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年度氣候變遷報告:減碳以外,調適也重要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
·
IPFS
·
報告中,也依此評估氣候變遷對台灣帶來的衝擊,並提出調適方案的建議,包含水、坡地、海岸、糧食、生態、健康與城鄉規劃。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報告的觀點。

議題背景:

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與環境部於5月8日,共同發布「2024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報告中分析東亞地區與台灣當前的氣候變遷現狀,包含溫度、降雨、海溫與海平面、極端天氣與氣候,以及台灣的空氣品質,並以IPCC AR6報告的CMIP 6模型資料與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SP)中的四個情境,推估台灣未來的氣候情境。
報告中,也依此評估氣候變遷對台灣帶來的衝擊,並提出調適方案的建議,包含水、坡地、海岸、糧食、生態、健康與城鄉規劃。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邀請專家提供對此份報告的觀點。

報告原文:許晃雄、李明旭主編(2024)《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24:現象、衝擊與調適》台北: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環境部聯合出版

專家怎麼說?

2024年05月10日
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沛芫

Q.地方政府也將要制定「地方氣候變遷調適計畫」,地方政府可以怎麼應用這份報告的資訊,找出適合在地的調適方法?

科學報告整理國內外調適架構,提出6構面架構(詳見報告全文第534頁)。除了參考科學報告,來界定議題與風險,當各部會研擬新一期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地方政府制定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時,中央與地方仍需進一步根據「科學方法與數據」,評估特定災害的風險與調適策略。此外,也需要確保核心利害關係人持續參與調適規劃的各個環節,並考量調適策略對多個領域、跨空間的共效益與利弊權衡,更細緻地分析方案於地方的適用性。

地方政府針對6構面架構中的「辨識氣候風險及調適缺口」及「調適規劃與行動」這2個階段的調適規劃,可考量以下:

首先可先利用國內外相關城鄉永續性評比項目,了解當地環境、社會、經濟的實際情況,以「界定調適範疇」,並對應在地議題重要性、急迫性、影響性,以及根據國內外永續發展指標,篩選出優先調適目標。同時也可由各空間已完成的現況與未來衝擊或風險評估,來回頭微調前述所界定一個地方或空間的議題。

針對調適推動執行,則可善用國內外資料庫、過去研究等做為參考或改良基準,以及融入當地風土民情與在地智慧來制定策略。並於評估策略的效用、有效期與其他準則後,規劃一份完整的調適路徑圖,風險或調適路徑圖的評估,皆可依在地的需要更深入分析,以便後續隨環境狀態動態修正調適的作法。

調適策略的規劃過程,除了地方內部利害關係人的垂直與橫向溝通,也應納入夥伴協力概念,可參考國內(如台北市)外其他城鄉現有的氣候變遷調適執行方案,透過更多交流互通有無,確保共同環境與資源之永續性。

2024年05月10日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洪夢白

Q. 這份報告對台灣的重要性是什麼?從報告的數據,表示台灣面對很嚴重的氣候變遷威脅嗎?您認為對台灣來說最需要注意,或是最可能導致大規模災害的是哪個現象?

自IPCC發佈第一版暖化評估報告(1990年)至今第六版已過30多年,然而IPCC的報告皆以全球為視角,詮釋地球過去與未來暖化的情況與衝擊。然而政府這次公布的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以放大鏡的方式檢視台灣的數據,揭示台灣本島在大尺度暖化環境下的實際狀況。不但以科學數據,具體化這個蕞爾小島過往,以及未來暖化的變遷,更對未來的調適與風險評估提出展望與建議。對國人認識氣候變遷,瞭解氣候衝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從這次報告看到,水資源的問題是台灣未來可能會遇到較為棘手的問題。台灣地形崎嶇,先天儲水量能有限,只能週期性地依靠每年梅雨與颱風降水,這些也是台灣水資源的主要來源。這次報告顯示,未來侵擾台灣的颱風傾向於數量減少,但強度增強,在此情況下可以推估,之後適切的水資源獲取更不易,也可能承受較強的風災與水患的風險。台灣政府需與民眾一起協力,加強未來對於澇旱所引發一連串農、魚 、林業等各方防災與減災的規劃與應變行動。

2024年5月10日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副教授  張瓊文

這份報告對台灣來說不僅是一個警鐘,也是落實氣候行動的呼籲,面對氣候變遷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的共同努力,採用基於科學的策略,來減緩和調適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不可避免的挑戰。台灣作為一個島國,生態系統和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區對氣候變遷特別敏感。報告中的數據明確表明,台灣面臨來自氣候變遷的嚴重威脅,如氣溫上升、夏季延長、冬季縮短和極端天氣事件強度增加等的預測,凸顯了這些威脅的關鍵性。

