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簡.不簡單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學會對自我負責 成為自己的老師

簡.不簡單
·
·
「憑藉努力、樂觀和誠實,訂定計畫,勇於冒險,就能讓你身心內外始終精彩!」~梅耶·馬斯克

「年滿21就不再是孤兒就是你對你的人生負起全責」

「人生成就與年齡無關,健康、事業也都沒有速成法」

-

  • 不要急著幫孩子完成,讓他自己來

因為怕麻煩或是已預知降臨的親子衝突

在錯誤與失敗中累積,倘若沒有練習的機會,哪有可能會學好呢

讓孩子處理屬於自己的事情,學會對自我負責

放手讓孩子擁有全面性思考,能練習考慮地更加周密,思維的廣度能延伸到所做決定的後續,連帶為自己應該擔起的責任,產生自覺,更能鍛鍊為自我負責的能力。

你就是你,是自己的責任

跟自己比 ,不是做給老師看、做給家長看,做給誰看

不推託、不找藉口、不抱怨


  • 跳脫「爸媽說,孩子聽」框架

用協助者的角色看待,非監督者的角色去判斷,那心境與態度會大大的不同,因為父母會知道孩子需要時間、需要心甘情願、需要建立情感


1.不要批評孩子的行為,而是要說出心中感覺

2.建立孩子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3.如果孩子還是不敢,立刻轉移焦點,切勿讓焦點持續在孩子行為上,以後在試就好

跳脫「爸媽說,孩子聽」框架,多以好奇的客觀提問,讓他自己試著描述出當時的情境

因為孩子的表達能力會因為練習而增強


  • 對話最重要的是對彼此的尊重,放下權威

身為父母的我們,教養的當下,時常會有【這麼說是為了你好】的盲點,而不經意地忽略孩子的感受。

(在幫助青年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說這樣是為了你好 ,不經意忽略掉青年的感受)

所以,為了能讓彼此的對話,持續又良好的品質,我經常或保持自覺,發現到可能需要調整的地方,都會主動關心孩子聽到的感受

(像拼乓球來回拍打)


心有三層結構,最外面一層是保護層,中間一層是傷痛層,深處一層是真我層

我們都期待與他人建立互愛的關係,體驗愛人與被愛的感受。

透過連結與溫度,讓傷痛層與保護層越來越少、越來越薄,孩子也才能夠了解真實的自我

他的真我被看到、被呵護、保護層消失,傷痛才會撫平,親子的連結才會更加緊密

如果有連結到內心需求所渴望的觸動,他的真我被看到、被呵護,保護層消失,傷痛曾會撫平,親子間的安全堡壘越穩固,表示保護層出現的機會也就越少,於是他與他與外面世界的互動,才會更加踏實與真誠。

需要先感受到被愛,才能擁有愛人的能力

  • 為自己說的話負責

「我這個人喔,說話就是這麼直,如果講了有什麼傷到你的話,請不要介意,不是針對你。」

其實,這句話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請不要把「直白」誤認為「直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說出來的話負責,從自己嘴裡講出來的一字一句,是否有顧慮到他人的感受。


  • 當學習是為了工作,被賦予了動機

用禮物與孩子交易成績的父母並不少。因為只要功課好,就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所以孩子被賦予了動機。對【必須用功的理由】感到混淆。(而是要知道更多,將來不用靠別人,你會有更多選擇會更自由)

不應該只是教導出很會賺錢的孩子,還要讓孩子學會從中得到幸福的方法。


自信這種美妙的感覺,什麼時候會出現呢?

  1.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
  2. 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的時候
  3. 與他人比較時,表現出色的時候
  4. 得到讚美和表揚的時候


  • 優質對話,抓住機會、耐心的把對話完成

如果平常和孩子的對話都是命令句、起始句,那他從來沒有被允許他有自己的想法

等到要寫的時候會害怕不敢嘗試,寫出來的是流水帳或是樣板文章


說→讀→聽→寫→作,前面沒發生後面也不會發生

說:說明白說清楚有次序的說

寫:識字

作:作文能力、邏輯幻想


寫之前,你要先讀

讀各類書

抽象的思考需要有大量的文字

先找有興趣的,如韓國舞團、運動相關的雜誌新聞,讓孩子看

讓孩子想、回應、思考

不只聽大人講而是要「對話」,一來一往的講

像是說:「這本書媽媽看完了我覺得⋯我不喜歡...那你覺得呢」

講在練習、分享,透過前面的練習,能加速寫出日記或心得


培養「持續閱讀」的興趣

(有些事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看到希望)

練習寫作

如果說看完電影要寫5000字心得,會扼殺他的興趣

以學校活動來說,改編劇本的教學活動

他是要分享書,他要說出來,那基本對書的內容就要有點熟悉


如果看完書或電影,馬上測驗 那目的性會太重

(就像畢業馬上賺錢那目的性太重)


(小結)

對初學或接觸新資訊來說就像小朋友第一次學東西一樣,或許你不知不覺就學會的東西,在當初也是辛苦走來。可參考童書、繪本針對小學生設計的,圖文並茂但又字字精闢

對大人來說很快就看完了,對自學(可參考我自學的文章)很有幫助,精進興趣也是個好方法。

面對資訊量爆炸的時代,學習力比經驗更重要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