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暴力(一) 解剖愛情

寓森
·
·
IPFS
·

愛情!愛情!多少暴力假汝之名而行!

親密關係中的暴力,在很多方面都不同於一般的暴力。在討論親密關係暴力為何發生之前,我們需要先對於親密關係的特性做一些了解。

從心理的觀點看親密關係的議題,多少有些破壞人們對於浪漫愛情的想像。我在這裡所要呈現的,不是愛情的內涵與定義,而是呈現經常在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導致關係困難的深層心理問題。

原始融合的需求

從幾十年前的名曲「你儂我儂」的歌詞

將我們兩個,一起打破,再將你我,用水調和

到近代的Kinberly 的「愛你」中的歌詞

想變成你的氧氣,溜進你身體裡

自古無數的情歌,歌頌的都是兩人合而為一的感覺。話不用說出口,對方就知道你的想法;不管清醒還是睡覺,不管人在哪裡,對方最好無時無刻都在想著你,這就被認為是深情的表現。簡言之,大家期待的愛情,是一種彼此界線不清楚,甚至是沒有界線的關係。

為甚麼人要追求沒有界線的親密關係?沒有界線的關係為何令人滿足?

一般而言,心理成長的會朝向一個獨立的個體發展,而獨立的個體需要能夠建立自我的邊界。當自我的邊界不穩定時,會導致自我形象與人際關係出現很多問題。那為何在愛情中,我們反而一直在努力去除兩人之間的邊界呢?這不是很矛盾嗎?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愛情中那種兩人合而為一,對方完美的回應你的需求的生命經驗,只是我們回想不起來了。因為它在記憶的深處,發生在我們生命中最早的時期。

沒錯,那就是母嬰緊密結合的生命初期。

從在母親的子宮裡開始,兩個生命緊密的結合。胎兒在一個雖小,但是緊緊包覆他的空間裡,安全地享受著生命的感覺。心理學上描述,出生是人生命中第一個重大挫敗,被迫離開溫暖的子宮,到一個冰冷的世界,因此終其一生都想要回到母親的子宮裡。而在剛出生的初期,母親敏感地觀察嬰兒的反應,盡量地回應和滿足嬰兒的需求,嬰兒感受到一種不需要言語就被瞭解的感覺。

愛情的感覺很像要回到這樣的狀態 — 被愛緊緊的包覆著,對方以你為世界的中心,不需太多的表達就得到適當的回應。那樣的狀態太完美,太滿足了,以致於很難放下這種需求。

但是成長是一個無法停止的過程,追求自我也是人的重要需求。理想上,我們是在一個緩慢,但是可以忍受的過程中逐漸的轉換。自我成長的喜悅漸漸的取代了融合的滿足感,但是融合的完美感受無法被完全放棄。於是我們會在最親近緊密的關係中尋求滿足,愛情便是最貼近這種感覺的關係。這是正常,且基本上是健康的需求。

在一般的情況,我們追求這種感覺,但是會考慮到雙方畢竟是不同的個體,不可能真的完全融合(真的完全融合也很不舒服啊,你會想要像連體嬰一樣生活嗎?)。所以我們會在不過度且尊重對方的情形下,嘗試獲得一些滿足,同時繼續保有雙方的自我和界線。而這種感覺也是維繫兩人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如此才能有足夠的力量克服關係中出現的種種困難。

但是,過多的需求也很容易嚴重地侵犯到雙方自我的界線,引發衝突進而壓垮關係,這也是親密關係中很常遇到的問題。

理想的愛情就像天文學雙星運動中兩顆星球,彼此以一定的引力和距離互相繞行著,引力太弱就分道揚鑣,引力太強就互相碰撞毀滅,適當的引力讓兩人能各自獲得發展,又能彼此聯繫且互相影響著,一起成長。

「心像」理論

這是一個從婚姻治療實務中發展出來的理論,說明親密關係的兩人為何彼此吸引。

「心像」理論認為,我們在選擇伴侶時,主要並不是根據「意識」中所認定的條件,而是「潛意識」中的影像,越是符合這個影像,對他的吸引力就越大。這個心像主要的構成,來自於「異性」父母的「負面」特質。

為了說明的方便,先不考慮多元性別的狀況。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男性,你的「心像」就是來自母親的「負面」特質;如果是女性,則來自於父親的「負面」特質。

對於異性父母的愛戀,原本就是精神分析的主要觀點。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情結」雖然在解釋女性的部份漏洞百出,但是基本的圖像應該是正確的,所以才會很多人形容自己的異性小孩是「前世情人」。

這種「原始亂倫」通過早期一連串複雜但是自然而然的心理過程,會被轉化、放棄或是壓抑到不影響我們的平常的心理狀態。如果對於異性父母的愛戀有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最後放棄時就不會有太多的「殘念」;否則的話,就會試圖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尋求「平反」。

而我們的不滿足,通常就是因為異性父母的負面特質所造成的;就是這些負面特質,讓我們在愛戀的過程中受挫與受傷。

為了「平反」,我們會不自覺地選擇一個負面特質與自己的異性父母相似的人,企圖「重現」早期的挫折關係,希望這一次可以不同,能夠獲得滿足的救贖。

不意外地,失敗的結果佔了絕大多數。這幾乎是親密關係困難的最大來源。

多數人聽到這樣的說法,會很直覺的認為不可能。但是,相信我,這種情況普遍到令人驚訝與哀傷的程度,有機會可以觀察一下自己與周圍親朋好友。

這個觀念的出現,一開始就是在臨床上觀察到,婚姻中的受暴者,往往在早期的親子關係中,異性父母也有施暴的行為與傾向。而這些痛苦的經驗,並沒有讓他在之後選擇伴侶時,避開有暴力傾向的人,反而更受吸引。他們在「意識」中都很害怕與試圖避開受害的情境,一開始對方也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暴力傾向,卻在進入親密關係之後,漸漸出現暴力的行為。這些令治療者困惑的情形,在仔細的抽絲剝繭後,漸漸浮現出「心像」的理論,在之後的婚姻治療中不斷獲得驗證。

這千萬不能解釋成這些受暴者「咎由自取」,這些創傷經驗都不是受暴者自己的選擇;尋求美好的關係,是每個人都會盼望的;沒能好好處理這些痛苦,多半也是環境的因素。

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沒能好好「哀悼」我們所失去的,總是試圖挽回已然逝去的過往。帶著太多過往的創傷,進入未來的關係,反而失去了愛情。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戀觀察室」8、i 世代的深層焦慮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