台灣面臨的複合風險來自其高人口密度,這些變化將造成水資源、農業和能源供應方面的壓力,增加社會的脆弱性。同時,氣候衝擊加劇,如颱風、熱浪和強降雨事件等,極可能造成複合式災害的累加,公眾需要對這些風險有充分的認識。現今國際倡議的2050淨零排放,目的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對抗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對於台灣來說,這個議題尤其重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推動台灣達到淨零排放的關鍵,需要建立有效的政策框架來引導和支持企業和民眾落實轉型。政府也應透過教育和公眾參與,增強社會對氣候行動的支持,並鼓勵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採取節能減碳的行為,據此很可能更有機會成功實現巴黎協議所訂定,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的目標。

2024年5月12日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翁葳

此份報告為可視為第一本以台灣氣候變遷衝擊為主體的大規模調查,報告提供氣候變遷在台灣對生態、資源、健康、農業生產的影響。以明確的科學數據為氣候變遷示警,有開創性的科學—政策介面價值。

我認為未來報告還有幾個方向,可以一同思考精進。

  1. 對經濟的影響。本報告偏重評估氣候對初級生產的衝擊,例如農作物的生長狀態,雖說這的確是當前台灣產業中比較好理解氣候衝擊的一部份,但本報告似乎並未提及未來氣候變遷對台灣其他重要產業,例如製造業、半導體、電子業的風險及衝擊推估。

  2. 具體化示警。本報告有強烈的氣候學者背景,所以大部分以氣候模式推估,提供數據值以及大概的影響範圍。然而單純的科學數據(減少多少降雨)和專有名詞(如脆弱度),在未經轉譯的情況下,很難被決策者或民眾快速接收,了解其急切或是重要程度。未來可考慮以主題化診斷全台的衝擊,例如海面上升可能影響哪些村落、影響多少人口數,以及目前對應的政策法規可能的調整建議。又例如生產方面的衝擊與目前的政策與管理脫鉤的地方何在,以及因應城市關鍵區域的挑戰有哪些可能的規劃等等。

  3. 本報告以自然環境為主要出發點,報告中甚少提示老齡化社會、生活(livelihood)遭受的衝擊以及數位發展可能的機會。

  4. 城市關鍵區的討論不足,台灣已經有高度都市化現象,但本報告對都市受氣候變遷衝擊的討論僅有熱島效應,對都市的水與能源調度、洪患、疾病、及基礎建設(比如綠地)的規劃建議有限。

  5. 缺乏對能源及糧食安全的討論。能源與氣候具有雙向性,當前台灣能源面臨轉型期,怎麼同時應對氣候衝擊的影響,降低能源脆弱度和調適氣候風險並未有討論,糧食安全則僅討論糧食生產的衝擊,然而糧食安全必須考慮全球供應鏈上。

  6. 加入以地方為出發點的歸納。建議未來可提供縣市層級的關鍵氣候衝擊清單,協助地方政府制定發展目標與調適策略。

2024年5月12日
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兼防災研究中心主任 王筱雯 

Q1. 無論是國際報告或是本份報告都提醒,即使全球成功將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我們仍需面對氣候衝擊與災害威脅。您認為台灣最可能面對的氣候衝擊是什麼?民眾可能要預作什麼準備?或是有什麼調適措施?

這份報告用科學數據提醒我們,所面對的各種氣候衝擊與災害威脅,已經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多快會發生」與「衝擊有多大」。因此,協助部會與公眾理解,就算是最樂觀的未來情境下,氣候風險也存在的事實,建立社會的「風險文化」(Risk Culture)、以及民眾具備適當的「風險意識」(Risk Perception)有其必要。

但在風險意識的討論中,「災害風險意識」和「氣候風險意識」應該要有所區隔。有關民眾的「氣候風險意識」,最重要的是,得要理解僅僅依賴短期和直覺反應行動,會形成「錯誤的安全感」(false sense of security)。例如持續加高堤防作為防洪措施,可能使個人從傳統防洪設施中,獲得安慰作用,增強了對防護的信心。進而削弱個人在面對氣候衝擊調適時,積極參與的動機和責任感,阻礙了風險文化的形成。不但不能提高氣候韌性,由於氣候危害還是會發生,若是海堤等防洪工程設施失靈,社區未做好相應的心理和實際準備,另加上硬式工程減少自然作用的空間,可能降低系統對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因而會使受到氣候危害的族群脆弱度提高,將加劇氣候衝擊。

民眾若能建立適當的「風險意識」,可進一步形成社會的「風險文化」,去刺激政府和企業等上位領導者及高治理層級更積極行動,投入更多「轉型式調適」作為。

Q2. 除了特定的產業或領域,台灣有可能面對哪些複合式的風險?目前在調適的策略上,是否有面對複合式風險的規劃,或可行的方式?

