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结绳志TyingKnots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228|五一 国际 劳动 人类学

结绳志TyingKnots
·
兼顾国际上的经典研究与中国场域下的在地问题,结绳志在五一推出这一份劳动人类学的梳理,以期理论和实践上的回响。
人类学对劳动的关注从全日制纪录原住民生活的民族志就已经开始了,在格拉克曼等先驱对社会动态的纪录中也不断出现。但明确以劳动和劳工为问题意识的人类学在6-70年代才随着这一学科与世界动态的进一步介入与自我反思而开始蓬勃发展,这也就不奇怪女性左翼学者为劳动人类学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纳什、里科克、近藤、王爱华、邓恩、潘毅、etc)。

这一脉络既有国际局势下劳工与产业转变的深刻烙印(矿工、厂工、作坊、工会、后社会主义、环卫、家政、数字劳工、平台经济),也有人类学特有视角和关怀下对劳动和价值本身的不断追问及其带来的理论与行动重组(仪式与抗争、女工经验、工人意识、原住民劳动、少数民族移工、组织样态背后的文化、STS、情感、学术劳工的自反性)。兼顾国际上的经典研究与中国场域下的在地问题,结绳志在五一推出这一份劳动人类学的梳理,以期理论和实践上的回响。

编写 / 见结尾
原文發布时间 / 2022年5月1日

​总论:工业、分工、全球与在地

工业生活与工业生产和生活:一部人类学导读
Industrial Work and Life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Massimiliano Mollona, Geert De Neve, Jonathan Parry eds. 2010 Breg.

女性的工作:发展和性别分工
Women’s Work: Development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by Gender. Eleanor Leacock, Helen I. Safa eds. 1986 South Hadley, MA: Bergin and Garvey.

普罗中国:百年劳工
Proletarian China : A Century of Chinese Labour. Ivan Franceschini, Christian Sorace 2022 Verso.

在当今世界,工业化作为一个现象和概念已经植根于现代人每天生产生活和意识当中,成为了我们存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是如何形成的?工业是如何影响并且进入政治,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的?这些都shi是《工业生产和生活:一部人类学导读》(Industrial Work and Life: An Anthropological Reader) 一书所讨论的议题。本书囊括了来自人类学,比较社会学,发展学,产业关系和管理学等学者对于这一主题的思考和分析,所以切入的视角涵盖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演变,血汗工厂的运作机制,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和对于工业现代化以及其产生的意识形态的反思和批判。本书的编者:马西米连诺·莫罗纳(Massimiliano Mollona)任教于金匠学院,研究谢菲尔德、巴西和挪威的产业工人;格尔特·德·内弗(Geert De Neeve)任教于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从事印度的纺织业研究;乔纳森·帕里(Jonathan Parry)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他的研究包括印度的种姓制度,婚姻等等。

而工作的历史及其带来的权力结构远早于工业化的历史。从最初的人类社会,劳动的历史就和性别分工以及工种性别化是密不可分,并带来对何为劳动、公私领域、价值阶序的辖域化,及相关的抗争和对冲。而从福特式的重工业模式转型到后福特时代的技术型和信息化的产业模式,女性被逐步引入了工业化的进程中,从而生产模式,消费市场,社会结构,和家庭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女性的工作:发展和性别分工》(Women’s Work: Development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by Gender) 通过集合世界各地的田野调查,讨论了性别关系的变化,生产和生育之间的联系,以及女性其他不被社会承认的“工作。本书旨在探究一个关键问题,即在性别分工的表面下女性真实的社会地位和性别结构是什么样的?本书的两位编者是著名人类学家埃莉诺·里柯克(Eleanor Leacock)和海伦·萨法(Helen Safa),前者曾在纽约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任教,从事关于女权,马克思理论等研究,是最重要的左翼人类学之一。后者曾在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任教,她的研究包括拉丁美洲工业化和女性等等。

工业化在全球各地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史。在中国,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中流砥柱和马克思理论中变革社会的核心力量,工人阶级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所希望代表的。本书收录的文章梳理了整个工人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初期到建国到现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内容包括了1910年代学生组织的工人夜校,1920和30年代的工人运动,以及文革十年动荡和之后的改革开放背景下工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普罗中国:百年劳工》一书讲述的中国工人史不是出自单一视角,文章的作者们通过审视文化,政治,社会编织出了一部对于中国工人有血有肉的诠释。本书的两位编辑是伊万·弗兰切斯基尼(Ivan Franceschini)和克里斯汀·索瑞斯(Christian Sorace),前者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的博士后,从事中国和柬埔寨的劳工研究,后者是科罗拉多学院(Colorado College)的政治系教授,从事意识形态,城市化等研究。

