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租房逻辑

范米索
·
·
IPFS
钱到底怎么花?

今天,想跟各位分享一下关于「住」这件事儿。

本文是我一贯对于自己生活住所的一些决策思考,每个人的想法、条件差异都不同,如果你有耐心听我娓娓道来,或许对你日后选择「住处」多少也会有些指导帮助。

1

从毕业至今,我租过形形色色许多房屋,搬过无数次家,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搬迁,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的迁移,我的一些货物跟着我一起,漂洋过海,奔波辗转四处。我住过很多地方,而大部分时间我都是独居一人。

我在《财富自由是什么?财富等于金钱吗?》一文中,简单提到过我大学毕业时的住宿情况。我人生的第一间卧室令我印象深刻,我牢牢记住了那种住宿的体验和感觉,而在那间屋子里居住的短短两个月,彻底改变了我对住宿的选择与思考。

或许,我并不如一些朋友那般,在住宿这件事上能够轻易妥协,我认识的一些朋友们,他们真的住过北京昏暗的地下室,也真的会选择三个人租下偏远地段的一间房间的一个次卧,每天挤在那间小屋子里,可我完全能理解每个人的需求差异性。

「住」对很多人而言,意义不同。

对于一些人而言,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出租屋于自己而言,不过是一处可供睡觉的地方,而人一旦在睡梦中,本就是无意识状态,没必要浪费大量的钱在一张床上;

可对一些人而言,即便是出租屋,也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只配得上在疲倦工作结束后却毫无舒适体验的地方歇脚,因此无论怎样,都不会在住这件事上委屈自己。

至于我,我在尝试了两室一厅改成的「四室一卫无厅」的5人合租房的生活后,清楚意识到原来自己对环境的挑剔和容忍度上远非一般人能比。

我本以为能忍受自己的活动空间只有主卧这十几平,但没能熬过两个月,我就主动放弃选择退租。而当时我也不过是个应届毕业生,有幸在东三环双井地铁附近找到了一套完整的两室一厅的房屋。

我也写过,当初选择「北漂」的时候,没少受身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记得那会儿,我在北京刚呆几个月的时候,有朋友上来就一嘴问:

“你现在是不是住五环外?地下室?怎么样,北漂滋味好受吗?”

看到这样的信息,我虽有些愠怒,可终究是礼貌地回答他人:“我住东三环,双井,挺便利的,出门走几步就是双井站,再走几步就是富力城,超大的商场,到公司也就30分钟不到的地铁。”

不得不承认,房租永远是占据你在某座城市的开销大头。同样,于当时的我而言,咬牙拿薪资一半去租一套房,带给我巨大的压力,可压力却也带给了我极大的动力。

恰好前两天,有一位95年的朋友问我:“你是如何在接触生财前就有一定商业敏锐度,如何磨砺自我,打破性格打来的局限性,培养出自己的一些表达能力的?

简单说一个对我而言重要的因素:「压力」

当初顶着极大的压力放弃杭州的机会,离开与父母同居的房子来到了北京,又顶着极大的压力租了一套装修、地段、环境都还算让我满意的公寓。

我想,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欲望」「野心」在支撑着我,为住得起这样的环境提供内在驱动力,就不会有「沉重的压力」扛在我的肩头。

我即便不需要住地下室,也可以委曲求全花更少的钱,去住五环外便宜的合租房里,毕竟房租成本一旦节流处理,我手里能有更大一笔存款。

或许,我会因此而高枕无忧,不必在结束下班,回到自己的出租屋,在大客厅里疯狂给自己额外增加学习和工作量,不必看大量商业分析内容,思考如何快速去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如果真的要责怪,或许只能责怪在我生活的优先级里,住宿需求成了最高的优先级,而偏偏住宿,又是所有开销里最占据成本的一项。

不过这种对生存环境的高要求在日后彻底为我对研究房地产产生兴趣,埋下了重要伏笔。


  2

离开北京后,我去了日本东京。

当时寻找住所的第一要求,就是「地段」。由于之前自己去东京旅游的时候,看过一些地方的环境,多少记在心里。

新宿地铁站附近虽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餐厅、酒店、酒吧……五彩斑斓的霓虹灯闪烁牌无一不在彰显此处的繁华与热闹,而街头巷弄永远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我并不喜欢新宿,不喜欢那个无数次让我迷路的地铁站。

相反,与新宿相邻两三站的渋谷駅却更让我心神向往。

渋谷駅

虽然渋谷駅门口的忠犬八公相附近,同样总是被人群环绕,而渋谷駅前著名的十字路头每天都有着大量人口来来往往,可那附近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且静谧的花园小道。而当时我只想住在那附近,同样也如愿以偿租到了一处公寓。

