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影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妖精般的性感少女:多角度解读鉴赏《洛丽塔》的深层意蕴及其时代背景映射
作者:Raphael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到牙齿上:洛—丽—塔”
“早晨,她是洛,平凡的洛,穿着一只短袜,她是穿着宽松裤子的洛拉。 在学校里,她是多莉。 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蕾丝。 可是在我的怀里,她永远是洛丽塔。”
一个情色荡漾、颇具美感又绝不仅仅只是归类于“情色”的伟大作品。从表层进行赏析,它是一个简单又凄美的故事:一段十四岁性感少女和中年男子的禁忌之恋。但若是试图深层鉴赏、咬文嚼字挖掘其中,你会发现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世界:“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是时代的映像。是透过主角亨伯特视角呈现出来的妖女洛丽塔、是撩人心弦的无上美学,更是旧时光之中残存的、停滞的优雅。一本20C中叶美国公路旅行指南、一个性偏好认知障碍患者的独白。原著语言为英文,同时夹杂拉丁文、法文混合编写。流畅的行文手法、别具一格的夹叙结构、华丽繁杂的句式…让读者不得不赞叹纳博科夫作为一个俄国人,竟将英文、法文运用的如此巧妙。
我曾向朋友调侃过: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前提便是成为一个下流胚。怎么去挖掘并塑造一件艺术品?你得用尽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去感受她的美。再毫不保留、竭尽自己力量灌注自己的爱、去吹嘘她、去追捧他。亨伯特认为女大学生、以及成年女性庸俗而无趣、苍白而臃肿。“你拿一张女学生或女童子军的团体照给一个正常的男人看,请他指出他们当中最标志的女孩,他未必就选中他们当中的那个性感少女。你一定得是一个艺术家、一个疯子、更是一个无限忧郁的人,你才能意会到,你才能看到…”
关于《Lolita》这个标题便有两种认可度较为广泛的说法。为了让小说尽可能吸引人,纳博科夫连人物名字的发音都考虑在内。比如:女主角需要“一个有诗意、念起来节奏欢快又小巧可爱的词”,他想到最清澈明媚的字母之一“L”,后缀“-ita”则充满了拉丁语的温柔,拼在一起,于是有了Lolita这个名字。而男主角需要“一个令人讨厌的名字,也是一个君王般的名字”,纳博科夫便想到了Humbert Humbert,这个名字浑浊、低沉,兼具“狂暴者与谦卑者的双重共鸣”(纳博科夫语)
19C美国著名作家、诗人爱伦·坡笔下的同名角色Annabell Lee,她因在少时与一位少年相爱,而受到天使的嫉妒,随后她便去世了,但他认为他们的感情依旧持续,两人依旧相爱。而Lolita的首字母L,便来自于Lee的首字母,Lee与Li同音。书中的Annabell与亨伯特年少时期相识,两人疯狂的相恋,但这位少女在14岁因为风寒而去世。亨伯特的爱情与时间便于此刻停滞,他的爱情、他的生命、也同样随着安娜贝尔的离去而褪去色彩、逐步消逝。
“一树梨花压海棠”同样作为该书的中文译名着实拥有几分恶趣味:本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用来调侃好友张先在八十岁时迎娶十八岁小妾。梨花指的是白发苍苍的张先,海棠指的便是红颜少妇。看起来意蕴丰富而风雅温和,实际上“压”字也用的极为巧妙。
纳博科夫在书的后记中提到:一位仔细阅读的编辑在翻阅了《洛丽塔》第一部后提出:‘是古老的欧洲诱奸了年轻的美国。’而另一位草草翻阅后的编辑则提出相反的观点:‘是年轻的美国勾引了古老的欧洲。’亨伯特来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摧残之后,废墟之中‘最后的优雅’所残余的欧洲。多洛蕾丝则来自生机勃勃的new land,阴云笼罩之下如同灯塔般明亮、寄予无限希冀的自由之邦America。纵使纳博科夫也曾多次提到过自己讨厌刻意的“象征与意蕴”手法。他出生于圣彼得堡的富裕家庭,从小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美国居住多年后得以写出这个十足美国氛围的著作,两种看是一脉相承、实则水火不容的文化碰撞。消逝殆尽的文明之光,如同毒药般的吸引力,使得亨伯特停滞的记忆、停滞的爱情开始流动。熄灭的欲念被再度点燃、又如同迅猛浪潮之势奔涌而来。
