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写出渴望的理想之地 · 第二天

三日书之二:理想之地,也曾照进现实

简宁
·
·
IPFS
最典型的母系社群,当属mummy group吧。我曾服务过咖啡店的妈妈群,在凑份子育儿的时刻获得过喘息,也曾被夭折妈妈互助小组深深感动过。

最典型的母系社群,应该是mummy group妈妈群,我说的是线下的那种。在成为妈妈之前,我曾经跟先生一起经营一个不大的社区咖啡店。这店铺的客人们几乎都是住在附近的普通人,所以我常常见到一起喝咖啡的妈妈们。

这些妈妈看起来多少都有些疲惫,有的人推着婴儿车,有的人带着小孩。一个人去上厕所的时候,其他人就帮忙看着孩子。妈妈们喝咖啡,小孩子们一起吃吐司喝babycino。

babycino其实就是个小小的espresso杯子里,装满奶泡和一点温牛奶。我们店呢,做得花哨些,会洒巧克力粉或者彩色迷你糖,有时候也会用巧克力酱画个笑脸,还附赠一颗棉花糖。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妈妈群越来越多,聚得越来越固定。

人多的时候,小孩子好像总归要乖一些,因为不无聊,总有东西看。一对一带孩子的时候,说难听点儿,小孩儿真是可着劲儿折腾妈妈。

育儿是很辛苦的,但这辛苦好像没法说。每个人从小就知道妈妈伟大,所以当妈了要抱怨几句反倒显得”不识好歹“,全社会都已经夸过你们伟大了,还要怎么样?

妈妈群,是个能够好好诉苦的安全空间,绝没有人judge你做的不够好,只会说没事没事都一样。大家互相吐槽完毕之余,也松了一口气:原来狼狈不堪的不止是我一个人,原来当妈就是这么难,并不是我太差劲。

再后来,我也成了妈妈,常跟几个孩子年龄相仿的朋友们凑在一起带孩子。那时候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三个妈妈带着四五个小孩,一同去室内游乐场。小孩子们一起玩不用拉着大人,妈妈们点一杯咖啡,坐着发发呆,喘口气,几小时以后再重新站起来面对生活的无序战场。

*

再说个不那么典型的妈妈群吧。

好多年以前我还在实习的时候,曾被塞进妇儿医院几个星期。

在那里,我有个特殊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我帮当时的督导老师在一个夭折宝宝的妈妈互助小组打杂。

这个小组分六个星期,每个星期妈妈们聚在一起一个半小时。一小时是我的督导主持的group counselling,还有半小时,是茶歇与随性聊天,我们提供免费茶水和简单小食。头五个星期,我们每周谈一次grief and loss(悲伤与失去)的五个阶段:否定、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最后一周,我们聚在一起,边聊天,边做一个纪念罐。纪念罐就是个普通的玻璃罐,妈妈们在里面放上能够让她们缅怀着夭折了的孩子的东西。有的是b超照片,有的是给宝宝买的小头花或者小毛巾,还有人在里面放了一张全家福的照片。

我有幸参与全程,最大的体会,是这些女性们在如此悲伤的时刻,依旧能够互相支持,互相安慰,互相倾听,以及毫不吝啬地给予彼此力量。

*

文末,想冒昧引用我前文的评论:

@Moonleap

母親有自身家庭的支持,才能更好的照顧孩子、有自己的一點空間、時間,甚至更有可能活出自己。只有母親在活出自己的狀態下,讓孩子成長,孩子才更有活出自己樣子的可能~~

@Frances

女性共同養育應該是蠻不錯的狀態~感覺彼此的支援會比現在常規的家庭好得多。

感谢你们的共鸣。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简宁一个旅居海外的行为干预师,三个孩子的妈妈,爱织毛衣爱读书爱看树看云看大海的中年人。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书
11 篇作品

七日书之岛屿|第三天:如何请病假才会被批准

七日书之岛屿|第二天:无用之事,精神离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