由于日本房子都非常小,虽然我租的房子只有20平不到,但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需要跟任何人合租,我楼上就是一个天台,经常跑去天台上眺望东京铁塔,看着灯火通明的东京都,还在天台堆过雪人。8000日元每月的价格,虽说的确贵了些,但周边的环境至今让我怀念。

我也清楚同样是住宿,我可以只花3万住在四人一间的公寓宿舍,或者想独居可以用五六万的价格住在东京更远的地方,没必要找繁华地段的好区域居住,可或许我思想顽固,我始终认为昂贵地区有它极其强大的优势和道理,无论是获取任何周边设施或物资,都有一定便捷性。

我的公寓离渋谷駅徒步一公里多,那儿就像是个世外桃源。

公寓出门走100米,便能进入东京大学的駒場校区,校园里的建筑很美,我时常会去那儿跑步,偶尔会在校园里的咖啡厅教人中文、英语,东大駒場校区的食堂也同样好吃又美味,天妇罗、拉面、可乐饼……那些都曾构成了我在日本相当美好的一段记忆。

东大操场的跑步打卡

而公寓周围被许多的一户建(类似别墅)环绕,出门永远都能看到漂亮的房屋建筑和门口鲜翠欲滴的绿植与鲜花,我的公寓楼下是一间居酒屋,店铺虽小,但完全符合电视里看到的深夜食堂的形态,偶尔遇见老板,虽不熟,也会点头打个招呼,说一句おはよう「早上好」。

下楼,朝南走,步行100米处,有一间小型超市,能够买到许多零食、果蔬、点心、便当等,再往前500米,有一家书店,偶尔会举办各种文学展览;

朝北走,大概50米左右,是一间肉类店铺,会售卖新鲜切好的各种猪肉、牛肉,也会售卖一些已经烹制完毕的熟食,例如炸鸡排、可乐饼等,而隔壁还有一家刨冰店,店主是一位老奶奶,经常会有孩子们去那儿买刨冰,我在她那儿买过几次抹茶刨冰,老奶奶每次都笑眯眯地做好刨冰,递到我手里。

除了这些外,还有猪排店、小型轻吧、つけ麺(蘸酱面)等等,都在以我家为轴心,半径不超过一公里内的地方零散分布。

当时和一位日本朋友吃和牛饭

再往前七八百米处,是一家健身房,整栋楼都是健身房,足足五六层,每一层有着不同的功能,泳池、更衣室、洗澡间、高尔夫、理疗室、器械层等等。

总之,应有尽有,同样满足了我的健身需求,而附近就是一家罗森便利店,每次健身完,我都会去那里买一些透明但有奶茶味儿的饮料及一些小点心。

我住的地方真的非常宁静、祥和且美好,后两站就是下北沢,著名的时尚文化区,而中目黑也只有一两站的距离,以前还会在春季去中目黑赏樱,参加一些当地的祭り(祭祀集会)。

中目黑的夜樱

现在想来,我真的非常怀念当时在那里的生活。如果有朝一日,疫情能够结束,我会希望重新再去到那些地方,一一拜访,重游。


  3

决定回国后,我重新选择回到北京,而或许被东京时培养的生活习惯所影响,咖啡成了我生命里必不可少的东西。

东京的咖啡厅真的非常多,昂贵、廉价、传统、现代、连锁、精品…总之应有尽有,有时候为了上课,一天会喝上两三杯,本不喜咖啡的人,从那时候起,就对咖啡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

经常会有日本朋友推荐我不同的咖啡和店铺,而我也陆续把东京许多的店铺尝了一遍,黑咖、奶咖……每一种香味都很迷人。

因此,到了北京,我寻找了几家中介,只找北二环五道营胡同附近的房子,如果你去过五道营胡同,应该记得那儿藏着大量精品咖啡厅和一些时尚小店,白天,那条街是咖啡街,晚上,摇身一变就成了轻吧一条街,大名鼎鼎的School就藏匿于其中,偶尔还能赶上Live。

五道营胡同的梧桐咖啡

在我搬离北京去上海之前,都住在那儿。

房子是一个两室一厅,刚租到手时,装修非常老气,北京许多老房子的装修其实都不尽人意,因此我自己决定重新做些软装,于是淘宝买了无污染的油漆,自己粉刷墙壁,又购买灯具,58同城找人上门更换了房屋内所有的灯饰,总之重新布置了一番。

事实上,日本也同理,日本的房子租给你是没有任何家具的,冰箱、洗衣机、床……甚至连灯具都没有,全部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记得当时我打地铺打了7天,每天起来后背生疼,才等到我定的床抵达公寓,因此所有的家具都需要自己去不同地方淘,可以买新品,也可以找二手。

