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厌女狂欢中的一些反思

unouno
·
(修改过)
·
IPFS
如果要说六月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新闻,17岁女孩姜萍凭借她的天赋一骑绝尘,在一场含金量不低的全球性数学竞赛中令一鸣惊人,绝对当仁不让。但是比起赞扬与鼓励,质疑她的声量却前赴后继,令人不得不反思背后种种的厌女文化。

一个中专女生,凭借自己的热爱与执着,以及被大赛认可的天赋,引爆了中文网络。在阶级固化,经济下滑的的今天,就像冷水炸锅一样,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她初赛并不是第一名,她的故事却一样令人心潮澎湃。一个17岁的出身县城的女孩,在各种不利因素与减分项的面前杀出重围,不论后事如何,她已经凭借她的牛刀小试在抹杀孩子天性的越来越僵固的应试教育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是你很快就能发现,比起真心称赞,设法保护这个优秀的数学苗子之外,质疑与贬低的声音不绝于耳。你能够非常明显地感知,在“三胎时代”,在一个大环境对女性越来越不好的时代,在一个男性生产人口远超女性人口的有着畸形性别比的当下,女性的人格独立与社会地位,以一种岌岌可危的姿态滑下危险的深渊。

寒门难出贵子,但是出了“贵女”呢?你会发现,“从来没有性别矛盾只有阶级矛盾”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哪怕她的确励志,哪怕她真的是真才实学,那也得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证明与考验。比起去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天赋才能,只是因为她的性别,就已经是原罪。就要遭受这么多的非议与否定。突破阶级限制?但她怎么能是个女的呢?她真的是靠自己考出来的?

于是乎现在更为大众所接受的,更加喜闻乐见的叙事,一种安抚人心的常见剧情:快看,她有一个伯乐!一个怀才不遇却坚持不懈的男老师!她是有恩师带领的!不是全靠自己!

我请你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就是最简单的,性别反转一下。

假如这次,是一个同样身份背景的中专男孩呢?会有这么多恶意与质疑吗?会有这么多泼冷水吗?或许也还是会有吧,但是会有这么多吗?而且更明显的,如果是一位排名一百名开外的女数学老师来当这个伯乐呢?这位女伯乐会有那么多的新闻版面吗?会理所应当地认为没有这个好老师就没了这个好苗子吗?会觉得是老师的辅导才造就这个佳话吗?会同样惋惜女老师差点埋没了自己的天赋吗?

话可能说得远了一点,我忽然想到了居里夫人。她天资卓越,却迟迟不被学术界认可,遭受了多年的质疑,只因为全是男性的学术界权威理所应当地认为,一个女性怎么可能在科学届有所作为呢?私生活被无限放大,被人身攻击,而她能获得名誉教职,也是“沾光”了丈夫的早逝。百年过后,女性还是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自证,太阳底下无新事,厌女狂欢不停歇。

我不是急着性别叙事否认好老师的重要性,我只是在冷静地想一下另一个版本,就能看出新闻模版中大家赞誉的仿佛好莱坞剧情一般的双向奔赴的奇迹师生,是哪一方势力更占上头。

多想一下,真下头啊。

说实话,我是真心希望姜萍能借此机会,走得更远,去到更广阔的世界。不希望外界的纷扰打扰到她的发挥,也不想看到伤仲永的走向,很反感那些急着唱衰她的龌龊的心思。女孩闪闪发光,本应如此。人生路很长,能这么早发现自己的天赋与热爱,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啊!

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她完成那道证明了自己数学实力的试题后,回头对着镜头一笑的自信。太美好了。就算有很多人急哄哄地否定她的真材实料,从质疑赛事的含金量到公平性,如果真要说在这些众说纷纭的熙熙攘攘中真的有一种阴谋论,那一定就是女孩学不好理工科。抛开那些宏大叙事好像逻辑缜密的分析,真正的用意就只有一个,否定女性,哪怕这个女孩真的只是纯粹热爱数学,在这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充满偏见的世界,想要追寻内心的热爱。无论人们所说的“结局”如何,我会记得那些毫不掩盖的强词夺理歪曲事实的厌女如潮,我也会记得姜萍的回眸一笑。

Best best wishes for her.

2024年6月20日。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unounomaking sense of your life without eternal love 人生是旷野,请尽情奔跑🏃‍♀️ 私たちの細部に刻まれた物語 この星から文字が消えても終わんない🌟 女权主义探索者/斜杠女青年/人间观察/人生旅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随手拍|人人皆可为摄影师

独活艺术|生命中那些美好的事

七日書—自由写_个人选集
8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