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閱區,回到作品頁
醒前消息 Le Rêve Lucide
IPFS 指紋 這是什麼

作品指紋

【思想】中国入侵鱼类引发的思考

醒前消息 Le Rêve Lucide
·
·
鳄雀鳝是什么?为什么中国政府应对它的方法绝非科学?鳄雀鳝代表的是因为中国政府应对无能而泛滥于野外的诸多入侵物种,以及令人担忧的动物走私现状。
近日,河南省汝州市“抽干湖水抓鳄雀鳝”,让很多人知道了鳄雀鳝这种外来物种。(来源:http://www.news.cn/science/2022-09/01/c_1310658048.htm)

最近,笔者听说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中国政府好像在大肆宣扬自己抓捕一种入侵鱼类的成果哎?哎?雀鳝?!

当时一看到这个新闻就感觉不困了!

要知道中国作为农业进出口吞吐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一直是物种入侵大国!全世界的入侵物种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以进入到中国,群众的普遍愚昧无知,和中国特有的迷信,又加剧了野生动物的走私和肆意放生。

而且中国政府因为其法西斯本质,一直在这种事情上治理的相当不力,专家们空有相关知识,提出的宝贵建议却很少被政府采取,这为入侵物种的安全繁衍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不过说到这里,如果是不了解生物学或生态学的朋友们可能首先会疑惑,什么是入侵物种呢?

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是指,如果一个物种经人为引入一个其先前不曾自然生存的地区,并有能力在无更多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在当地发展成一定数量,以至威胁到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当地公害。

来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a/Procambarus_clarkii.jpg
来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6/RedEaredSlider05.jpg/220px-RedEaredSlider05.jpg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密西西比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和家猫(Felis catus)都是有名的危害世界的入侵物种,在中国自然也少不了它们。(来源:https://i.guim.co.uk/img/media/0b87678caad434287e9d09e4c74bca2a0d610d94/0_129_3887_2332/master/3887.jpg?width=1200&height=1200&quality=85&auto=format&fit=crop&s=dd62d1ba5b222ce1980192aa633352a3)

入侵物种几乎都是人为引入的。最早的入侵物种包括小家鼠和黑家鼠,随着智人活动的扩张遍布地球各个角落。而猫狗这样的宠物在自然界其实也是捕食者,更是随着欧洲殖民活动到达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危害。

马铃薯甲虫和海蟾蜍是最有名的直接因为人类引入导致物种入侵的例子之一。海蟾蜍/甘蔗蟾蜍(Bufo marinus)原本是一种产自美洲大型蟾蜍,而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则是它的邻居。马铃薯甲虫原本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后来因为人类驯化和广泛种植马铃薯,导致数量暴增,并被欧洲的商船携带到了全球。20 世纪初期,海蟾蜍被送到了北美洲和中美洲的殖民地,以捕食危害甘蔗地的甲虫,而且颇有成效。于是欧洲的殖民者将它们带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群岛,希望它们来对抗马铃薯甲虫的时候,海蟾蜍发现澳大利亚本土的昆虫更“美味”,于是人类的自作聪明让海蟾蜍成了祸害一方的入侵物种。

马铃薯甲虫(来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olorado_potato_beetle.jpg)
海蟾蜍(来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ufo_marinus_from_Australia.JPG)海蟾蜍(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ufo_marinus_from_Australia.JPG)

像今天的主角鳄雀鳝也是如此,是一种原产自美国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跑到中国的鱼类。鳄雀鳝(Atractosteus spatula)又名福鳄、大雀鳝,中国的鱼市场也叫它们“鳄鱼火箭”(相比“海象” “红尾猫” ”淡水鲨“ 之类乱起的名字,笔者觉得这都算是好听的了)。

鳄雀鳝是一种很原始的辐鳍鱼类,在分类学上被称作全骨下纲,在这支曾经庞大的鱼类家族中,幸存至现代的只有弓鳍鱼和其他几种雀鳝。

弓鳍鱼(Amia calva),就和它的亲戚一样是一种凶猛的肉食鱼类。(来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5/5c/Amia_calva1.jpg/799px-Amia_calva1.jpg)
这种鱼的鱼卵非常的美味,甚至可以被用作鱼子酱的替代来源,减少对鲟鱼的过度捕捞。

