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过往决裂

躲猫猫社社长
·
·
IPFS

文革末期的1975年有一部电影叫做《决裂》,讲的是解放已经九年了,“放牛娃出身”的延安“抗大”毕业生龙国正按照上级意思创办“抗大”式劳动大学当校长,把“资产阶级老爷把持的大学改造过来”。

我们龙校长上任之后的一些经典的操作有:取消入学资格,所有人想上就上,不识字也行;不允许淘汰差生;取消教学计划,否定教材系统性,全部临时临场(Ad Hoc)教学;排挤甚至打倒办学、教学更有经验但是成分不好的老校长和老教师,等等等等……

这些经典操作也伴随着一些经典情节,比如:老师上课讲马的生理构造,上到一半,有个老农牵了一头病牛一定要让老师看病,不看就死活不走;老师继续讲马,学生自说自话站起来提意见,讲我们又不骑马,你讲的我听不懂,所以不要讲马,要讲猪和牛。最后还是不服气,被老师轰出去后就写了大字报,基本就把老师干掉了。

我估计,上面随便哪点,有点脑子的人看完都已经被气出脑淤血了。前三十年后三十年,拆学校的正气凛然,身后是历史洪流浩浩荡荡,办学校的灰头土脸,都是老谋深算的阶级敌人。所以我一直认为,《决裂》是一个手把手教你怎么捣毁一个地方的教育团伙的指南,可谓瓦房店版的《威尼斯商人》。

这或许需要一些解释。《威尼斯商人》是一个光荣伟大的基督徒们一起把卑鄙无耻的犹太人打倒的胜利故事,但是后来,大家越来越发现,shit!原来犹太“奸商”Shylock惨兮兮,似乎更像一个悲剧的主角。女儿跟人私奔,家产被瓜分,连自己的信仰都被剥夺,各位打了土豪、分了家产,在Shylock一无所有的身体上开趴体,再逼他说好好好!打得好!“I am content.” (IV, i). 留下了什么呢?留下了一段“我们难道不流血”的阶级敌人的狡辩,振聋发聩。

铺垫至此,还是要讲《英文系主任》。白男是《英文系主任》的Shylock么?不是,因为你放心,或许是怕写出一个很多年以后发现原来斗错人的角色,编剧们已经极尽所能把第一男主,一名白人男教授,塑造成一个极不讨喜的中年混账巨婴,就算最后来一段对文学诗歌热爱的演说也于事无补。

我们再来看看剧中想要讨伐的老白男是什么形象:当众放屁(字面意义上的放屁),不修边幅;不更新课表30年,打印机都用不来还敢居功自傲的老顽固;以及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听都不听系主任三番五次给黑人女性教职的决策的Dean;学校里没人批判了,还有校外的明星,一个三十年没写完博士毕业论文的男演员,竟然想着回来教书?岂有此理。最后,所有人竟然联合起来搞变法,把我们第一个亚裔英文系主任给革职了!

真是令人发指的被白人老爷把持的英语系啊!聚在一起喝个香槟都是白人至上主义的密谋集会。

这些塑造无疑是充满恶意的。不会用打印机的刻板印象或许并非没有事实依据,但是在剧中虚构的Pembroke大学,一所小常春藤(Minor Ivy)中,没有一个品行端正又会教书的白人男性教授简直是对常识的侮辱。

再看一些具体情节,万恶的白男老教授在台上讲《白鲸》文本,台下学生举手说梅尔维尔是家暴男,老教授辩解了两句不再展开,而伟光正的黑人女教授则立刻声援,说到时候我来讲家暴的部分。我不禁哑然失笑。不仅是这个情节把我带回了《决裂》。好的,谢谢你的补充,现在我们知道了他的人格污点,属于劣迹艺人了。即使我善意地认为不是要因为梅尔维尔家暴所以把《白鲸》从美国文学史上记忆抹除,那能讲什么呢请问?这是一个文学意义上可以深入讨论的知识点么?反过来,此剧在道德批判白人至上问题上,高举旗帜,反倒是对把美国文学课的标题取成Sex and the Novel这种走投无路又想吸引眼球的把戏不置可否。

当然《决裂》和《英文系主任》还是有层次的区别,不能滑坡式地划等号。政治的抽象符号不需要过人过的日子,而《英文系主任》还要被包装成融入有可有可无的家庭元素的生活工作平衡轻喜剧。Sandra Oh教授背后也并没有一个大救星指东打西,神机妙算让他的虾兵蟹将地把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给大卸八块再斩草除根。是,你们是哥大,达特茅斯和威斯利安的毕业生,似乎挣得了自省的权力。只是好莱坞创作者和他们的受众在炮制这部和下一部自以为聪明的娱乐檄文时,逐渐忘了艺术并非只能做讨伐的刀口,我们读莎士比亚并不因为他的站对(或站错!)了立场。 Shylock或许并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恶人了,也可以是如今万恶的白人男权至上的西方大学体制。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