这是我在日本时候布置的家

北京的房子,地段也毋庸置疑。北二环,距离雍和宫1公里不到,旁边就是国子监,附近1公里有大型购物商场来福士,离五道营胡同也在1公里左右。周围500米处,起码有三家711、便利蜂等小型便利店。

国子监

由于来福士拥有西西弗书店、健身房、餐厅等,基本已经成了我的日常打卡点,没事就背上包,冲去西西弗书店,点杯咖啡,饿了去隔壁7-11或者便利蜂买个三明治、关东煮之类的,能从早上呆到书店打烊。

当然这房子加上服务费,一个月也要7000多出头。

可在我的逻辑里,我对自己生存、生活的住所需求,永远是地理位置环境优于价格。

从北京搬去上海后,更是如此。

我住在徐家汇的某处小区,小区住着许多外国人,光我这层楼的4户人家里,有两户都是外国人。

虽然徐家汇熙熙攘攘、人群络绎不绝,但小区的确是闹中取静,进入小区就仿佛和外界隔绝一般,有河流、竹林、能听见清晰的鸟叫声。

徐家汇的家

小区出门左转就是西红柿超市,再往前几百米是徐家汇地铁站,而小区后门出去,就是天钥桥路,售卖各种上海点心、奶茶、特产等,旁边环绕着大量咖啡厅,穿过天钥桥往前就是衡山路,整整三层楼的衡山合集书店就坐落在那儿。

衡山和集

记得我父母去年国庆来上海探望我时,我带着他们一路散步前往附近的徐家汇公园,并带着他们去小红楼参观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源地。

小红楼

至于百脑汇、恒隆广场、美罗城等,都是步行10分钟就能抵达的地方,总归交通、餐厅、商场、超市、便利店、书店、公园等应有尽有,而点外卖时的选择,更是无比丰富,任何想点的外卖,几乎都能在30分钟内送到。

有时候,我在健身房结束训练做拉伸时,顺手点一杯咖啡,估摸着拉伸完步行七八分钟到家,应该能送到,结果我人刚拉伸完,快递小哥就给我打电话告知我的外卖送到了。

总之,无论我去哪里,都能深深感受到整体生活质量的上升,以及生活极大的便利性。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房租成本同样不低。


   4


去年年底,我来到了秘鲁的首都,利马。

利马这座城市,分不同的区域,富人区和穷人区非常明显。当地最被游客熟知的地区叫做Miraflores(米拉弗罗雷斯),房价相对高,周边有许多商场、大型超市、餐厅、咖啡店、旅馆等,这片区紧邻着风景优美的大海,你都能看到这些餐厅、商场里充斥着一张张欧洲人的面孔,而大部分长相特别拉美、肤色相对偏棕黑的人,基本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出现。

大部分外国游客来利马旅游,基本都会把这个区域作为住宿的第一优先级考虑,毕竟这是城里数一数二的风景优美、安保程度高、硬件设施齐全的区域。

我恰好这阵子暂居男朋友家,这一块地区叫做la bolina,被誉为利马安全程度极高的区域,同样房屋价格不便宜,唯一问题就是离市中心真的挺远的,大部分有钱人不愿在闹市,就会选择搬来这片区域。

因此,他家所住的这一块小区,有非常严格的安保,而内部配备了健身房、泳池、儿童乐园、大片公园,我去健身房几次,发现除了安保人员是典型拉美人外貌,里面的住户几乎都是欧美人的面孔。

小区内部设施环境

可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呢?

看似一座别墅连着另一座别墅,风景很美,但周边并没有非常多可供选择的商超资源,基本都需要开车10分钟才能到那些大型超市、商场,若想要步行去买点什么,起码得走30分钟。

再者,原本从这一片区开车30分钟能到米拉弗罗雷斯,但一旦遭遇交通拥堵,起码需要在路上耗费一个多小时。

之前俄乌战争影响了全球的油价,秘鲁自然也不例外,前阵子秘鲁本地油价大涨,于是当地发生了一些暴力冲突。简而言之,一些人抗议油价上涨问题,于是游行、毁坏公物等行为在各地上演,当时秘鲁总统要求大家呆在家里,不要出行、上街,一些地区的商场超市关闭,于是我就在电视里看到警察和市民之间的肢体冲突。

秘鲁受俄乌冲突影响物价上涨:民众街头抗议

而那天,该总统通知特别晚,大约在当地时间凌晨2点,以至于根本来不及让大家有一个作出相应准备的反应时间,那天恰好男朋友家里的食物储备不足,而且这块区域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无非是距离中心较远,许多快递、外卖几乎不会选择往这里送货,想叫外卖都是奢望。

最后,我只能在房子里找一些现成能做饭的东西,幸好封锁时间只有一天,因此,等到隔天我就立刻跑去超市买了一堆泡面囤在家里。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住在Miraflores这片物资、交通、设施、安全性都相对充盈的地区生活,哪怕同样的价格,我只能在那里住公寓而不是大house,我都愿意。