鳄雀鳝是北美洲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体长甚至可以长到三米以上,体重超过 150 千克。其巨大的身体上有覆盖着坚硬的鳞片。鳄雀鳝的鳞片和大部分的淡水鱼鳞片不同,它们的鳞片更为原始,上面有一层坚硬的珐琅质,可以非常有效地抵御掠食者的攻击,也可以减少种内竞争的伤亡。菱形鳞片在身体上密集排布,就像是一身密不透风的铠甲。在它们原本的生活环境,也就是北美和中美洲的淡水水域中,成年的鳄雀鳝几乎没有天敌,除了人类和极少数大型掠食者(比如美洲鳄和短吻鳄)之外没有水生生物能够捕食它们。甚至是它们最脆弱的时期,还是鱼卵的时候,鳄雀鳝都演化出了特殊的毒素来避免捕食(它们同为活化石的亲戚弓鳍鱼则演化出复杂的养育后代行为,能活过好几次大灭绝的物种多半都有点绝活)。

说起它们的名称来源那自然就要讨论这种鱼的生活习性了。鳄雀鳝属于大型肉食鱼类,它的名字来源自它酷似鳄鱼的吻部和两排大而锋利的牙齿,这种牙齿不仅相当坚固,而且颚也能提供相当的咬合力。巨大的体型也带来了大的胃口和凶猛的习性,使得它们成为了北美洲淡水里的顶级掠食者。

不过这种产自北美的鱼是怎么跑到中国去的呢?目前可考证的资料普遍认为雀鳝入侵中国生态系统的时间应该在 1990 年前后,当时的雀鳝作为名贵的观赏鱼类被引入了广东的几家养殖场,随后成为了中国观赏鱼市场、尤其是酒店和大型社交场所的常客。至于它们是怎么跑到中国野生的淡水水体里的,又观点认为可能是养殖场逃逸的鱼苗,也可能是大规模往人工湖中投放鱼苗时操作不当混进去的(比如 2004 年温州绣山公园池塘里出现过一条 85 公分的短吻雀鳝[Lepisosteus platostomus],这属于一种小型雀鳝,85 公分就差不多是极限了,所以大概已经在这个池塘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最有可能的还是愚昧的佛教徒放生,或者少数没有责任心和足够专业知识就去饲养大型鱼类的所谓爱好者的弃养。

而这些被弃养的鱼又因为中国的自然水体里没有天敌而开始横行霸道。其实入侵物种一开始并非没有手段进行控制,特别是它们进入中国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 21 世纪了,应对入侵物种在学界已经有了更多的经验。但是呢,中国政府本质是一个反智的法西斯政府,它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无论是基层还是顶层都基本上是由没有专业知识空有政治手腕的人把持的,而这个系统也不可能科学地进行管理。这点我相信每个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深有感触,不止在入侵物种应对领域。

在 2007 年就曾经在陆江河中打捞到一条鳄雀鳝,但是呢,当地渔政部门居然在明知这是一种入侵物种的情况下,以奇怪的“保全鱼的种类”的原因把这条鳄雀鳝给放生了。用现在流行的“加速主义”话语讲,这大概就是个打入政府内部的生态加速人吧。

同样,这次河南政府搞出来的这个大新闻,看似是在认真应对鳄雀鳝了,其实反智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片湖(云禅湖)并不是什么小区的景池塘或者是随便哪里的鱼塘,而是一个总水体有 20 多万立方米的大型人工湖。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在利用虹吸原理把云禅湖的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丹阳湖中,为了防止雀鳝逃跑,还专门在出水口蹲守呢。

看似很用心很专业,但在笔者这个专业人士看来漏洞百出,如同中国那严厉的封城防疫。

首先,他们根本没考虑到这两条鳄雀鳝可能会繁殖,哪怕是抓到了两只成年的雀鳝,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能力在这么大的抽水过程中确保鱼卵和幼鱼不会跑到排水的那个湖里。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人由于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去找真正了解这些鱼类的专家提供意见,连雀鳝是一种非常耐低氧的鱼都不知道!雀鳝本身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鱼类,它们可以用鱼鳔呼吸,这让它们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直接从空气中呼吸。在它们的故乡,这种能力让它们在美国南方夏天的高温中都可以在淤泥里幸存。这让幼鱼有很大的可能性幸存,抽干整片湖形如同白费功夫。