矿工民族志与工人意识的变迁

我们吃矿,矿也吃我们:玻利维亚锡矿的依附与剥削
We eat the mines and the mines eat us: Dependency and exploitation in Bolivian tin mines. June Nash 1979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恢复历史:改革时代中国后海洛因的生命与劳动
Recovering Histories Life and Labor after Heroin in Reform-Era China. Nicholas Bartlett 20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矿工可谓是现代工人力量的原型,是现代工业的引擎,是改天换地的生产力,也是工人集体政治行动的源流,比如鼓舞马克思和恩格斯的1889年鲁尔罢工,比如震惊中外的安源罢工。因此并不奇怪矿工是劳工人类学经典研究的主题。《我们吃矿,矿也吃我们》既是这样一本著作,研究玻利维亚锡矿矿工的劳动和抵抗剥削的集体意识。拥有世界第二锡矿储量的玻利维亚却因为冷战下的军政府治理和世界经济体系内的依附关系而长期贫困,矿工劳动权益极差。这一情景下,锡矿矿工们却在集体仪式(如以羊驼向山神献祭)重振了团结和抗争的实践语法。作者琼·纳什(June Nash)从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强于发达国家的劳工主体意识。逝世于2019年的纳什是人类学关注劳工和社会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一研究之外,她关于玛雅农民,通用电气工厂工人,萨巴塔运动,和女性工作的研究本身就足以组成一部二十世纪下半叶劳工和社会运动的历史。她也是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著名的工作人类学丛书(SUNY Ser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Work)的编者。

锡矿同样是中国劳工行动与研究的重要脉络。蔡元培“劳工神圣”的口号下,早期社会学家苏汝江和史国衡就曾深入调查云南个旧锡矿工人的工作与生活。个旧锡矿的历史并未结束,建国后收归国有,矿工和他们的子弟也在改革时代经历国企的阵痛。尼古拉斯·巴特莱特(Nicholas Bartlett)的《恢复历史:改革时代中国后海洛因的生命与劳动》就关注个旧锡矿工人子弟在政治经济阵痛中戒毒,回归社会,在新形态的劳动和经济中安放自己的故事。矿和工的生老病死从未远离我们,依旧从深涵追问着第三世界和工人意识在当下的意义。

工厂里的幽灵

我们吃矿,矿也吃我们:玻利维亚锡矿的依附与剥削
Spirits of Resistance and Capitalist Discipline: Factory Women in Malaysia. Aihwa Ong 1987 SUNY.

打工谈 小平:为无数沉默的女工,讲一个春天的故事 

人类学的劳工研究往往会选取看似猎奇的锚点,比如纳什和受其影响的陶西格研究的南美仪式,这一锚点并不抵牾更宏观的结构批判,而使得批判更基于可联结的在地行动和情感结构、更加精准而有的放矢,比如王爱华(Aihwa Ong)发表于1987年的经典研究《抵抗之灵与资本主义规训:马来西亚女工》。本书有些戏谑式的韦伯式标题能让人依稀想起当年在东亚和东南亚热火朝天的“亚洲价值”(或儒家伦理)如何联动资本主义“的讨论。而身为马来西亚华人,王爱华要探寻的问题是:为何现代工厂的车间里屡屡有马来女工被灵体附身。日本的东向政策使得大量日资企业进驻马来西亚的自贸区(Free Trade Zones),跨国资本与秉持马来本土主义的伊斯兰国家彼此的扯动下,马来女工是新一批的无产者,深陷家庭、伊斯兰教、国家政策宣导、和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矩阵里。这一历史场景下的灵体附身是抵抗和规训下新工人阶级的形塑。

这一基于1987年亚洲资本主义的论点也许不再新颖,但资本的灵异缝隙却是每个时代最具有社会能量的隐喻,比如房地产泡沫在全国各地留下的烂尾楼,东莞樟木头的诸多都市传说。打工谈的这期节目中,来自河南的女工小平为无数沉默的女工讲出的故事魔幻而真实。从她1998年到2021年在深圳的打工经验中,小平谈到了亲戚与骗局、砖厂与工伤、蚂蟥与血汗钱。人类学的任务是重新打磨这一魔幻现实论述与主流叙述间的张力,重新照亮打工者行走在时代刀刃上的身影。

个体经验与结构巨变下的劳工与性别

制作自我:一个日本工作坊中权力、性别、和身份的论述
Crafting Selves: Power, Gender and Discourses of Identity in a Japanese Workplace. Dorinne K. Kondo 199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中国女工:新型打工者主体的形成
潘毅 2011 九州出版社.

