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莫里森《宠儿》,将奴隶制还原为一种个人体验

Des戴司
·
·
IPFS

托尼莫里森曾在《爵士乐》的序中写:“关于一个人在奴隶制度的威胁和感情扭曲之下,如何珍爱以及珍爱什么,《宠儿》给出了许多思路。其中一个思路——爱是永恒的哀悼。” 当时读到这句话时,我还没有读过《宠儿》,对这部小说的语境也完全没有一点概念,但:爱是永恒的哀悼“这个形容,瞬间打动了我。

直到我读完了《宠儿》,我仍然无法清晰地解释莫里森所说的这种哀悼究竟是什么,试图分析它看起来也像是一种被束缚的阅读理解。或许根据我对莫里森有限的作品的阅读经验,我个人并不赞成将她的作品当作一种文学评论的对象,因为在莫里森的文学世界里,每一个角色在诉说的关于黑人的苦难,都比苦难本身更要持久,比起还原一段丑陋的历史,更加像是展示一种个人悲剧究竟能悲痛到何种地步。他们无法在批评的语言之下存在。

《宠儿》的故事来自作者莫里森在当编辑时出版过的一本书《黑人之书》(The Black Book)中提到的一个真实事件,一个逃脱奴隶制的年轻母亲玛格丽特加纳,宁可杀死自己的孩子,也不愿让他们成为白人主人的奴隶,她的逮捕成为了《逃亡奴隶法》被废除的重要案例。小说中,这个母亲塞丝在看到白人们来抓自己和孩子们时,用锯子锯掉了刚会爬的女儿的头,她还试图摔死另一个女儿,但是被及时拦下。

无论是真实案例,还是虚构的故事,都很明显地说明了,奴隶制究竟有多可怕,它可怕到让一个母亲宁愿杀死自己的孩子,并且是以一种极残忍的方式。不过《宠儿》的核心并没有那种常规意义上的控诉和呼号,托尼莫里森用她一贯的韧性在告诉我们,这世上那些超越了你可以想象的苦难,以什么样的面貌在摧毁着人,尤其是黑人,他们不仅仅是历史教科书中被描绘出的”可怜人“,被钉上标签,被划分,被藏进纪念馆中,与奴隶制一样被放置在过去。

当被杀死的女儿成为一个冤魂纠缠着这所房子时,塞丝的婆婆萨格斯说,”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一座房子不是从地板到房梁都塞满了黑人死鬼的悲伤。我们还算幸运,这个鬼不过是个娃娃。“ 我们通常会认为,死去的亡灵或恶鬼的作怪给我们带来的恐惧感,在某种程度上会反映出人心的一些本质,fear,是一个正常人难以战胜不可控制的感受,但对于黑人,尤其是还处于奴隶制度压迫中的黑人,鬼魂是一种悲伤,因为最邪恶的存在是白人。

在我更年轻的时候,我对苦难的认知局限在一种精巧编织的叙事中,人的虚无,失去与不可得,精神上的苍白和现实世界的荒诞,大致如此了,当然,还有更实际的难,我想把它叫做挫折更为合适。如此长久的时间里,我认为那就是人的苦难的大部分了,直到在接触托尼莫里森开始,在了解到真实的奴隶制竟然可以冤魂不散地持续到当下的时候,我才明白,有一种或者以各种形式呈现的一种人类可承受的苦难,程度可以有多深,这种苦难究竟还能让人溃败到什么地步,竟然没有尽头。婴儿被杀死了,她还会回来,母亲以为自己自由了,却仍然在恐惧和救赎中用沉默抗下耻辱——塞丝为了给自己亲手杀死的女儿的墓碑上多刻几个字母,向雕刻工人张开了双膝,"她的双膝之间敞开着一座坟墓"。你该如何去处理这种苦难呢?

”告诉我,斯坦普。“保罗D的眼睛潮湿了。”就告诉我这一件事。一个黑鬼到底该受多少罪?告诉我。多少?“

”能受多少受多少,“斯坦普沛德说,”能受多少受多少。“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