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永遠不夠好」的耳語到「做自己已足夠」的自信
「浩瀚的世界裏因為好奇心和內在動力,孩子有可能感興趣的東西,比制度裏人為的分科寬闊太多了……
瑟谷自主學習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它徹底摒棄『你永遠不夠好』的思維。它不會放大孩子尚未做到或還沒學會的部分,而是讓孩子建構自己想要的深度和寬度。
重點是,這模式裏,學得深入和廣闊是一個常見現象,但並非一個標準。不論孩子選擇成為專才或通才,都不會被視為問題。這模式建基於一個觀念:每個人都有獨特天賦。
焦點放在孩子的興趣和強項,目標在於讓孩子發揮自己的熱情、才華與獨特之處……每個人的天賦和人生道路本來就不同,重要的是,我們能否發揮自己,過著自己熱愛和有意義的生活。
這跟傳統教育的信念與目標截然不同。
傳統教育制度所量度的側重在學科、讀寫和背誦能力、服從、考試技巧。只要孩子在這幾方面不夠強,就容易被歸類為『資質平庸』。在這樣的制度下,無論方法怎樣靈活和包容,目標都是一樣:要加強孩子的弱項。」
「我們普遍以為自信和自我價值是讚美出來的。其實真正堅穩的自我價值,並不來自外在因素。它是一種『內在體驗』,透過感受『自己有能力駕馭』事物,透過『自發』完成一件事的滿足,『自願』克服困難後的喜悅,也透過感受到『做自己已足夠』而來的。」
——Michell Huang(@Michell )
香港瑟谷共同創辦人
教育大同共同創辦人
以上引文摘自《瑟谷——最適合未來的教育模式》,臺灣瑟谷教育推廣協會,2021。
讀到Michell 這段話,我心裏不斷興奮地呼喊:「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Michell的文章中提到她的孩子和她從前的一個學生的自由探索是怎樣叫她感到驚訝,讓我想起兒子很小的時候,就是不斷觀察和試驗而自己學會了英文字母和數字;我又想起他五歲的時候,是怎樣探索有關太陽系的知識, 他就是忽然對這個有興趣,然後觀看了許多相關的影片,讀了相關的書本,從早到晚不停哼唱有關太陽系的兒歌,又畫了許多太陽系主題的畫, 跟那些願意聽他說話的大人講解太陽系每個星球的特色,他探索的闊度和深度都叫我感到驚訝。 後來,太陽系探索得夠了,他又先後被Mr Men、Angry Birds、Musicals、粒子、狼、兩次世界大戰、Minecraft等等吸引,小孩子的好奇心和學習能力,讓他們能夠跟隨自己的興趣和熱誠去探索,圍繞這些主題學會了各種知識和技能,並因此而感到滿足、愉悅和自信。
我以為把他送進學校會讓他學到更多、更好,但他卻說感到上學就好像是被困在一個籠子裏,其實,我應該想像到,學校根本沒有讓他自由探索的條件和空間,因此也無法讓他透過感受自己有能力駕馭事物而產生穩固的內在經驗。年紀小的時候,他受不了就會自己找事做,這就破壞了學校的「秩序」,他就成了被整治的對象;成長了一點,他受不了就只會忍耐著,呆呆地等待放學,人變得頹廢,失去活力,而這樣的學生,在學校只會不斷被告知「你不夠好」,這跟他從小充滿熱誠的探索所產生的愉悅和自信簡直是天壤之別。
希望現在才開始擺脫體制的轄制,還不算太遲。
(原稿寫於2021年6月11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