人类学研究中,针对个体经验的细腻描述往往可反映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等顶层结构对个人生命和社会群体烙下的鲜活印记。在《制作自我:一个日本工作坊中权力、性别、和身份的论述》中,作者多琳尼·近藤(Dorinne K. Kondo )采用了后现代理论架构来诠释她对于一户位于东京的家庭小作坊内身份、权力、和抗争的田野观察。近藤意在将家庭作坊里劳工的经历详实地记录下来,使个人经验之特异性及包容复杂性共存,再使“个体经验和反刍将自身阐述成为理论”。后现代理论的长处得到了彰显:它超越了西方传统中实证与理论的泾渭之分,田野数据由此成为理论构建的前驱。

于中国语境下的劳工问题中,打工仔与打工妹的主体性值得重视。在中国由”政党-国家-计划经济”(party-state-planning nexus)转变为”政党-国家-市场经济”模式(party-state-market complex)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形态遭遇巨大的冲击。在个人层面,中国农民工们的命运也屈服于国家权力与跨国资本的联合控制下。“打工”一词的出现意味着从社会劳动关系往资本劳动关系的转变,而打工仔和打工妹们则成为明了劳动剥削,具有工人意识的新蜕体(configuration)(潘毅:导言)。《中国女工:新型打工者主体的形成》一书中,潘毅在呈现国家、跨国资本、以及家庭父权制的三重张力同时,以细腻笔触描画底层人群的鲜活神情,记录她们的焦虑和希望,郑重地写下她们被沉默掩埋的奋力挣扎。一个群体的悲苦与自我意识之觉醒与挣扎,通过潘毅之笔呈现。

刻画个体生命的人类学民族志,走到群众的身边去,给予读者一种越平易越深刻的触动和觉醒。

族群、土地、保育与迁徙下的劳动和传统

劳动的场域:原住民行动的权力、历史与文化
Labor’s Lot: The Power, History, and Culture of Aboriginal Action. Elizabeth Povinelli 1994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流动社会的秩序:珠三角彝人的组织与群体行为研究
刘东旭 2016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早期人类学关于原住民全日制全景式的诸多研究都被视为劳动过程的民族志。但传统-现代的二分下,原住民的劳动往往被辖域为族群文化,不同于厂矿下的劳动。但随着这一二分被历史进展和理论反思突破,现代社会的张力下,族群传统文化不但继续形塑着劳动,并且持续促进人类学对劳动概念本身进行反思。

哥伦比亚大学博阿斯教席教授波维内利(Elizabeth Povinelli)的成名作《劳动的场域》(Labot`s Lot)起源于作者对当前被描述的澳大利亚土著的劳动经济的强烈不满。在书中,波维内利认为,目前自由主义的土地立法权背景下,澳大利亚土著的经济活动通常都被划分到他们本地文化区域之外,然而贝留恩(Belyuen)原住民却有着自己的一套社会经济体系,并且可以评估社区的生产力,价值,狩猎-采集社会的劳动行为。 

贝留恩社区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在1984年到1992年陆陆续续的八年的时间li里,波维内利在本社区着重分析了不同性别原住民的生产性劳动技巧,语言表象以及原住民的文化价值观,并深入探讨了贝留恩原住民是如何在族群的劳动中实现自我创造和构建身份认同。书的第二部分则描述了社区居民是如何将劳动行为,社会健康以及生产力联系起来,并与澳大利亚政府就土地控制权之间产生的冲突的事情。波维内利认为,贝留恩原住民不仅仅是生活在土地上的居民,他们更和土地产生了有机的互动,狩猎和采集时,他们活化了土地、境观、劳动对象和工作场域。土著居民的劳动生活不应该被西方的政治经济框架和生产力模型所衡量,而应独特地理解他们的生产力,劳动行为,以及文化。

