閱讀起來也比較不吃力,所以放上你想傳遞的資訊就好。

最後一點,可以到素材網找適合的 ICON,還有掌握關鍵字的搜尋能力。這其實很不容易喔!因為素材網的素材有幾十萬個,要找到符合你知識的圖像需要輸入關鍵字,對的文字才能省下逛素材網的時間,找素材是很耗時間的。

經過大量練習後,會知道自己的固定喜好,再到設計網站參考 DM、海報設計⋯⋯來尋求突破。

  • 心態面

我除了設計「書籍」以外,也喜歡為「講座」製作圖卡,背後的出發點都一樣,主要是要找到真心想跟大家分享的知識點,然後才去做。


❏ 麗淳の閱讀時光

6. 你在設計書籍知識圖卡時,是否有特定的閱讀方法或策略?

這是個好問題,首先是我的閱讀方式,很簡單,先把整本書讀完。讀完後我才會開始設計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會搭配寫筆記,記錄下我有感的頁數並寫下心得。整本書讀完後我會看一下筆記,我重複寫下的內容有哪些,這就是我有共鳴的部分。

我的知識圖卡不像全息圖展開「整本書」的知識點,而是找到作者腦海裡的燈泡突然發亮的「叮咚」時刻,他是如何實作的,他怎麼經歷過這段轉折,我把這個流程整理出來後,選擇我有共鳴的點,這些才會列入我的設計中。

例如《工作美學》這張圖,作者江振誠(Chef Andre)分享他從廚師到策展人的心態歷程,不只是食材的觀察還有怎麼建立團隊、怎麼建構品牌、打造消費者體驗⋯⋯這些每一個章節都可以是設計重點;但我只抓出「溫度跟創造」,因為它跟我圖卡設計師的旅程是可以相呼應的。

抓出我要設計的重點章節後,你還要思考、辨識哪些是最重要的知識說明,精煉文字後才能放上去。因為每段文字說明都很長,所以你還要內化成短短的句子,當所有你想要放入的資訊都齊全了,最後才是設計排版。

為一本書融入知識圖卡需要:

找到你有共鳴的章節,然後觀察大綱結構,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萃取重點資訊,最後才是設計。

 

7. 把一本書化為知識圖卡時,你如何組織各種設計元素,使其更具吸引力且易於理解?

【Rainee 👩】

我認為要多看不同領域的作品。

其實,我的作品中融入了很多老師的設計風格。

我修習過張忘形老師的忘形流簡報課,怎麼選擇適合的 ICON 是跟他學的;也參加胖子老師的圖卡設計課,我很欣賞他的版型設計;而艾咪老師的配色美感跟框架的多樣是我非常喜歡的,我的設計作品有這三位老師的影子。

後來我發現一件事,我必須找到自己的風格,不然我的知識圖卡會跟上過課的學員們一樣,一個顏色素材豐富的圖卡,但是你不會聯想到是麗淳設計的。我要做到的是,只要一看到圖卡你們就知道是我設計的,這是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

為了讓自己作品更吸睛,我加入了平面設計的經驗。我是靠著自學的,之前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視覺設計訓練,我不懂排版、字型、設計技巧,所以我會大量練習不同設計作品而且一次次練習的作品難度會越來越高,這也是在培養你的美感

我很喜歡《工作美學》中 Chef Andre 有提到怎麼培養美感——讓自己多接觸美的事物——聽音樂、接觸藝術,大量讓自己練習專業設計師的作品。練習久了,你會開始知道什麼樣的排版是好看的,有些版型雖然只用幾個簡單線條設計,但是有質感、是有設計感的,你再把它放進知識圖卡中。

所以之前有一陣子,我的圖卡是以「網頁美編」為設計概念,例如跨頁、用色塊凸顯重點的設計,我把它延伸用在知識圖卡上。

 

8・平常喜歡看什麼樣類型的書籍?推薦幾本你喜歡的書

【Rainee 👩】

我閱讀的書籍類型都取決於「當下想解決什麼問題」。

在我低潮的時候,我大量看的是身心靈、心理、情緒、轉念類型;後來閱讀的重心轉移至提升工作技能還有邏輯思維;目前看的書單以自我成長、溝通、管理、行銷還有寫作為主。

最近有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在職涯上遇到困境,被綁在目前的公司離不開,但是每天上班非常不快樂,喜歡工作但不喜歡上班;她工作超過 15 年了,最近也在思考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面對人生的兩件大事,我從書櫃上挑了六本書,也分享給聽眾朋友其中兩本:《大人學選擇》以及《內在成就》。

《大人學選擇》是我非常喜歡的書,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時有很深的感觸,如果我能在大學畢業時讀到這本書就好了。這本書教了很多學校沒有教的事,卻是在展開職涯時可以幫助你很多的觀念。例如裡面會提到同事之間的相處眉角、轉換職涯時首要考慮的不是薪資、看懂你在公司裡擔任的角色定位、怎麼跟主管談薪資⋯⋯。

另一本《內在成就》是關於人生意義,這類型的書我也會看,裡面精選了國內外的知名書籍,而且作者愛瑞克安排每一篇章結束前,都會有個自我提問的練習,一步步找到你的內在成就。這本書也教你怎麼找到內在的光。這是一本很溫暖又能引導自己向內探索的書。


❏ 麗淳の年度回顧與展望

9. 在你眾多的圖卡作品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工作流是怎樣的?

