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罷工已有一個月,他們究竟在爭取什麼?

CrazyArticle
·
·
IPFS
·
不患寡而患不均,雖然韓國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每月的收入約為2.15萬人民幣,可每周工作時間通常超過80小時,如果按照一週5天工作制去算,相當於一天工作16小時。這都是諸如外科,內科,急診科,兒科等一些急需人才的科別,也正因如此,高負荷的運轉導致醫生新入行的醫生對此望而卻步,從而更願意去醫美,去皮膚科等輕鬆且收入高的專科。

近期有生活在韓國生活的朋友不停和我抱怨,說因為韓國的醫生罷工,導致她已經快無藥可吃。朋友患有慢性病,如果停藥,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即便如此,在首爾的各大醫院依然是空空蕩蕩。朋友說韓國醫生的收入並不低,年收入有20萬美元,此次罷工僅僅是政府增加了醫學院招收醫學生的學額,以解決困擾韓國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朋友會認為韓國醫生協會旗下的醫院組織罷工,是為了一己之利而棄病人生命而不顧的自私行為。

這樣的抱怨不是一天兩天,持續下來已經有近一個月,說得多了,我也就好奇去谷歌了一下,發現這件事已經登上了各大媒體的國際頭條。

為什麽要罷工?

2月初,韓國政府出台全面改革地方醫療和基礎醫療的一攬子計劃。韓國政府計劃未來4年間投入超過10萬億韓元(約合7379.8萬美元)的健康保險財政。其中,韓國保健福祉部和教育部表示,將從2025學年度高考開始擴招醫學院新生,規模從當前的每年3058人增至5058人,增幅約為65%。

表面上看,似乎是因為新招進來的醫學生攤薄了醫生的收入,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台灣醫學界有個口頭蟬:內外婦兒急,相煎何太急。意思是說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和急診科的薪資低,工時長,導致沒有人願意去這幾個科室,而更願意去眼科,醫美,牙科等相對輕松的科室。所以就造成了“五大皆空”的現象。

其實各國的醫療體制遇到的問題都是差不多的,國內的醫生同樣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自己就曾見到廣州某三甲醫院的外科實習醫生為了應付繁重的工作而不得不住在醫院里,而薪水可能剛剛超過廣州的基本收入水平。高強度的工作,低得可憐的薪水,即便有一腔熱血,也會被現實暴擊到谷底。最終這名醫生還是選擇了辭職。

自古不患寡而患不均,韓國這次的醫生罷工,不單單是醫生參與,就連既得利益的醫學生也開始罷課,這就很難理解了。

眾所周知,韓國的醫美行業冠絕全球,其先進的技術讓世界各地的愛美人士專程到韓國來整容,並且醫美醫生的收入也遠遠高於上述五大科室。這就導致一個問題:畢業出來的醫學生,更願意去做醫美而不願意去一些比較需要人手的科室。有數據表明:韓國的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每月的收入約為2.15萬人民幣,可每周工作時間通常超過80小時,如果按照一週5天工作制去算,相當於一天工作16小時。

政府的確也想解決這類科室分配不均的問題,同時,因為韓國優質的醫學人才集中在首爾這樣的大城市,導致一些中小城市的市民看不到醫生,這又造成了普通人看病難的問題。但中小城市的醫院又因為薪水低,設備不齊全而無法留住人才,這又造成了另一種不均。

政府的做法顯然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擴招並不是解決之道,真正的解決方式是投入更多的資金,向中小城市傾斜,向那些沒有人去的科室傾斜。既要馬兒跑又不讓馬吃草,誰願意去呢?

罷工將怎樣結束

罷工自2月20日起,至今已有一個月的時間,現在看起來,距離覆工依然遙遙無期,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一場記者會上譴責罷工的醫生:“以人民健康為要挾,威脅人民生命安全的集體行動不可能是合理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政府不會輕易退讓,

事實上,政府早已向罷工的醫生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罷工的醫生在3月29日前覆工,否則,他們可能會被吊銷行醫執照,並面臨最高3000萬韓元(約合22000萬美元)的罰款。衛生部本周向警方報告稱幾名醫生違反了醫療法。政府這一行為讓近300名醫生返回工作崗位,但更多的醫生並沒有要妥協的想法,大韓醫師協會表示,醫生的罷工權和辭職權受憲法保護。大韓實習住院醫生協議會要求政府撤回醫學生擴招計劃,取消返崗覆工命令,可見這將是一場非常耗時的拉鋸戰。

朋友的抱怨,其實也代表了韓國多數民眾對此次的態度:即韓國總統尹錫悅在上述記者會上的發言,同時有民顯示,有76%的受訪者支持政府的擴招計劃。

因為政府的不退讓,且民意站在政府這邊,此次罷工可能會以醫生工會妥協而結束。但在短期內不會看到有結束的跡象,更有可能會像英國那樣,成為從2022年至今延宕兩年的罷工潮,當然,這也取決於工會和政府之間的態度。

但不管結果怎樣,當下醫療體制不去改變,罷工還會再來;因這樣的罷工而產生的人間悲劇只會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CrazyArticle在破与立之间,我和祖辈们走过了一个循环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李文亮医生,你好

虛作無聲

大時代下的香港大事記(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