家支这一社会组织方式一直在彝族社会里世代相传,在历史中,彝族家支是建立在父系血脉上的一个社会集团组织。家支内部禁止通婚,并以父子连名制来加强家支内部人员紧密联系。但是本书作者刘东旭则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临时工经济的兴起来分析市场化对来自云南彝族工人的影响,进而导致彝人家支的现代化重构。刘东旭提到,珠江三角洲临时工劳务市场的兴起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关系,而彝族工人则为了增加本族人面对工厂和其他群体时的博弈成本重构了祖辈以解决族人出兵作战,财务纠纷等问题为主的家支制度。新的家支制度和珠江三角洲的领工制度相结合,一方面可以在相对混乱的抢工背景下保护自己的家支成员,另一方面则可以起到对劳动力彻底市场化行为的一种抵制,再次分割劳动力市场。然而这种诞生于一个现代化劳务市场的家支制度也有着相应的负面影响,部分工厂反应因害怕彝人的群聚性而排斥彝族工人,这也是当下彝人重构后的家支制度所必须直面的挑战问题。

转变中的社会主义劳工:国际、南北、城乡

私有化波兰:婴儿食品、大企业与再造劳工
Privatizing Poland: Baby Food, Big Business and the Remaking of Labor. Elizabeth Dunn 2004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违法/依法:中国铁锈带及阳光带的劳工抗议
李静君 (Ching Kwan Lee) 200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流动的劳工与血钱:中国中部农村的HIV/艾滋病经济
邵京 (Shao, Jing) “Fluid Labor and Blood Money:The Economy of HIV/AIDS in Rural Central China” Cultural Anthropology Nov. 2006, Vol. 21, No. 4: 535-569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体制的重塑冲击及席卷了劳工及劳动过程,伊丽莎白.库伦.邓恩的《私有化波兰:婴儿食品、大企业与再造劳工》是这一主题的经典研究,她指出这些后社会主义时期的企业”不仅是改变生产及投资的模式,同时还输入了关于各类人群以及他们喜欢什么的新观念,改造了不同年龄、阶级与性别的人可以从事什么的想法,变换了人们调控自己经济行为的方式”;她深入考察了一家美国婴儿食品企业买下波兰工厂后的情形:新自由主义下的管理措施将部分工人塑造为与社会脱嵌的、自控的行动者,而将另一些贬弃为欠缺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是通过各种精细手段对劳工的自我概念及人观的重塑,而劳工则在这一过程努力尝试着进行抵抗、重构与协商。

转轨冲击下的劳工用何种方式维权?李静君的《违法/依法:中国铁锈带及阳光带的劳工抗议》分析了东北及南方工人采用的不同策略。东北的下岗工人更多试着诉诸社会主义体制过往的承诺,而南方的工人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低廉劳动力,他们在遭遇积欠工资、工伤与暴力对待时抗争。不论东北或南方工人,这些抗争策略的特殊性在于都把劳动法规做为施力的核心凭借。

在中国语境下,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是核心议题,邵京的《流动的劳工与血钱:中国中部农村的HIV/艾滋病经济》从“血浆经济”这样一个特殊的切面使得对劳工处境的分析更加深刻。市场规律下的医疗机构发现血清蛋白是很好的盈利来源,于是血浆市场需求大量上升并使得大量农民工及农民用献血换取金钱,却因此患上艾滋病。我们在此看见包工头招募民工、血站吸引民工献血、制药企业招募患病民工做临床试验,背后的驱动力事实上都是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

组织与工会

工会人类学
E. Paul Durrenberger and Karaleah S. Reichart (eds.) 2010. The Anthropology of Labor Unions. 2010 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

打工谈 致青春:觉醒时刻

配图为东方卫视对南海本田罢工的报道

人类学对工会的研究在于从狭义的工会式工人组织中找到更广大的想象力。《工会人类学》是第一本汇集工会人类学案例研究的论文合集,既在概念层面厘定了“工会人类学”的含义,也介绍和分析了八个来自不同行业的案例,如妇女和社区在罢工中的角色、地理环境的重要性等等。与非工会成员相比,工会组织的工作场所始终为工人提供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养老金、福利和健康保险。此外,加入工会的妇女和少数族裔更有可能获得高薪和福利。基于上述的经济优势,人们可能期望看到各行业更有效地组织起来,但事实上工会组织的水平如今持续低迷。《工会人类学》就在讨论这一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讨论了有组织劳工的历史文化和实践,也关注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种族、阶级、性别、年龄、世代、种族、健康和安全、企业对工会的收编以及工会与管理层关系等等。 

