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務森友會》(Perlimps):童心裡的靈性隱喻
在公視兒童國際影展的影廳第二次看《特務森友會》(其實是第三次,但我承認去年台中國際動畫展選片時只是匆匆一瞥,衝著對巴西導演Alê Abreu的崇拜馬上就選了),終於覺得真正看懂了,或許大螢幕看到比較多細節,或是在戲院中專注度較高也是原因。
貫穿全片,也是片名的Perlimps到底是什麼?根據Animation Magazine對導演Alê Abre和執行製片Ernesto Soto的專訪,這個字的靈感來自葡萄牙文的螢火蟲(pirilampos),之前一直以為Perlimps接近於大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提出的電影敘事工具「MacGuffin」:一個電影主要角色追尋的神祕事物,主要是保持懸念推動故事前進,但通常這個事物實際上並不重要。
可是對於電影來說,片名非常重要,所以MacGuffin不太會當作片名,這次看完後,我認為Perlimps是「和宇宙、大自然合一的感覺」,與這部動畫所要傳達的核心概念:不要忘記身為人類的我們原本就源於大自然、宇宙,緊密契合。故事巧妙之處在於讓克雷(Claé)和布魯歐(Bruó)兩位在森林裡不同陣營的動物特務化敵為友後,完成任務的方式即是化身為人類(動物眼中的巨人),但不要忘記與大自然和諧的感受,能在人類世界推動改變。
劇中兩位主角跟隨perlimps訊號到島上,一位曾化為人類的老鳥所說的,perlimps到處都是,只是化身為人之後常常會忘了,這一段不知為何讓我聯想到宮崎駿導演《蒼鷺與少年》裡,主角大叔父所在的塔頂異境。而當故事第三幕高潮主角克雷和布魯歐在爭執後承認自己與巨人(人類)有關聯,兩人似乎理解各自要化身為人類,互相分離後眼眶泛淚時,我也不禁跟著眼眶泛淚。
故事還有許多概念性的隱喻,似暗示我們所有人(的靈魂)都來自銀河外星,還有來自太陽王國的克雷使用高科技,來自月亮王國的布魯歐使用心靈,化身為人後克雷在軍人家庭,布魯歐似活在貧民窟……,種種近於靈性哲學的概念,對兒童來說應該是太深奧了,濃烈閃耀的色彩對大部分的觀眾來說,也似乎過於熱情,在國際上的回響並不如導演的前作《The Boy and the World》,雖然我對兩部片的評價不相上下。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