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11:阶层固化

番茄米线
·
·
IPFS
·
绝望不一定是坏事。因为绝望,所以才会抛弃幻想、准备斗争

1、中产的哀歌

阶级固化的本质就是资本的集中,具体体现为对中产阶层的消灭。

这里的中产阶层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小资产阶级:开着小店、小作坊、只雇佣了几个人的个体户。

一般意义上的中产:或者也可以叫白领、城市贫民、技术工人等,例如医生、律师、工程师、程序员、老师、公务员等,以及一些技术精湛的体力工人,本质上还是无产阶级。

我们先来说小资产阶级:

这个我在《从自由市场到垄断》中已经提到过,大资本总是可以在价格战中战胜小资本,从而让大量的小资产阶级破产;最终在该市场内形成垄断。

以及金融资本和工业资本的合作:

此外,大生产还具有一个优越性:信贷。如果大企业家急需要钱的话,他随时都能借到。无论哪家银行总是愿意把钱借给“名牌”企业,并且要的利息也比较低。而对微不足道的小业主却几乎没有人信得过。即使信得过,那利息也高得出奇。这就使小生产者很容易落入高利贷者的魔爪。[1]

最终,哪怕是活下来的小资本,也很难不沦为大资本的附庸:

小生产者时常依附于高利贷者,他仅仅在表面上是独立的,而实际上是在为这个贪残的剥削者工作;或者依附于购买他的商品的收购商;或者依附于他所为之工作的商店(这里,他的独立也仅仅是表面的,实际上,他已经成为那个大商店资本家的雇佣工人);常常是资本家向他提供原料,也有时提供原料和工具(我国的手工业者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从这里已经完全清楚地看到,手工业者已成为资本的名符其实的附庸;还有另外一些依附于资本的形式,在一些大企业附近,有时设立一些小修理作坊,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无非是工厂的一个小小螺丝钉——仅此而已。[1]

最终,这些小资产者中的大多数都破产成为了无产者。

而对于白领和技术工人,我在《学校系统》一文中也说的很清楚。

因为这些白领本质上还是在出卖自己的劳动,还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那么商品就要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定律。

学历对应的是一门技术的稀缺程度,那么当该技术不再稀缺、学的人越来越多时,该技术必然会贬值

这就是网上经常说的所谓“不可替代性”。

再加上科技的发展也会把这些技术工人淘汰,就如ChatGPT出现后,有大量程序员失业:

每一个工厂主都在努力为自己降低商品价值。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断引进机器。但是,这种机器常常是取代了工人,使一部分工人成为多余的人。引进机器,这就是说,一部分工人要被解雇。这些人由工厂的在业工人变为失业者。而由于引进新机器的做法处处都在采用,不是在这个生产部门,就是在那个生产部门,所以显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也就始终存在着失业。[1]

而那些机器还未能替代的职业,资本家照样有手段整治你。他们会用流水线把你的一个复杂技术拆分成数个简单技术,这样就可以用几个工资很低的人把你替换掉。

就算你想要吃苦耐劳,试图通过努力工作攒钱改变命运,那也不行。

大家都看过《骆驼祥子》吧,祥子的故事并不只发生在民国。

我们前面在《民族国家》中说过,资产阶级用强大的国家机器把所有人拆分成了原子化的小个体,而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人们造反,还是为了更好地噶韭菜。

比如古代朝廷派一个税官去收税,他去一个大户人家,一开门里面站了一百来个壮小伙子,那他还敢收税吗?

但如果他去到一户小家庭,一开门一个疲惫的中年男人、一个背着孩子的中年女人,还有一个躺在床上的老人,就没了,那他可不得苛捐杂税搞起来,把税收到tmd西元2010年?

再比如很多发达国家有什么“赚的越多、交税越多”的法律,表面上是要维持社会公平,但实际上受损最大的就是中产阶层,因为最顶上的大资本家有一万零一种方法逃税,哪有规则的制定者被自己定的规则难住的?

而中产阶层没有大资本家那样的权力,对待国家机器没有反抗的能力,只能把自己辛苦劳动所得全都交出去,最终导致中产返贫。

更不用说什么住房、医疗、教育、养老、消费主义、通货膨胀,哪个不是一大笔支出?你韭菜苗长得再快,能有我镰刀割得快吗?

