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活哲學:12位大師的「生命復甦術」
蘇格拉底學派
蘇格拉底學派的四個步驟:
人類能夠認識自己。
人類可以改變自己。
人類可以有意識地創造出新的思考、感覺與行動習慣。
如果我們追隨哲學,使其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可以活出更茁壯的生命。
前三個步驟,在教導如何駕馭自己的心,第四個步驟,則是在說要把心駕馭到哪裡去。這些哲學家認同前三個步驟,但關於第四個步驟,他們也存在著根本的差異。
斯多葛學派
思想家馬修阿諾認為,斯多噶哲學只適用菁英階級,而社會大眾需要的,則是某種較為感性的其他東西。
大多數的哲學家與心理學家,也不能贊同斯多噶學派認為「幸福可以全然來自內在的品德。」他們比較崇尚的,是亞里斯多德的觀點—對於一個幸福的人生來說,某些外在的事物仍是必須的,比如一個擁有愛的家庭、擁有朋友組成的人際脈絡、一個像樣的家、能實現抱負的事業、以及一個自由的社會。
伊比鳩魯學派
伊比鳩魯主義能否成為適用於整個社會的一種政治性哲學呢?這從來不是伊比鳩魯會去關心的事。伊比鳩魯學派視政治為無止盡焦慮與不安全感的來源,…因此,他們選擇遠離政治,撤退到自己裝了門控的快樂社區裡。
理性享樂主義遭受到哪些批判呢?首先,是它將幸福刻板化成為人生終極目標的這件事,也許反而會讓我們變得比較不快樂,而且更加神經質。
畢達哥拉斯
那位發明了把哲學壓縮成可背誦小段格言的技巧的哲學家,就是畢達哥拉斯。…他體認到某件認知療法在日後所驗證的事實—我們的心,聽從於我們所想與所說的一切,並且將其吸收。
懷疑主義
從一個過度激進的懷疑主義形式(主張沒有任何一件事物是真實的),到一個健康一點的懷疑主義形式(主張在以證據為基礎的情況下,某些假設,會比其他的假設要來得有可能是事實),而這正是他能恢復健康的關鍵所在。關於自己對這個世界所抱持的那些情緒性看法,我們都可以從這一類慎重的懷疑主義中獲益。
犬儒主義
犬儒學派的生活方式,涉及一種自願降低察覺眾人揶揄與不認同的敏感度。…這種犬儒學派對於羞愧感再訓練與再導向的技巧,在今日的心理治療領域中被沿用,…稱為「攻擊羞愧」。
柏拉圖
體認到民主城邦貪腐情狀的哲學家,應該「平靜的生活,並且堅持做自己…他們明白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充滿了不對的事物,因此心滿意足地保持讓自己在這一生中不被這些惡事與惡行所染污,然後,在最後,帶著愉悅的平靜與美好的希望,離開這個地方。」哲學變成一趟邁向靈性成就的個人旅程,它也變成一篇獨立於現代社會腐敗價值觀之外的私人宣言。它變成個人神祕主義,或是所謂的自助理論。
這是本相見恨晚的書,可惜絕版了,我關注於哲學的心理諮商層面,也可說是生活哲學,如作者開篇所說蘇格拉底學派的第四個步驟,這本書也圍繞此展開。
作者每個學派,都會有近代的團體或案例,並提供正反兩面的觀點,在附錄中,也比較了與東方哲學的差異。最後一篇附錄,再比對整書的「蘇格拉底傳承」與「戴奧尼修斯傳承」,也就是自我節制、理性、自覺與衡量,比對直覺、情緒、本能慾望,哪種才是幸福之道,並分享自己的經驗,推薦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