複合風險指的是源於不同危害的相互作用。從這次的報告可看出,以海岸地區為例,所面臨的複合風險,包含出現強颱的頻率可能增加(雖然颱風數量可能減少),更多地方可能發生更高的颱風暴潮,且淹水分布範圍與發生機率增加。另外,海平面上升造成的溢淹衝擊更大,將造成海岸地區淹沒面積增加;而高溫對沿海養殖業的衝擊,造成部分物種養殖期混亂、產量減少等。

目前的風險評估方法,較針對單一風險類型評估。由於氣候風險不僅是災害發生的風險,更涉及社會、經濟和政治過程及條件與氣候造成的物理危害的連動關係,例如當前及未來的經濟、基礎設施、人口移動、住房需求、特有的社區特性等。因此面對複合式風險的調適策略,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適當操作的「參與式規劃」,能以科研為基礎,深入了解受影響群體的實際生活狀況,並考慮與社區生活緊密相連的脆弱性問題,在跨風險類別的複合性、連續性及累加性的影響,進一步建立公共知識。

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也可以提供以社區為本的跨風險議題的綜合評估,但仍需要有由上而下的政策支持與財務投入,才有機會落地治理。

2024年5月13日
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教授 廖桂賢

這份科學報告是當前了解氣候變遷資訊的重要基礎。對我而言,各種氣候相關的確切數據並非這份報告的重點,因為氣候變遷有高度不確定,目前科學仍然難以準確推估氣候與相關衝擊(例如災害風險)的極端值。這份報告最重要的是指出一個明顯趨勢:台灣未來氣候會愈來愈極端。在極端氣候的年代,不確定性是最大的挑戰,台灣面對各種衝擊的調適策略不能僅以傳統方式因應推估的極端值,應該要更積極回應氣候變遷的嚴重性與急迫性,需要跳脫傳統的氣候變遷調適方式(例如,不能再以強化防洪來因應增加的水患風險)。調適策略的範型轉移,除了相關公部門改變作法與思維,更需要公眾的價值觀和行為的改變,甚至經濟體系運作的改變。要有效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不能忽視社會科學應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淹水風險的調適為例,若是停留在傳統思維,就會是強化防洪設施,然而無論投入再多資源打造再高強的防洪排水設施,仍無法因應極端洪水,且防洪排水工程帶來的「堤防效應」反而會增加社會面對極端事件的脆弱度,削減韌性。國際上關於水患治理的研究已有高度共識,培養韌性是因應極端氣候最好的方法。以韌性為本的水患治理,挑戰不在於技術層面問題,而更是如何翻轉現有僵化的體制與民眾的思維。雖然報告本身中著墨甚少,但興見簡報中提到應「突破既有治水手段」、「增加以自然為本的解方」,同也提及「溝通與價值轉變」。

這份報告提到目前的科研缺口與調適缺口,強調技術層面。然國人應理解,在累積技術之餘,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不僅應涉及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研究,也強化相關社會科學面的研究。例如,造成氣候變遷最大的根本問題是不永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消費行為,若要根本改變,需要基礎的社會科學研究;又例如,對於環境變動的偏頗認知(例如以為淹水一定等於水災)以及對於生態健康重要性的無知,造成工程為主的(不當)調適作為,若要根本改變,亦需要由社會科學研究著手,才能促成有效改變。


SMC是獨立的科學新聞室,也是科學家與媒體的橋樑。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們在乎公眾如何理解科學研究的意義,也在乎新聞中的科學有無充分的證據。當科學研究成為新聞頭條,我們協助記者找到合適的科學家接受採訪,同時協助科學家說明科學研究的證據。

身為全球SMC網絡的一員,我們遵守國際章程,以多元資金維持組織運作,編輯台決策不受資助者影響。我們不畏科學爭議,站在科學與新聞的第一線,成為科學家與記者的夥伴,共同傳遞以證據為基礎的資訊。

邀請你成為SMC的力量,與我們一起改善台灣的科學溝通方式與科學閱聽環境,撐出更多公共討論的空間。

如果你認同我們的工作,歡迎捐款支持我們。

All rights reserved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我們是亞洲唯一的科學媒體中心,世界上第6個正在改變科學報導困境的非營利組織。 我們講究有科學證據的資訊,建立記者、科學家還有民眾之間的連結,一起用科學,創造對話,以及自由民主的資訊環境。 來這裡找我們:https://linktr.ee/smctaiwan
  • Author
  • More

吸入鐵氟龍會引起類似感冒的症狀?

小鼠神經細胞抑制恐懼記憶

北部缺電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