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閱週報-調製飲料
「我想要一杯有水果甜味、
酒感不重,並且帶有氣泡感。」
當去一家新的酒吧時,
看到提供出滿滿酒單,
卻沒有特別想法時,
就會跟調酒師這麼說。
讓對方知道你的喜好,
不論是限縮推薦經典的範圍,
或是從敘述來做出店家專屬特調。
「好喝!」
簡單的兩個字,
卻可以清楚顯示出,
你的喜好與他們提供的飲品,
因此產生了美好的交集。
「我覺得⋯太甜了一點⋯」
即使沒有一杯就中,
也能逐漸調整甜酸與氣泡,
找到你喜歡的狀態。
在這個過程之中,
除了可以記錄自己喜歡的品項,
做為日後加點的備案,
另一方面,
不論是喝起來的口味、
所使用的素材,就連有些詩意的名稱,
都能與調製者作為開始,
後續再延伸到其他話題。
大概就是因為這樣,
才讓我在一獨自人時,
特別喜歡坐上吧檯。
當我們離開酒吧後,
你有想過在咖啡廳時,
也會有類似前面的敘述嗎?
看到這裡,
你可能會疑惑咖啡店,
通常會提出的要求,
應該不外乎就是:
「拿鐵去冰,然後搭配乳酪貝果。」
能做的調整不也就冷熱、
糖量跟配餐而已吧。
但是這樣的情形,
卻是實際發生在
一家名為「Coffee talk」的夜間咖啡廳。
它的營業時間從下午六點開始,
營業到幾點我不太記得,
但老闆總是會在最後一名顧客離開,
才熄滅店裡的亮燈。
在比起前面拿鐵套餐,
這類簡單扼要的要求,
這家店的常客,
大概都會是用下面的方式來點單。
「我今天想要一杯,
溫暖不要這麼甜,
但今天已經太累,
就不要再加咖啡了。」
或是
「上次的測試失敗,
今天我們再試試吧。
現在知道有牛奶跟薑,
剩下的只肯定不是咖啡。」
相比之下,
「三倍濃縮Espresso」這樣的點單,
應該是這家店裡最好懂得飲料了。
但老闆似乎對這些習以為常,
甚至大多數的時候,
都可以端出顧客內心中,
那有點模糊、有些不確定的想像。
不過他也是有失手的時候,
只是這些熟客也深知這種,
跟「探索」沒兩樣的需求,
要每次都漂亮達成太強人所難。
所以即使有些失誤了,
一樣是跟老闆聊的有來有往。
怎麼說呢?
因為從他們眼中還是能感受到,
那個未被發掘出的失落。
大概是因為,
當在店長端出了「正解」時,
在他們喝下去之後,
除了得到了口味的正面評價外,
同時也讓他們自然將潛藏內心的話語,
逐漸宣洩出來。
例如上次聽到一對情侶,
那段不被雙方家庭祝福的戀情。
男方的家族注重血統跟背景,
認為女孩的出現只是在攀附他們罷了;
女方的家人則認為,
兩人的出身會讓彼此的價值觀產生落差,
最後不會有好結果的,因而反對。
撇除彼此家中的理由,
兩人在行動上其實也有落差。
男友提議乾脆與家族斷絕關係,
這樣就不會再被干擾了。
女友非常在意原生家庭的成員,
這樣想法上的差異,
自然也讓他們有了磨擦。
還記得,某晚他們在店裡發生了爭吵,
最後兩人為了不要繼續影響其他人,
只留下不歡而散的結局呢!!
但是,始終在吧檯的老闆,
不管是跟他們兩人,
還是和其他客人,
他總是在一邊擦拭、調製的過程中,
一邊用平穩的語氣聊天。
當然,有時大家情緒激動時,
他會做些制止,
但更多的是讓大家說出潛藏內心的言語。
或許,
他知道自己必須做的,
就是端出對方心中那杯「飲品」。
剩下的,
就看客人自己決定要說多少、
怎麼說、以及用什麼樣的語氣了。
必須說,
他的這份成熟跟穩重,
我可能是到現在都學不來吧。
說到這裡,
不管對於喝的還說的。
除了有各種客制化的飲料,
還會聽到在吧檯上,
專屬於每個人的過去跟現在。
那位神祕的老闆,
總是能帶給你雙重的滿足。
你是否對於這家咖啡廳產生些許好奇?
<Coffee talk>就是這樣一款有著咖啡與故事的遊戲。
不過在遊戲中,
你並不是作為顧客,
在一旁看著每位角色的故事發生。
而是做為那名,
充滿神祕氣息的老闆。
遊戲中,
你並不需要做出什麼繁瑣的操作,
你只需要,
傾聽對於口味的想像,
端上那杯屬於他們今晚的調飲。
等待他們啜飲之後,
讓他們的心情,
與杯中散發出的熱氣一般,
有些熱度卻不燙人。
由你,
滿足顧客各種神奇需求,
也因為你,
讓他們放心將心事與你分享。
天冷了,這杯由你給出的熱飲,
溫暖的,不只他們的身子,
也許,還有彼此的內心深處。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