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開放的年代 這是最封閉的年代(Medium 如何演繹 medium #5)

ckxpress
·
·
IPFS
·

世界變得快到一個程度,這一系列關於 Medium.com 的文章,上一篇還在討論臉書用戶移民 Medium 潮,來到第五篇,要討論居然是 Medium 用戶移民開放網站潮。

先旨聲明,兩個所謂「移民潮」都很可能不成氣候,我但願那不會流於先知先覺者的小打小鬧,但一個平台做大了,可不會說垮就垮,尤其是封閉系統是讓人過得很舒服的。按「像南京大屠殺死三十萬人才算屠城,死一萬幾千的不算」這邏輯,無論臉書、 Medium 還是香港正在面對的,都算不上移民潮。

硬銷文章收費 默認進付費牆

言歸正傳,一直有人辭官歸故里,但真正引起社群關注的要算是以「to help people learn to code for free」為宗旨的非牟利組織 freeCodeCamp,上月底宣布撤出 Medium。freeCodeCamp 的 Medium 雜誌有近 60萬訂戶,按創辦人所說,是 Medium 最大的雜誌,佔總體 5%。

freeCodeCamp 員工 Quincy Larson 在宣布解釋,Medium 自設立付費牆後變得越來越封閉,Larson 截圖當天的 Medium 首頁為例,編輯推介的 26 篇文章裡面,100% 都是付費牆後的鎖定文章,即是付費用戶才能讀。換言之,堅持「creating thousands of videos, articles, and interactive coding lessons — all freely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的 freeCodeCamp,文章幾乎不可能被推薦。有近16萬追隨者的 Larson,進而引用自己一篇關於盲人編程的免費文章的數據,Medium 只把文章顯示給當中的 1000 人,文章只有 22% 流量來自 Medium 本身,換言之,Larson 給 Medium 帶流量,遠多於反過來。於是,如 Larson 引述,Medium 員工一再推動 freeCodeCamp 把文章放進付費牆,提出收購等,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編輯中立失守 免費文章被邊沿化

除了 Medium 不會對我這些小土豆中文作者有興趣以外,我的自身經驗跟 Larson 的十分類似,而我的價值觀更是跟 freeCodeCamp 如出一轍,賺錢很好,但首要的還是讓人能夠免費閱讀。Medium 從初期讓作者自由設定文章付費,到後來日漸進取,再到近期無聲無息把文章默認為付費,要額外打開才變免費,商業角度雖然無可厚非,但從過往一再強調過編輯推薦純粹考慮質量,免費收費機會均等,到現在的這個樣子,就讓我不太舒服。更遑論, Medium 編輯根本不看中文文章。

除了 freeCodeCamp 以外,在 Medium 上擁有近 46萬追隨者的 Hackernoon 也在較早前高調離開,更力數 Medium 的不是。我從細節看來,事情不見得是一面倒 Medium 欺凌 Hackernoon,更像是商業利益糾紛,這裡不贅;但爭拗中可圈可點的,是無論你的雜誌在 Medium 上經營得多大多成功,甚至像 Hackernoon 擁有自己的域名兼在 Medium 砍掉功能前把雜誌設為自家域名,雜誌的文章依然是寄居在 Medium,當有一天你想自立門戶,還是需要原作者同意才能搬動文章。

Iimage credit: Alan Levine - https://www.flickr.com/photos/cogdog/8223240010

互聯網的弔詭

互聯網明明是人類最開放的發明,弔詭地卻也產出了像微信生態、臉書生態等封閉式龐然大物,和將會影響很多人閱讀新聞來源的 Apple News+和 Medium,讓人在裡面動彈不得,甚至過得嗨嗨的。我並沒有覺得 Medium 很過份,它就算變壞至少還是 lesser evil,我甚至在它收費計畫一開始就支持至今,為的是讓創作者有些回報。至於其他的封閉系統,在商言商沒有什麼是錯的,只是我清楚知道,商業以外有些更高的價值,是社會甚至商人都不能夠忽略的。

我在推廣 讚賞公民,一場讓 創作可以當飯吃 的運動。喜歡這篇文章,請在下方 讚賞鍵 免費按讚 1-5次,幫我從配對基金賺取小量收入。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logbook icon
ckxpress地球人。人文為體,科技為用。 創業者。LikeCoin、DHK dao 發起人。 創作者。逢週四刊出《區塊鏈社會學》週報,文章全數收錄於 ckxpress.com。 沒有固定手機號碼,但一封電郵就能輕鬆聯繫上—— kin@ckxpress.com。
  • Author
  • More

LikeCoin 鑄幣七週年 發表《讚托邦宣言》

TRUMP 地鳴襲來 : make crypto centralized again

新書出爐:《每天買一百元比特幣——我的定額定投四年戰績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