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Rafael Cao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谵妄案例:“我刚从肉店回来”(1)

Rafael Cao
·
三个谵妄,两句话一个词,其中两个能指信息量非常大

背景

 一对共同患有谵妄的妄想狂母女,她们一直生活在一起,女儿刚刚结了婚,暂时离开了她妈妈,嫁到了她丈夫家,进入丈夫家后,她就觉得她的丈夫包括她丈夫的家里人都想谋害她,“想把她切成肉片”(这是本案的第一个谵妄),所以她就又返回了她妈妈家住,两个人又恢复了原来密切的关系。一天,在她们住的公寓的走廊里面,女儿碰到了她们一个要好的女邻居的情人,两人擦肩而过时,她说了一句话,“我刚从肉店回来”(”I‘ve just been to the butcher's shop"),然后她就听到那个男人骂了她一句“母猪!”。实际上,她自己事后也委婉地承认当时那个男人并没有说话,现场也不存在第三个人,“母猪”只是她的幻听

作为妄想狂的女儿的谵妄

 “I’ve just been to the butcher’s shop”这句话就有两个意思,字面意思是“我刚从肉店回来”,就这样结束了吗?为什么她在这里用了印欧语言中最神圣,也是最有歧义的这个系词&动词”be", 而不是,比如“I‘ve just returned from butcher's shop "(甚至用”be back from"都要更加清楚). 既然用了“be", 那我完全可以再给这句话加一个意指:“我来自肉店”,而“我来自肉店”又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一块猪肉”。

我为什么要标黑“猪肉”?我为什么这里要用“猪肉”而没有直接用“母猪”?因为我想要借助这个案子来演示给你们,拉康派和动力学派分析的差别。这个案子如果交给动力学派分析家他们,他们多数会这样“诠释”——“‘母猪’其实是你的前一个谵妄‘被切成碎片’的回声”。听上去很天衣无缝对吧?如果分析者是一般的神经症可能就“修通”了对吧?

但问题是,如果两个谵妄之间确实有所谓的“因果”关系,暨后者是被压抑的前者的回归,那么为什么这里的能指不是“猪肉”而是“母猪”? 肉店还养活猪?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