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黃老思想】第一篇 以正之邦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茲昏;人多知,而何物茲起;法物茲章,盜賊多有。是以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
治國以正,用兵以奇,得天下以太平;我如何知道其原理?忌諱愈多百姓愈窮,民愈多謀國愈昏亂,人愈智巧物愈紛擾,法愈繁雜犯者愈多;所以聖人說:君王為無為,則百姓自然;君王好清淨,則百姓敦厚;君王事無事,則百姓富足;君王欲無欲,則百姓純樸。
「以無事取天下」的概念,應該源自「取天下恆無事,及其有事也,則不足以取天下矣」,然而,「以無事取天下」是為了取天下,「取天下恆無事」則在說取天下的條件;換句話說,「以無事取天下」有取天下之欲,其本質是「有事」,「取天下恆無事」無取天下之欲,其本質才是「無事」。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而邦家茲昏;人多知,而何物茲起;法物茲章,盜賊多有」與「絕聖棄知,民利百負;絕仁棄義,民復畜茲;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非常相似,貌似是根源於此而用自己的理解說。
「聖人之言曰: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則是引用古人的另一段言論,因此,此篇文章基本是拼湊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證明其「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之論可行。
「以正之邦,以畸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應該是對諸侯的獻計,因此,其時代可能在夏后或殷商的晚期;天下多忌諱、邦家茲昏、何物茲起、盜賊多有或許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以,殷商晚期的可能性最大,作者可能與呂尚為同僚。
「我無為也,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樸」這話在夏朝、夏后朝說都對,但在殷商晚年說就錯了,因為文明意識已然衰老,若不考慮大環境的演化變遷,引文就只是虛論空談而已,最終還是讓禮制開啟了亂世的序幕。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