【Rainee 👩】

我設計了超過一百張的圖卡,圖卡的設計手感會隨著經驗的累積越來越好,剛剛也有分享到我目前最喜歡的作品是一張近期的圖卡——《工作美學》。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書的質感非常非常好。如果你有到書局看到這本書的設計,這本書是放到書架上,在許多書裡會吸引你注意的書。它也是請一位非常知名的美術設計師設計的,這位設計師還是去年金馬獎的美術統籌。

因為這本書非常有設計感,在開始設計時,我一直在搜尋素材,找了蠻多國外作品來參考;後來我想到了,為什麼不用簡單的圖形來呈現呢?用簡單的幾何圖形更能呈現設計感;所以我先搜集類似的封面顏色,搭配書中不斷提到「用時間來累積專業」,我就決定以「時鐘」來設計主圖,而「刻度」就是我想分享的知識點,就這樣慢慢排版、不斷嘗試素材,最後完成這張圖卡,也是今年的第一張圖卡。

我以前都不知道心流(Flow)的概念,是後來看到許多講師會分享找到天賦熱情的關鍵之一,就是當你做某件事情時,是否會忘記時間流逝?更實際來說,就是即使沒有金錢報償,是不是也願意去做?

設計圖卡令我發現,我完全符合這樣的條件。當我設計時會完全忘記時間,看著從空白的設計頁到完成一張圖,這樣從零到一的過程讓我非常享受。而且我有一點完美主義,一定要把作品達到我的標準才能收手,有時候會熬夜完成。

心流也是你願意犧牲任何休假、休息時間都願意花心力去投入去執行的任務,當你完成後會為自己喝采感到驕傲,心情會變得超好、超開心的!

 

10. 未來你有計畫拓展知識圖卡的應用範疇,或探索新設計風格嗎?

【Rainee 👩】

今年有規劃要推出「健康常識」類型的知識圖卡,因為我在保健產業工作,平時就會接觸大量的營養學資訊還有健康的資料,例如好食課(施沐恩營養師臉書粉專)、康健雜誌、早安健康等等。

我想透過知識圖卡來推廣健康,打算透過懶人包、或是知識圖卡與懶人包結合的設計方式。任何領域都有知識點,圖卡的應用範疇可以很廣泛的,只要目的對,任何設計都是輔助我們用視覺圖像來理解複雜的知識點。

至於設計風格也會更多元,因為國外設計師的作品實在是太有趣了,最近也找了幾張很棒的排版,也期待放在之後的圖卡設計。

為了更精進使用設計軟體的能力,我也有規劃再進修,畢竟我從來沒有接受專業的訓練。我想要讓作品呈現更精緻,提升細節處理的能力,所以近期也有規畫要上設計課程,我的目標是讓每個作品都能呈現出專業的質感。


❏ 社群 QA 時間

11. 請問 Rainee 平常參考用的的程式/網站有哪些?

【Rainee 👩】

我使用的軟體是 Adobe Illustrator(俗稱 Ai),這邊也和你分享三個我常逛的網頁:

  

12. 最後一問,麗淳還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想對大家說的話?

【Rainee 👩】

我其實很驚訝自己能夠從一位素人開始,從一個完全不寫作、下了班完全只想追劇跟睡覺的人,到現在因為圖卡設計而讓自己被看見,回想這趟旅程,一直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我也曾經問過自己,是什麼原因讓我堅持下去,因為我已經學會設計圖卡了,我甚至也運用在工作上了,為什麼我還要利用休假時間來做這件事。和大家分享我曾閱讀過的一段文字,大意是這麼說的:

人這一生離開後會留下財富、會留下名聲,除了這些還有你的理念價值、你的文字。

讓我不斷堅持下去的原因是,我透過閱讀改變了思維與人生,所以我想推廣閱讀,僅此而已。我真的收到很多朋友私訊,因為看到我的圖卡進而去買書,也看到身邊很久沒有閱讀的朋友,因為我長期分享,還有看到我的轉變而開始到圖書館借書。

今天也很開心有機會分享我的故事給大家,謝謝你們。


❏ 語音回放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經濟 IMO 電子報」解鎖更多賦能:

🔥 Substack 訂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每個月 8 美元(每年 80 美元)。

  • 週報:每週一張回顧卡片(規劃中)。

  • 人物誌:語音訪談無限回放。

  • 年度訂閱享 17% 折扣。

  • ✨ 獲得週報、人物誌 Writing NFT。

  • ✨ 不定期空投派發。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閱讀筆耕|CZ 在幣安區塊鏈週首度露面:分享獄中故事,展望加密市場未來

IMO 人物誌|創作者的多元化探索:畫畫 x 顧問式服務 x 線上課程⋯⋯ ft. 伊恩 Ian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0|第一千金伊凡卡的 17 條人生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