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看歷史

Robin
·
·
IPFS
·

一直以來,對東亞海域的印象不外乎是倭寇、日本鎖國和中國海禁等負面概念,但是外交、文化交流、經濟貿易、航海信仰等角度看,東亞海域各地交流非常活躍。

陸權特質註定對海洋保持懷疑不安的態度,因此當海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時,會看到陸權對海洋既想利用卻又時刻警戒,一直處在矛盾、掙扎、、糾纏的狀態。

東京大學羽田正和小島毅兩位教授組織了50位學者對十一世紀到十九世紀的東亞海域歷史進行了研究,并集合研究成果出版了《從海洋看歷史》一書,這本書由台灣學者張雅婷翻譯中文后,于2017年5月在台灣出版。

《從海洋看歷史》以近一千年的歷史跨度,考察東亞海域內在幾乎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狀況下,存在的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作者認為這些活動對催生沿海地區(日本、台灣、朝鮮、中國大陸東南、東南亞島國)的“傳統文化”具有關鍵性作用。

作者在開篇就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話題——明明是同一個“海商”,在不同地區的文獻記載卻屬於不同的國家。作者推測是因為當時陸地上的政治權力注重的不是海商的出生地和民族出生,而是他們從哪裡來,受哪個政權的派遣,由此可見“海上”世界和陸地上的“國籍”實際上是糾纏在一起的。由於在海上生活的民眾對權力的歸屬感和陸地上的民眾不同,有可能導致僅從陸地上看歷史、看世界是有局限性的。基於這一視角,作者提出了一種觀察歷史的新的方式,即為海為中心維生的民眾的視線來考察歷史,不在基於陸地政權權力或者生活在陸地上的民眾。

到了十八世紀,東亞海域產生了重大轉折。

首先是在南海,由於中國大陸的人口爆發產生了“下南洋”的趨勢,這個時期移居海外的特征不在是以商貿活動為主,而是以農業開發和勞動力遷移為中心,從中國大陸帶去了技術和文化,但這個過程不能稱之為“中國化”,因為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并沒有在南海各地區普及、扎根,這與日本、朝鮮形成了明顯對比。媽祖信仰是當時南海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現之一,實際上媽祖文化並不是中國主流的文化,其次媽祖文化在南海經歷長時間的“在地化”和“近代化”,一方面與當地文化融合改造,另一方與基督教等西方信仰文化的抵抗和交融。

其次在以黃海、日本海為中心的東北亞海域在這一時期產生了“疆域”和“邊界”這一概念,隨著“國家”“主權”等一系列現代化民族國家的理念的興起,加上俄國等西方勢力參與到這一區域的競爭,海域上開始彼此劃清界限,并形成了各國明爭暗鬥的場域,保持了上千年的“分棲共存”突然分崩離析。

我更感興趣的是在南海地區的近現代化,在多方勢力的參與下,香港、新加坡、台灣的崛起,以及東南亞豐富文化的形成,Benedict Anderson等人的民族主義研究開創了一個新局面,我更期望能夠全面深入地了解這個地區的歷史互動,看來要到東南亞走走了,經歷一次下南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obin傳播學matter,非虛構愛好者,研究興趣:Strategic Communication; Media Culture
  • 来自作者

作獅子吼

新客家老客家,都係客家人

駐足在流金歲月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