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預測與謠言

楊泉
·
·
IPFS
·
謠言經常用某個穩定又持久的原因去解釋所有的事件,進而影響理解。這往往導致人們產生錯誤預期。只因為它們經常為狀況或事件提供單一看似可靠的原因,讓人覺得事情的走勢就是這樣,未來也將持續不變。

如果問人如何理解現實,這個問題要了解的其實是他們如何解釋事件,找出能有助了解事件狀況的細節或者其他相關原因。

心理學上,人設法解釋一個不清楚的事件、狀況,或個人經驗的過程是:

首先察覺到事件,接著提出最初的解釋,然後反覆測試與修正這個解釋,過程中也許會再產生不同的解釋,再測試與修正,可能還會尋找額外的信息。但多數人選定解釋的過程中,都受到認知架構的引導,察覺與解釋的產生幾乎是種本能反應,不必怎麼思考。也就是一個人對事物的刻板印象或者觀點框架,藉著把概念帶入腦海而發揮作用,在每個步驟上引導著解釋的過程。當然,他們也同樣會以努力思考的方式產生不同的解釋,不是都不動腦的。正因為他們在過程中也投入了思考,所以對這些解釋就更深信不疑。

謠言通常在解釋過程的某個環節開始產生,透過傳達相關的認知架構,影響最終詮釋,啟動了引導察覺與解釋的認知架構。這個「謠言引導」通常會自動發生,啟動某些認知架構,激發努力思考與搜尋以便獲得新資訊,協助評估產生解釋。雖然產生的結果依然是不可信的,傳播出去就成為謠言。

謠言經常用某個穩定又持久的原因去解釋所有的事件,進而影響理解。這往往導致人們產生錯誤預期。只因為它們經常為狀況或事件提供單一看似可靠的原因,讓人覺得事情的走勢就是這樣,未來也將持續不變。其實事物的發生變因很多,並不是那樣單一化的,這種認知架構的建立其實讓面對未來的判斷產生了很大的模糊與危險。

類似的例子很多,如對股票、期貨、房地產走勢的判斷,對政治走勢的判斷,對某個政黨或是國家行事風格的僵化印象……。很多專家都告訴你看線圖可以預測漲跌,現實並不如此。如果真的是這樣,究竟什麼人在賠呢?沒有人接盤,又怎麼售出獲利呢?有些專家也會告訴你,經歷過這樣那樣的事件,某某政治人物一定會下台?真的嗎?他偏偏不認同這些說法呢?有的國際情勢專家會告訴你,這樣就是要打起來了,那樣就是打不起來了,其實他們判斷得很有問題,因為結果就是打跟不打兩種,只是建立一個認知架構以判斷,問題是:昨天的某國某黨,跟今日的某國某黨,是同樣的人在領導嗎?風格不會改變嗎?

所以看待解釋認知模組的建立,應該要注意多元變因,避免過度單一與武斷的判斷,傳播這些模組判斷與解釋,也應該要謹慎些,才不至於製造出一些自誤誤人的謠言。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楊泉史學博士,記者、學者、商人、經理人。逐水草而居。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有人在門口放屁

染疫後難以康復的靈魂

【我的大私校經驗】(20)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