谈及该作品,通篇是以亨伯特的角度进行叙事、阐述。少年时期短暂而梦幻的爱情、内心道德良知与本能欲望的对抗和纠缠,偌大社会缩影之下的各种骇人听闻氛围。对于性感少女直白露骨的欲望表露、无可救药似的迷恋。洛的性感撩人、有意又似无意的示好及互动。使得大多数草草翻阅这本书的人被其吸引,认为‘年轻的美国勾引了欧洲’、‘性感少女引诱了这位看似儒雅稳重的中年男性。’而忽略了亨伯特作为叙述者、幻想家的存在。一切都是单方面的迷恋和爱?如同日记般的记叙和陈述,这一切真的有发生过吗?一个性认知障碍、恋童癖的独白,亨的乐园、亨的现实、亨的生活,洛和亨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对比62年及97年两个不同版本的电影,于大众认知层面,以多米尼克斯万主演的97版洛丽塔较为流传。前者的拍摄角度、剪辑方式、对白叙述很明显地受到当时较为守旧的传统爱情片影响、以及社会关于恋童争议的限制。绅士爱美人式的整体氛围,冗长而拘于形式的长句对白,轻歌曼舞的幻想,典型情景式对话的运用,大篇幅的交际描写。快推移式镜头切换。及几乎删去的露骨描写、对于作品的灵魂(朦胧的情色感、未来的摇曳感)塑造不足。我可以从这位洛身上体会到甜美少女氛围,却难以认同这是贴切我心中的性感少女形象。若是摒弃题目,几乎完全可以当做一个20C上半叶盛行的传统爱情片。而后者虽在故事的细节上与原著小说拥有较多出入,更多程度上只是单纯想要表现出一个充斥情欲的性感故事,但其通篇后现代审美式的镜头运用、冷色调的调色,及拍摄方式也与欢快的爵士乐毫无出入,依旧保留着内核的轻柔优雅。别具匠心的选角,缓慢镜头的推移,如同“梦境”一般的欲念及氛围的营造,塑造出了近乎完美的“生命之光,欲念之火”。
洛丽塔是妖女,是平凡的洛,是穿着白色短袜、绽放微笑的多莉,是蜷依在亨怀中、坐在亨大腿上,于半梦半醒之间、稚气未脱又魅惑般摇摆着着双腿的多洛蕾丝。“亨伯特完全有能力和夏娃交欢,但他渴望的却是莉莉丝。”洛吻住了亨,照亮了他的生命,点燃了他的欲念,他的罪恶,他的爱情,他的灵魂。
“我在情欲上得到满足,我的感受却是身心交瘁,而非精神振奋……她在夜晚的抽泣——每天夜晚,在我刚假装睡着时就开始的抽泣。”
任性叛逆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亨不知道如何真正去爱、亦或是如何表达去爱。或许他早已在长期煎熬的欲念和良知泥潭中只看得见自我、丧失了正确去爱的能力。洛从小便缺失父爱,由母亲夏洛特一手带大——但却是个不合格的母亲、一个缺乏合理管教观念、对待孩子如同宠物一般,典型的普通、可怜且悲惨的女人。竭力维持生活的体面与仪式感、但是面临琐事,面临对洛的管教之时。多是专制决断与大声的吼叫。原生家庭一向是影响一个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夏洛特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再常见不过。
洛有爱过亨吗?洛在引诱着亨吗?洛丽塔是个妖女。“我真是个令人恶心的女孩子,”她轻轻躺下,侧身注视着亨,漂亮的蓝色眸子里拥有着万般柔情。“我玩弄了你,要是告诉你我在露营期间的不齿,你会不会疯掉?”亨捂住了洛的嘴巴,他如此确信,若是听闻之后,若是得知除了自己之外有谁染指了他的宝贝儿。他会一定会嫉妒的发狂,一定会疯掉。
洛对于亨的感情来源于叛逆、对于母亲专制权威的反抗和逃离,性意识萌芽之时对于两性关系的敏感、以及将“自己的魅力”释放,得以捕食到猎物的一种成就感。洛丽塔喜欢连环画,喜欢歌剧,喜欢舞蹈。在各种孩子气的举动中又如同妖媚…欲念之中脱离出的无垢纯洁,又似乎被晕染上色彩,洛丽塔,令亚当魂牵梦绕的莉莉丝,洛丽塔,她可以臃肿,可以苍白,可以褪色。但只要多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你觉得他是不是很像那个剧作家?”洛用手撑着桌子,注视着亨,绽放的微笑露出似是象征青春期少女魅力证明般的牙套。“对,克莱尔·奎尔蒂,那个有名的剧作家。”奎尔蒂使得洛疯狂,奎尔蒂使得洛不顾一切。这个疯狂又危险的性感少女完完全全被拥有同样气质的、危险又迷人的一位奇异的剧作家吸引住了。洛丽塔厌倦了亨的无趣,厌倦了亨病态般的支配欲,厌倦了一切条理框格中的事物,受够了失去母亲的悲哀,更厌倦了这段难以见光的关系…那个男人逐渐毁掉了自己的一生。试图将一个缺乏管教、任性叛逆的青春期孩子束缚在自己所界定的“安全区”从一开始便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洛丽塔的激情在一次次琐事的争吵之中被消磨殆尽。最终她选择逃离亨,逃离那个妄图支配自己一切的、病态的、令人作呕的男人。
“洛丽塔,她可以臃肿,可以苍白,可以褪色,甚至怀着别人的骨肉。但只要多看她一眼,万般柔情,涌上心头。”
漫长的公路旅行使得他们几乎横跨了整个美国,洛逃离了亨,亨几乎疯掉了。壮阔的景色及压抑的氛围之中二人是如此渺小。洛丽塔,她就这样枯萎,臃肿,苍白,褪色。她最终就这样死于难产,一声不吭地,洛丽塔就这样死去了。甚至直到死前,洛都不愿再提起与亨之间的关系。贫瘠窘困的生活,完全看不见光明的悲惨未来,尘土飞扬的低矮房屋之前。亨似乎看到了少女时期的洛。调皮般的转身像亨挥舞着手臂。是啊。她永远如此明艳动人、摄人心魄。洛丽塔,洛丽塔。
亨想到欧洲的野牛和天使,想到颜料持久的秘密,想到预言性的十四行诗,想到艺术的庇护所。这就是亨和洛可以共享的唯一不朽的事物,洛丽塔,洛丽塔。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