“打工谈”第二十期节目《致青春:觉醒时刻》则关注了广州工人和工会的案例。节目的嘉宾叶子是2010年本田罢工行动的工人代表,她回顾了当年持续19天罢工的来龙去脉,工人如何组织起来进行选举,以及媒体、政府、学者等各方如何关注和参与。有的社会学者说这次罢工意味着“中国新工人作为社会力量登场”,以叶子为代表的“新工人”们的生活轨迹自此之后也有了改变。

环卫与自然边界上的劳工,垃圾与国际劳工链

拾荒:在街头,在垃圾车后,与纽约城的环卫工一起
E. Paul Durrenberger and Karaleah S. Reichart (eds.) 2010. The Anthropology of Labor Unions. 2010 University Press of Colorado.

废品生活:垃圾场的经济、社群与空间
胡嘉明、张劼颖 废品生活 2019 三联出版社.

结绳志:它们专题——生病的茶园

结绳志:它们专题——他的名字叫卢西奥

垃圾与我们相伴相生,也是人类学关于洁净、危险、文化、自然讨论的自然延伸。与垃圾相关的工作者对社会至关重要,却常常被隐形在大众视野中。本节介绍的两本书都研究了宇宙中心级别大都市中拾荒者的境况,《废品生活》聚焦在北京城郊,而《拾荒》将目光投射到纽约各个层次的环卫工作。垃圾处理行业不仅涉及到城乡差异,也关系到国际劳工链——垃圾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工作者的流动方向相反。垃圾处理相关的政治生态,也是当今世界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纽约市每天会生产一万两千吨以上的生活垃圾。但垃圾产生得迅速,消失得也同样迅速——是谁做到了这个?那些工作环境被垃圾围绕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拾荒》这本书中,人类学家罗宾·纳格尔(Robin Nagel)带领读者进入纽约的环境卫生部门:它常常不为人知,但对于城市活力至关重要。纳格尔用了十年从各级的环卫工作人员处了解管理城市垃圾所需的努力。她甚至自己尝试了这份工作,去开卡车、铲雪,忍受着常与这份工作相伴的身体疼痛、受伤的风险以及公开场合的羞辱。纳格尔提供了宝贵的内部视角来讲述这个产业复杂的等级系统与规则,以及只有在这个几乎不可见的世界才通用的独特语言。《拾荒》这本书不仅记录了纽约市当代的情况,还描绘了它四百年来与垃圾的纠葛。本书追溯了纽约垃圾管理的历史,从街道还充满污秽的时代到采取了更加有力的举措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今天。《拾荒》生动地描绘了许多立体的人物与环卫工作的质感和体验,由此揭示环卫工人不仅在纽约,也在全球每个城市扮演的重要角色。作者罗宾·纳格尔为纽约大学人类学和环境研究的教授。

《废品生活》一书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废品收购者这个每天帮助城市排废却不受关注的群体——从废品经济和空间的角度重新看中国城市化。书中呈现并讲述北京城乡废品从业者的生活世界,并将垃圾视为参与社会政治关系的物质,审视它如何有机地参与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阶层断裂、政策壁垒、城乡经济文化差异、农民工流动性和城乡隔阂。本书研究的冷水村,是个位于北京六环外的一个“城乡结合部”;它只是当今中国庞大垃圾经济的冰山一角,但非常具有代表性——城市垃圾被运往城乡结合部处理,污染物被尽量外移;政府无力应对庞大的垃圾量,容让废品回收群体以自己的方法处理、在循环,也容让这个群体在城市边缘谋生。本书通过审视废品、废品经济、收废品的工人,重新看待这个城市的消费与浪费,也重新理解废品回收经济和空间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废品除了是一种具有衍生经济价值的物质之外,还是一种不断生产文化价值、定义社会边界,甚至是身份政治的、有能动性的物质。本书的研究更多探讨收废品人与垃圾纠缠不清的关系,并因此带出来的收废品人主体性的建构,和一个更动态的拾荒聚落网络。作者提出,废品其实不断在建构人与环境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也在参与建构一套新的价值观。本书作者胡嘉明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与宗教学系助理教授,张劼颖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

白领与码农:非物质的劳动、梦想与意义

编码种族,编码阶级:柏林的印度IT工人
Encoding Race, Encoding Class: Indian IT Workers in Berlin. Sareeta Amrute 2016 Duke.

