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謀殺案》:結合偵探女王 Agatha Christie 原著的靈魂
文|江澄
偵探女王 Agatha Christie 的小說被改編過無數次,最經典的要數到英國電視台 ITV 的《大偵探波羅》(Agatha Christie’s Poirot),系列拍了 13 季,共 70 集,該作深入人心除了是因為忠於原著、製作精緻,故大受觀眾歡迎外,BBC 歷年來不斷重播,流行在聖誕假期馬拉松式地重播。英國居民,就算不是電視迷、書迷,過去三十年也很難倖免,總會看過一兩集。
《大偵探波羅》系列的主角神探 Poirot 由英國演員 David Suchet 飾演,他的造型和舉手投足都很有特色:禿頭、姿整、對生活細節執著(類似現代人說的強迫症)、很明顯的法語口音,還有一些招牌對白,例如更正對方自己是比利時人,不是法國人,叫人動腦筋時說「use your little grey cells」等。總體來說,Suchet 的 Poirot 是一個略帶喜感的角色。這個少少神經質,少少喜劇感的神探形象很為觀眾受落,美劇《神探阿蒙》(Monk)的主角 Monk 也是類似這種設定。
是故幾年前 Kenneth Branagh 自導自演《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把 Poirot 變成神勇幹探,書迷或看慣電視系列的觀眾就有點不習慣。至現在第三集《威尼斯謀殺案》(A Haunting in Venice),Branagh 改造 Poirot 的計劃接近完成,雖然仍保留了量度雞蛋這類執著,但現在 Branagh 的 Poirot 性格深沉、背負著戰爭創傷和悔疚,不只沒有喜感,反而更像悲劇英雄的角色。Poirot 原有的歐陸氣息也蕩然無存,再沒有強調自己是比利時人。
比原著更古典
改編幾十年前的故事,導演 Kenneth Branagh 沒有將它的背景換成現代或加入很多當今流行的意識形態,他反其道而行,將故事變得更符合古典戲劇的格式。他將原著兇案簡化成密室謀殺案,時間也濃縮在一夜,午夜殺人,日出前擒兇。連時代背景也推前了二十年,由六十年代的英國變成二戰後不久——1947 年的威尼斯。
電影以威尼斯晚夜做背景,導演的選擇很聰明,也是本片的魅力所在。威尼斯的面具文化跟萬聖節本就不謀而合,加上威尼斯的建築華麗堂皇卻殘舊,水光澰灧,不刻意營造已鬼影幢幢。電影主場景是一幢日久失修的大宅,燈光幽暗,導演用很多斜角鏡頭渲染主要角色們的不安。兇案的設計不算絕妙,都是看似最沒可能的就是真兇的套路,揭盅一刻沒有太大驚奇,但整體氣氛卻能吊住觀眾的情緒,至少我就關心到底大宅有沒有鬧鬼多過誰是真兇。
改動情節卻保留原著作者的靈魂
《威尼斯謀殺案》跟原著《萬聖節派對》(Hallowe’en Party)相去甚遠,只保留了部分人物關係,很多主要角色被刪,留下來的幾個,身份和性格也跟原著角色不同。大幅改動的好處是即使讀過原著,看電影版仍有新的樂趣,因為已是一個新的故事。
《威尼斯謀殺案》有一點很有趣,Poirot 的靈魂雖然被換掉了,變成充滿 Branagh 特色的 Poirot,可原著作者 Agatha Christie 的靈魂沒有被換,故事經大幅改動後,仍保留著甚至增添了許多偵探女王的特色,相信編劇 Michael Green 是讀遍了 Christie 的小說後才作出這些改動。
例如現在《威尼斯謀殺案》的殺人動機和善後功夫基本是脫胎自 Christie 另一本小說《復仇女神》(Nemesis),將兩部小說的精萃結合,不啻是送給書迷觀眾的大彩蛋。其他被改動的部分,例如女主角是過氣女高音;看似沒有關係的兩個人原來是在人前隱藏關係的兄妹,這些都是 Christie 小說常出現的人物。改動原著,卻依循原著作者的精神去改,如果改編是兩個靈魂的結合,這次的改編實在非常成功。
偵探女王筆下,不論 Poirot 或 Miss Marple 都是神探,所以她的故事沒有破不到的案,結局總是神探洞悉一切,真兇無所遁形。但很奇怪,神探只負責擒兇,鮮有將兇手交給警方,繩之於法,十有八九次都是兇手敗露後畏罪自殺,警察站在一旁,無事可做,《威尼斯謀殺案》也不例外。小時候讀到這種結局只覺大作家也會懶,不怕撞橋,本本書的結局一樣。過了這麼多年才隱隱想到,這種處理手法可能是作者表示對執法和司法制度不信任,一種軟軟的對抗。
(標題為編者所擬,原題為:〈改編原是兩個靈魂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