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 書評

有點懶癌有點書呆
·
·
IPFS
·
有了社群通訊軟體之後,我們多久沒有跟家人、好友真心的對話了呢?真心的對話練習,除了改善人際、親子關係之外,也可以試著跟自己來場深度的對話。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主觀評分
推薦指數:🌕🌕🌕🌗🌑
閱讀難度:🌕🌕🌗🌑🌑
Brief Info.

「以好奇的姿態,

理解你內在的冰山,

探索自己,連結他人」

對於心理學一直很有興趣的我,因為從小在家身為家中長子、長孫,而且家裡長輩思維也比較傳統,所以賦予我高度期待,也因此母親對於我的管教是異常的嚴厲,從小基本上照三餐被打罵到大。在家門外我是一個很樂觀活潑的小孩,但一進家門我自動就會武裝自己變成沈默寡言的「乖小孩」。

因為這樣的生長背景,再加上現在對心理學一直保有興趣,無意間看到了這本心理學應用的「家族治療」的書籍,而產生了興趣。

這本書看完我認為有別於一般的心理學書籍,這本書內容如同書名

對 話 練 習

內容上作者分享了許多他自己應用這個溝通模式與親子之間做對話的實例,並剖析受訪者的感受。在本書中心理學理論的著墨非常少,只概念性的點出「薩提爾模式」跟核心理論-「冰山理論」。

而本書所記載的對話內容,依照我曾在廣告業短暫待過的經驗來看,書中所述的對話其實很不符合正常人一般對話會使用的詞彙,但我想這也不是重點,作者對話中核心精神與理念,還是可以從這些內容中學習到親子溝通的重點。

當然,「薩提爾模式」不是僅限應用在親子溝通,在探索自己、同儕關係、與長輩應對,甚或是情商管理我個人認為都會有很好的收穫。

讀後摘要

每個人都是一座冰山,故事撞擊冰山帶來各種可能。

而我們經常僅透過冰山的一角(浮在水面上的冰帽),順勢思維去判斷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但實際上我們未看到行為背後的動機、觀點、渴望等(淹沒在水面下的冰山),薩提爾透過撬開冰山來讓人了解他人真實感受並且探索自己。

冰山理論

外顯行為:
行為、事件、故事
--------------應對姿態---------------
內顯行為:
身體感官感受、情緒:喜怒哀樂 →
感受的感受:Ex: 對自己生氣感到難過 →
觀點:過去經驗、成見 →
期待:對自己、他人的 →
渴望:被愛、被關注、認同感、獨立感等...心理更深層次體驗 →
自我:冰山最底部,薩提爾稱為「生命力」、「靈魂」,我個人在看這段時覺得很玄或者說根本不瞭解作者想表達什麼😅看完之後我會更傾向理解為「個人原則與價值觀」

以上就是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中的介紹與解釋,還不理解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冰山對話非常仰賴「體驗性」,每個人透過不同觀點來切入,探索自我理解他人時,都會譜出不一樣的結果與感受,最終達到同樣的目的—瞭解他人的「渴望」、「自我」。

「難道靠上述的冰山理論就可以擁有親子之間好的溝通嗎?」

在看完理論之後我也抱持著這樣的懷疑,但看完作者的實例演練後,我歸類了兩點關於:

薩提爾的對話與一般親子溝通之間的差異

  1. 我們時常急於解決現在的問題,而忽略了當事人的感受,比方說:小孩在夜市要求要吃糖葫蘆,但當父母要買給他吃時,卻又一直反抗說不要甚至開始哭鬧,因父母在人潮隊伍中被逼急了,開始斥責小孩的不懂事並索性不買。但事實上小孩是因為在遠處看到老闆將掉到地板的糖葫蘆撿起來繼續賣,所以不希望吃「這一支」,而父母因未嘗試理解小孩,也沒給他足夠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感受與觀點,讓小孩在該事件中成了無辜的受害者。
  2. 我們必須要理解小孩的表達能力還很有限,我們需要用引導的方式帶小孩來描述自己的感受與想法,而非希望他們能直接很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 應對姿態的自覺:冰山理論中有一個水平面介於行為表面與心裡感受中間,這是人的「生存姿態」,而大多數人口中所謂的溝通並非與人產生連結,而是自保。以下是薩提爾歸類的不同種「溝通型態」:
  • 指責:命令、否定、權威式⇒「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
  • 討好:為得到認同而唯命是從,將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重視之上,而非表達自己⇒「忽略自己、在乎情境、在乎他人」
  • 超理智:為得到認同而擅以爭辯、說理,來說服他人自身觀點⇒「忽略自己、在乎情境、忽略他人」
  • 打岔:為了面對壓力,已不溝通為溝通(逃避心理)⇒「忽略自己、忽略情境、忽略他人」

