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北歐不是神話
北歐不是神話:一套打造永續幸福國度的方法
The Nordic Model of Social Democracy
作者:Nikolai Brandal, Øivind Bratberg, Dag Einar Thorsen;譯者: 劉維人
當初在書店一眼就被《北歐不是神話》這本書有趣又有質感的封面設計所吸引,特別是書中內容也如同封面一樣豐富與深度。
本書意旨述說北歐三國其社會民主制度的塑造過程,雖然丹麥、挪威與瑞典這三個國家其政治制度並不盡相同,不過三者卻經歷相似的歷史,使其三者最終發展出價值觀相似的社會民主制度。作者起初爬梳北歐諸國從19世紀中期至今的發展歷史,細數過往影響社會民主價值觀形成的種種關鍵突破。
尤其,針對社會民主主義的思想是怎麼在二十世紀初期被馬克思主義貶為修正主義,又如何在漸進之間尋找雙法的妥協深耕北歐。特別考慮當年時逢戰爭,任何跟不上革命號召的思想近幾無生存餘地,為何在其中總是以執政作為優先考量?
其次,回應社會民主制度在當前全球化經濟體系的位置與其限制,這些限制在體系內與外的諸多影響又是什麼?而其所給予北歐諸國的優勢又是什麼?第三,北歐制度在當今強調追求個人主義的社會下,是否有辦法能夠永續發展,尤其是社會民主道德觀上的永續性?最後,是作者對於社會民主制度在追求多方妥協的政治下,依然能在當前基進訴求中找到共識,代表社會民主依然可以做為未來民主制度給予不同方向思考的建議。
書中對於歷史的論述
書中主要區分成三個時期,去詳述社會民主主義的發展。
1848–1916├ 當時各式社會運動被統稱社會主義,該時代運動主要訴求為投票權、勞動條件提升與解決所得不均,而當時大多政府對於社會主義的態度多為打壓與流放。也因為當時位於工業化與都市化初期,也是工會剛萌芽的階段,勢力並不大。當時改革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流派,激進派以Karl Marx為首呼籲革命,也在1864年成立第一國際;和漸進派則以Ferdinand Lassalle為思想主軸,以工會與提倡工人受教育為目標,期望透過執政來漸進改革。當時兩派有合作也有競爭,不過當時兩流派主要思想均以德國為中心。
1916–1940├ 一戰後,Vladimir Lenin在第三國際確立無產階級專政,捨棄資產階級民主後,讓北歐三國逐漸放棄以德國為首的價值型態,轉往向瑞典看齊,尤其,當時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政策嚴重傷害了北歐眾國的經濟。且當時北歐三國在面對1920s的經濟危機時,開始允許政府介入調節經濟,也初步聯合中間派與和右派妥協,來確保執政。而北歐也不願服從Lenin在莫斯科提綱提出以莫斯科為首的民主集中制。不過當時社會民主派所追求的價值中立,最終有助長了納粹的興起。
1940–1970├ 二戰後,北歐國家逐漸確立福利國家應有的制度,首先,經歷兩次戰爭的洗禮後,北歐三國開始理解與接受國家干預的重要性;其次,國內不同黨派也因為戰爭的共同意識,開始合作思考政治這件事。尤其,在戰爭期間,需要確立與納粹對抗的國家價值與政治宣言,包括1941年《大西洋憲章》與1942年《貝弗里奇報告書》奠定社會安全的基礎,前者涵蓋民族自決、基本物質的權利、各式自由的保障與經濟合作,後者包含經濟調控、戰後民主與人民安全的基礎,這些也成為北歐社會民主的基礎。不過北歐國家在面對新興國際組織的興起時,依然試圖維持過往站在中間立場的態度,例如,面對1944年後以IMF與World Bank為首的國際貿易體系,北歐諸國依然予以保留。
疑問與反思:
- 福利國家道德永續性的抉擇?
- 政府決策背後的道德框架是如何形塑?
- 生育補貼,是以職涯薪資作補助,是否代表國家期望個人在特定薪資階段下才能更容易從事生育的意思?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