在德克萨斯州被大旱困住但是生龙活虎的鳄雀鳝们(来源:https://www.fieldandstream.com/uploads/2019/01/18/7KRGSST2HRV5S4NHVOCWTVCJVA.jpg)

还有一点是,这座湖已经存在了差不多六年的时间了,有足够的时间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这样的一番抽水对于底栖动植物和湖里其他的动物可以说是灭顶之灾。而两条入侵物种和整个湖泊的生态系统孰轻孰重,我想并不难判断。

至于某些网民的评论更是可笑。有些民族主义者认为用这种方式可以消灭中国淡水里的所有入侵物种,还有阴谋论说这是美国鱼所以是美国的阴谋。他们大概以为中国的抽水机是黄河河伯的盂吧,一盂就是一条河,可以抽干中国的主干河流只为抓入侵物种?更不用说这种疯狂的行为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了。

妖怪开门!

哎,只能说是中国特色了。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笔者,你说的这么不客气你有什么方法来捕捉雀鳝呢?这你还真问对人了,笔者在美国就读动物学专业,认识很多钓鱼佬,许多动物学者的兴趣爱好之一就是钓鱼。笔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专门去问过我的一位教授要如何抓鳄雀鳝,他和我说并不容易,但是很多钓鱼佬都愿意去钓鳄雀鳝,因为它是一种非常有挑战性的鱼。巨大的体型、凶猛的性格和坚硬到足以咬断断鱼线的牙齿。但并非没有办法,和大部分的鱼类不同的是,由于其独特的生理结构和习性,雀鳝非常喜欢在水面活动和捕食,这让钓它们的方式很独特:用浮漂挂大块鱼肉在水面诱捕,这种钓鱼方式也很难误伤其他大型鱼类(更何况中国的大型肉食鱼类基本上都已经灭绝了)。另一种更加硬核的方法是直接不用诱饵,就用大的鱼钩在水面上划,直接勾住雀鳝的牙齿。

一个被钩住的大家伙(来源:https://lirp.cdn-website.com/839993a8/dms3rep/multi/opt/18922791_10155451705512783_3925310645721102343_o-640w.jpg)

这里笔者也顺便提一下东亚的“异宠”圈子乱象,雀鳝也只是冰山一角。除了中国政府腐败无能的管理水平,和恼人的堪称破败的法律建设之外,中国这些异宠圈子里面也是有些不正的风气的。虽然有专业知识且心系自然的玩家很多,也很优秀,但是有些人至今都只想着要怎么养稀有的动物,给自己走私盗猎找借口,哪怕是濒危物种也可以严正言顺的说“我这是为了保育才饲养它们的”。然而他们根本就不会给予自己的宠物繁育和野放的机会(注意原产于南美洲、东南亚的物种在中国根本不能直接野放)。

被走私的幼年苏卡达象龟(Centrochelys sulcata)和屋顶麝香龟(Kinosternon carinatus)。(来源: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7445983)

至于日本在这种事情上,相比中国只能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由于其一样缺乏管理的野生动物交易市场,日本对于全世界动物走私的“贡献”绝不亚于中国,而且还在祸害野生动物的方式上搞出了更多花样。比如在动物学界臭名昭著的猫头鹰咖啡馆(把夜行性的野生动物走私拿来堆在一起,也不管它们相互有没有捕食关系,会不会因为人类而产生应激反应,就让这些没有任何经验的顾客摸,把脸怼上去自拍),以及因为这种糟糕的营业模式,引出的其他层出不穷的、各种消费走私来的野生动物的所谓咖啡馆和“室内动物园”。这种模式传入中国后更是扩展到了更大的规模,某种程度上也算得上东亚“老大老二一家亲”了。

布布克鹰鸮:“滚。”(来源: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owl-cafes-in-tokyo-japan-2014-8)
室内动物园是中国资本主义的生态恶果的写照(据说有把树懒养丢的)

笔者忙于研究,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会专门写一篇有关东亚野生动物走私、盗猎的文章,敬请期待吧。


作者:阿伦乔纳

CC BY-NC-ND 2.0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