全球“猎身” : 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
项飙 2012 北京大学出版社.

依码为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产实践调查
夏冰青 202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狗屎工作
Bullshit Jobs : A Theory. David Graeber 2018 Simon & Schuster. 

从996加班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到如今的互联网裁员潮,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软件工程师为代表的后工业时代的白领工作同样深深地嵌入到了资本主义逻辑中。这个系列的人类学著作从不同角度暴露出了在高收入、流动性、自主性、文化资本等承诺背后的系统性剥削。在《编码种族,编码阶级》中,萨丽塔·阿姆鲁特(Sareeta Amrute)通过对20位在柏林工作的印度程序员的工作和生活的深入观察,展示了移民程序员只能通过种族化的临时工作实现中产阶级愿景和国家想象。科技分工同样被置于了种族化视角下,以至于印度程序员被固定在了写源代码和系统维护等繁重劳动中。这样深植于殖民历史的矛盾在项飙的《全球猎身》则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与全球流动中。项目制的临时劳动和充满等待和不确定的劳动力池成为了金融化和不断攀高的股价的基础。夏冰清则通过综合政治经济学的框架和文化研究的视角,生动而详实地展示了中国互联网产业996背后经济与文化、社会结构与个体的主体性的复杂互动。而在IT产业以外的各种“专业工作”,同样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深深地嵌入在各种复杂的系统中的重复劳动并不因为摆脱了身体的劳累而变得更有价值,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通过《狗屎工作》犀利而风趣的写作向我们展示了这些无意义的工作不仅是对个体的伤害,也是当代社会的困境,由此使我们反思当代对“价值”的认知。

情感、照料、劳动

道德的新自由:意大利的福利与公民身份
The Moral Neoliberal : Welfare and Citizenship in Italy. Andrea Muehlebach 2012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梅若 家政工就像是城市里的隐形人,无处不在却又不被看见

设计好的不可见:日本数字经济下的女性与劳动
Invisibility by Design: Women and Labor in Japan’s Digital Economy. Gabriella Lukács 2020 Duke.

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照料需求逐渐增加,从事家政行业的劳动者逐渐增多,她们中多数是下岗女工和从农村迁徙到城市的劳动者。而家政工群体在各个层面都显示其特殊性:法律上,作为非正式就业家政工没有被纳入进1995年颁布的《劳动法》的保障体系中;在微观场景里,相比起其他劳动,家政工的劳动包含了体力与情感的双重付出。当私人的家庭成为具备公共性的劳动空间,情感规训可能成为资本控制家政劳动者的手段,同时情感的投入也造成雇主和家政工之间边界的混乱。而当家政劳动被视作单纯的体力投入时,家政工也难以在注重关系的家庭中获得雇主的满意。

在安德里亚·穆勒巴赫(Andrea Muehlebach)的研究中也包含了对这种双重劳动可能引发出问题的讨论:当地名为AUSER的照料机构中,移民护工的身份被隐去——在雇主的认知中,机构志愿者的通晓当地文化,能照顾到雇主的情感需求,而移民护工更多只关心薪水。在此种关系和物质劳动的分野中,移民护工被剥夺了照顾自身和家人的权利,受到金钱利益驱使,从“文化人”被降级成为“自然人”。

针对以上雇主和家政工之间难以通过专业技能培训缓解的文化冲突,在北京服务于家政女工的鸿雁机构提出了“绿色家政服务”的概念,通过社区宣传、邀请居民和家政工体验的方式,将可持续的,保护劳动者双手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照料服务结合起来——作为城市家庭的实际照料者,家政工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雇主家庭的生活理念。而这些思考和实践,最终是为了看见在城市隐形的劳动背后鲜活的女性。

正如照料有着比现代社会更长的历史,情感的商品化也出现了其他形式,比如直播与网红。《设计好的不可见》一书即以此角度深入日本数字经济下的女性与劳动。

算法与机器:新形态就业与未来的工作

优步之地:算法如何重写工作规则
Uberland : How Algorithms Are Rewriting the Rules of Work. Alex Rosenblat 201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全球机器换人之乱:全球化,机器人技术与工作的未来
The Globotics Upheaval : Globalisation, Robotics and the Future of Work. Richard Baldwin 2019 W&N.