而在薩提爾模式中最佳的溝通型態為「一致性」,意即內外表裡如一,在乎自己、在乎情境、在乎他人,在這型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在溝通時也要適時的表達自己。最後很重要要認知的是,一致性是個選擇而非規則或目標,我們可以選擇任何溝通型態來面對每一次的溝通,但我們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瞭解了冰山理論之後,接下來要在展開對話之前先有初步的準備與認知,冰山對話不只是個工具更是個自我覺察的過程,先由自我理解開始,才能更有同理心的理解他人。

Photo by Devon Divine on Unsplash

對話前的準備與練習:自我覺察 & 好奇心

自我覺察

觀察自己的在溝通時的姿態、語態與溝通中的停頓,這些都能反映心中的狀態,比方:肩頸很緊繃可能代表著自己很焦慮、講話愈來愈快且高揚可能代表著自己情緒快失去控制,而停頓能讓對話留空白,讓雙方都能有時間感受自己的情緒與思緒。

好奇心

好奇心帶來同理心,假如一個小孩遭到了挫折,而我們只想依照我們的經驗給他解決方式,沒有帶著好奇心嘗試理解他的感受,讓他摸索並找到屬於他自己的解決方式,那未來孩子就會關閉溝通的可能。

小記:在本書中我得到好奇是冰山對話的核心演練重點之一,因為好奇才會讓我們挖掘到更多當事人的內心,更能了解到事情發生始末與問題的核心。除了顯而易見的「事件」與「感受」之外,我們透過好奇心的提問,才有機會探索當事人的「渴望」與「觀點」,而最終撬開冰山一同看見問題。
而冰山對話重點不是在提供問題的解答,而是讓人當事人感受到關注、關愛,並透過自我覺察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應對方式。

總結
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 赫茲里特
每一次的溝通,當我們身在主動方,我們都有責任與選擇去帶領當事人走向更好或更適合的方向,在過去我個人自身經驗中,因我父母亦屬較高壓權威式的管理,現在回想起來,更能讓我體會到身在被動方,有時需要的不是解決方式,反過來大多數在幼童或青少年時期,我們找父母談心需要的只是傾聽與理解並引導。
誠如本篇開頭所言,本書紀錄了大量作者實務演練,也從中作者如何剝絲抽繭引導當事人覺察自己,原來這就是溝通的魔力!
當然我不全然認同每個小孩都適合這種溝通方式,畢竟我也不是專業的教育學家,或許在面對十足叛逆的青少年,確實要用高壓權威的管理會更有效。
但一般而言透過冰山對話,我們可以釐清一段複雜的對話,我們不是在說理、教育,而是在協助當事人覺察自己。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親子溝通 #家族治療


  1. 書名:薩提爾的對話練習
  2. 出版社:親子天下
  3. 出版日期:2017/11/23
  4. 作者:李崇建
  5. 博客來網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70522
  6. 蝦皮書城:https://shp.ee/7ihdqax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有點懶癌有點書呆IG 書帳:bkworm_86 常保CTPS (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 是身為理性公民的期許,也因此閱讀成了我的摯友,日常閱讀的input & 心得統整的output。 閱讀書籍心得統整為主: 主要閱讀書籍以: 1. 商業經濟 2. 心理學 3. 投資理財 偶爾也會有電影、影劇賞析喔! (原探路客:https://www.timelog.to/user?id=16624836)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睡眠科學] 為什麼要睡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 | 書評

[人性本善] 人慈:橫跨二十萬年的人性旅程,用更好的視角看待自己 | 書評

[自我成長]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 不專業圖卡簡介 |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