  5


我的买房逻辑,在某种程度上,跟我的租房逻辑不谋而合——核心城市的核心区域。

无论我在北京、上海、杭州、东京、利马……只要涉及到「居住」这件事,在房屋的选择上,我会非常在意地理位置所处的环境。

环境背后囊括了我上述评估的许多纬度:

周边考虑要素:

  • 超市、便利店数量(优先级)
  • 商场数量
  • 精品咖啡店
  • 书店
  • 交通便利性(地铁、公交、打车便利性)
  • 健身房
  • ……

小区内部考虑要素:

  • 小区环境质量
  • 小区安保情况
  • 小区物业水平
  • 小区内部设施资源
  • 小区居民素质
  • 小区风水
  • ……

当上述因素确定后,我才会开始具体看房子内部情况。

  • 装修情况
  • 有无电梯
  • 安全程度
  • 房龄
  • 价格
  • 面积(尤其是客厅)
  • 朝向
  • 层高
  • ……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本质上都会和自己的生活、生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住」这件事上,我的确很挑剔,更不会委屈自己去住偏远又便宜的地方。

可我也想说明一点,我怕这篇文章会误导一些朋友,尤其是姑娘们。因为我知道很多男生对住宿的确要求是不高的,但女生相对会更挑剔,毕竟关于「如何好好生活」这件事,姑娘普遍会更懂一些。

我本人并不是属于看到大房子就心神向往,砸锅卖铁也要住进去的人,我可以花费自己收入一半的价格去租房子,是因为以下几点:

首先,居住环境于我而言,是我一切生活优先级最高的一列。

我对奢侈品无感,对食物要求也很低,我自己一个人生活,基本三明治、热食沙拉就能养活,做得饭能吃就行,外食次数极少,而我购买衣服、包包、饰品的频次和消费金额绝对比大多数女生要低得多。

其次,我需要客厅朝向好,且拥有较大的空间,可以供我摆放大量书籍、看电影作品,满足一切的休闲娱乐工作。

因为我是自由职业者,客厅很多时候是我创作的重要场合,如果环境过于逼仄、昏暗、压抑,会严重影响我自己的创作心情和灵感,我是个无法脱离环境创作的人,自认为能力修为尚且不足。

再者,我需要周边有丰富的资源,无论是交通资源、商超资源、还是书店、健身房。

当这些资源的数量足够丰富多元,我的选择性就会足够多,我甚至因此可以节约下大量耗费在路上的时间去达到某个「目的」。

这世上,没有什么比时间更珍贵。如果我能在一个核心区域,唾手可得周边丰富的且满足我生活必要的资源,那么我会毫不犹豫,用租金的成本,去填补时间带来的损失。

毕竟租金在某种程度上,帮我买了时间,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创作、阅读、娱乐……为什么选择不呢?

但是,我的极限也只是用收入的一半去租房,如果超过,哪怕都符合我标准,我也会评估好自己的能力和实力,包括评估自己未来的赚钱能力,才会决定要不要咬咬牙去租超预算水准的房子,而不是贸然把三分之二的钱,都砸在房租上。

另外,对于还在上班,或者仅靠一份薪水获取收入的朋友而言,我个人也并建议去付出超额代价在房租上,否则很容易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虽然我在谈自己这些年的租房经历,但同样,我并没有避免谈及我对于「金钱」相关的思考。

正如我此前谈到的那般,钱只是获得某些物品的手段,在以物易物的时代里,它并不存在,可当它被发明的那刻起,许多的产品都有了自己的标价,包括你的时间,同样可以用金钱去衡量。

钱的发明很伟大,也很巧妙。它在每个人心理都有不一样的价格、地位,它取决于人的经历、阅历和眼界。

有人认为自己时间能值什么钱,因此可以拿时间换钱,有些人认为自己的时间很值钱,因此可以拿金钱购买时间价值不如他的人的时间。

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杆尺,即便连「爱」这件事,都很难逃离用时间、金钱这些纬度去做衡量,但这并非就是赤裸的、糟糕的、功利的,恰恰是因为金钱、时间的评判存在,才使得一些感情面临考验和挑战时,显得更难能可贵。

租房需要钱,而当大资金成本出现在你的生存列项时,往往能让你自己去思考的更清楚——

如何平衡好金钱和自我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

如何判断和决策自己的生活/生存环境?

如何用有限的资金量去撬动更大的价值?

如何用金钱去锚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范米索野生咨询|内容教练|🎙空无一物/有效失败 亲密关系|多元思维|认知升级|成人教育 DAO/Crypto|🌍 世界公民 B站/公众号:范米索|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如何谈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520特刊

爱情与股票的理性与非理性思考

写作、交易和约会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