被绕开的劳动法:外卖平台发展史与骑手劳动关系的变迁

算法、系统、骑手与平台劳动关系是近年来国内劳工问题讨论的热点,而《优步之地》历时性地记录了美加两国长达四年以上的司机的故事,为读者了解其工作条件和驾驶感受提供了窗口,探讨了 Uber 在世界范围内对性骚扰、交通法规的辩论、种族平等运动和劳工权利倡议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揭示了流行技术操纵着工人和消费者的复杂政治。

算法的计算能力正在瓦解人类对思维的垄断,使得人工智能计算机能够与许多白领竞争岗位。全球化和机器换人技术的结合深刻影响着全球化,严重威胁自由福利国家的根基。《全球机器换人之乱》的作者全球化专家理查德 · 鲍德温认为,这种非人的转变速度很有可能超越人类的适应能力。从办公室的电脑到餐馆的自动点餐系统,我们都能看到数字技术在为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消除了人类的工作岗位。如今,全球机器换人技术(Globotics)影响白领工人的速度将远超过去几个世纪自动化、工业化和全球化对工厂工人的影响。鲍德温认为,从短期来看,“庇护主义”(shelterism)的政策将抵消全球机器换人带来的影响,保护一些服务业工作不受电子移民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的影响。从长远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人的工作(human job)——这些活动需要真实的人类运用其独特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在地社群(local communities)联系将会得到加强。

今日的无产者:不稳定劳动与学术/知识劳工

文化人类学网站上对学术界不稳定劳工的讨论
https://culanth.org/fieldsights/series/academic-precarity-in-american-anthropology-a-forum

回归劳动:全球经济中不稳定的劳工
姚建华、苏熠慧 编 2019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结绳志编译:詹姆斯·弗格森 今日无产者政治:历史类比中的危险与机遇

如果我们按照盖伊·斯坦丁的定义,将不稳定无产阶级理解为欠缺产业公民权的人(产业公民权包括涉及就业保障、职业成长性、工作安全、技能学习、收入稳定、代表权在内的诸多权利),那么自1980年代新自由主义席卷全球以来,劳动关系的不稳定化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是什么样的制度在不断生成不稳定劳工,给我们制造不安全感?对这一机制的分析逐渐成为劳动力研究的重点。与此同时,不稳定劳动也带来对建基于稳定资本主义雇佣的各种现代性理论的挑战,引导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生产与劳动。《回归劳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囊括了关于不稳定雇佣的理论探讨、来自西方及中国的实证研究,关注了包括“职校”、“家政”、“编辑”在内的不同产业,为分析劳动形式在全球的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洞见。

在全球劳动的不稳定化面前,学者也不能置身事外。文化人类学学会(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一组题为“美国人类学学界的不稳定性”中也对知识生产领域的不稳定用工做出了分析与回应,当学者本身也成为知识生产体系中的不稳定工人,我们的知识方案和培养系统应该做出怎样的回应?这一讨论在非升即走的制度愈发成熟的今天,也可以为中国的学术工人提供参照。

编写者介绍:

胡马雍,老虎的孩子

北歌:一个湖南人

Michael:一个关注巴基斯坦边境的学生

彭中尧:Tyingknots Contributor

赵子语,关注乡村的人类学学生

紫薇

allen,无用思想收集器

舒克,想要丈量大地

可仔,运煤工与面包师的女儿

邓晨:社会与时事议题写作者

美君:工科背景的人类学爱好者,坐标苏黎世 

最新文章(持续更新)

  1. 在国际医师节里纪念 | 一个努力治愈世界的人

  2. 在乌克兰的战争——一份基于近期田野的访谈

  3. 蜗牛方舟:作为关怀的哀悼

  4. 教与学 | 一门关于主题公园的课程,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火花

  5. 萨林斯遗作,人类的新科学

  6. 购物中心有鬼?关于成都某商场的都市传说

  7. 阿甘本怎么了?

  8. 世界人类学|一份书单

  9. 五一 国际 劳动 人类学


欢迎通过多种方式与我们保持联系

独立网站:tyingknots.net

微信公众号 ID:tying_knots

【倾情推荐】订阅 newsletter

成为小结的微信好友:tyingknots2020

我们来信、投稿与合作的联系地址是:tyingknots2020@gmail.com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