就算是那些“铁饭碗”,也并不能赚多少钱。

因为你知道那是铁饭碗,别人也知道啊,所以大家都去卷,不信你看看每年考公考编的报名数量和录取数量。

而且这些工作往往都是形成了行业壁垒的,真正赚钱的位子早就做满人了。比如考公,就算考进去了,不还是在抢那几个基层职位吗?

就算是医生、律师这样,就是去了医院、去了律师事务所,不还是得去给老资历们当牛马吗?

更何况现在“铁饭碗”也保不住了,比如中国现在很多地方的公务员和老师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居然还要向民营企业借钱。

综上所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会从枣核型社会(中产最多,富人和穷人最少)变成沙漏型社会(只有富人和穷人,中产几乎没有)。

而沙漏中间那细细的连接点,就是阶级流动,或者说阶级上升的通道。

这个通道一般就是上学,在中国具体就是高考。

这就是所谓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正是因为统治阶级的贪得无厌,导致资源分配严重不均,使得底层人都只能去挤过沙漏的腰。

但是真正能成功也绝对是极少数,否则也没必要年年吹状元。

更何况很多国家连个这上升通道都是没有的。

2、阶级斗争

阶级固化看似是一件坏事,实则是一件好事。

把车门焊死对资本家来说看似是好事,但实际上是坏事。

正是这一举措,资产阶级亲手创造了最先进的无产阶级。

因为只要有阶层上升的通道,哪怕只是飘渺的希望,底层人就会挤破头,就会内卷,就会底层内斗。

这样,矛盾就被转移到了底层人之间,而资产阶级则可坐收渔利。

这也是内卷文化中“你穷就是你上学时不努力”、“不好好读书将来扫大街”这种观念的经济基础。

而如果这个希望被彻底掐灭了,那么底层就会彻底陷入绝望。

绝望不一定是坏事。因为绝望,所以才会抛弃幻想、准备斗争。

正因为有这个希望,底层才会去跪舔、讨好上层,才会放弃与上层对抗,因为他们还在期盼上层老爷们能发发善心赏赐他们一点残羹剩饭。

而如果没有这个希望,那么底层除了与上层对抗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

正所谓心不死则道不生。

所以那些资产阶级的笔杆子们常常说“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就是这个意思。只要还有人能变成中产,那么底层和上层之间就会有缓冲,底层就没被逼到造反那步。

更不用说那些被消灭的中产都去了哪里呢?

没错,变成无产阶级了。

资产阶级消灭的中产越多,无产阶级就越强大。

这就是辩证法的魅力之处。

资产阶级看似大获全胜,实际上他们消灭了自己所有的同盟,把自己陷入了极度孤立的境地。

而无产阶级看似已到绝路,但正是如此,反而让无产阶级空前团结、爆发出空前的战斗力。

让我们看看具体的例子:

2023年9月15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罢工。

经过6周的持续抗争,工人的工资增加了25%,让汽车企业损失了近百亿美元,沉重打击了资产阶级的势力。

想必中国人是无法理解的:“我寻思他们也没努力内卷啊,也没有去跪舔领导搞人情世故,怎么就涨工资了捏?”

如果还有很多人对上升通道抱有幻想,这样强大的罢工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其中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工贼,还会有很多人拒绝参与罢工(所谓的奋斗逼),要说什么:“努力赚钱就好,瞎折腾什么!”

其实,美国这次罢工中也出现了一些工贼,但是我们看看他们的下场:

因为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绑定,个别几个工贼在罢工时坚持生产,结果造出来的东西都是半成品,没有下游加工;或者没有上游提供原料,导致反而亏钱了。

所以资本家们没办法,只能把这几个工贼赶回家了。

而这,如果没有大多数工人们的联合,是绝对做不到的。

参考资料

[1]《共产主义ABC 第二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尼·布哈林、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

[2]2023年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

CC0 Licens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番茄米线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Medium英文号:Tomato Ricenoodles
  • Author
  • More
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
25 articles

家校四篇:前言与目录

基础人文科学
17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