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心裡—— 關於心理假的二三事

欣兒
·
·
IPFS
·
此篇為校園採訪文章,我們邀請到臺師大羅惠群教授與我們一起討論臺師大在2023年推出「心理假」的相關問題,並且與我們講述到校園心理假,最常提到的一個概念是「去標籤化」,強調我們不應該將心理健康與其他傷病分開,而是好好地接納自己的內心情緒,用正常的態度面對心裡的感受。

小編: 臺師大最近實行心理假這個制度,教授作為心理教育的學者,對心理假的看法是什麼呢?

教授: 原則上心理假這個概念是好的,但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配套。換句話說,我們現在心理假比較多的用途是:「希望透過這樣子的架構,讓學校的學輔中心有一個機會去做追蹤或後續調查」。不過就目前而言,安排配套這件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以整體來說,我認為心理假算一種制度上的更動,這件事情我給予正面肯定。

小編: 有關於心理假的議題,除了汙名化的問題之外您覺得還有什麼隱憂呢?

教授: 我覺得目前臺灣對心理健康的觀念仍舊貼有標籤,非常的污名化。 這部分不是一個心理假就能夠解決的問題。雖然用意是好的,但以台灣目前的狀況來說,關於心理健康的地基還不夠穩,因為我們之前對於這一方面的意識其實非常薄弱。而且我們不像歐美國家,他們在心理健康推動的基底比較厚實,以此為前提去施行,也比較能夠真正地發揮心理假的價值和意義。當然我們還是可以有這樣的推動,並且我也肯定它的正面作用,但是目前而言,它所要推動的是可以讓身心健康都同等被重視的概念,因為意識到的人比較少,較多還是著重於預防學生發生一些遺憾的事件,然而這樣的措施其實治標不治本,也沒辦法做出早期預警。

「台灣的社會觀念對心理健康還沒有普遍的認知,若直接讓臺師大的學生請一個『特別的』心理假,那麼我們可能還沒撕下對心理健康的負面標籤,因為這也是一種病假。」

我們只從心理保健的下游做起是不夠的,「心理假」不能解決核心問題,如果真心想要解決核心的話,我們就應該要投入在預防措施上,從根本保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如果今天我們的社會看待心理健康的概念是真正的跟生理健康相同,那我們在這方面就算是跨出很大一步了。

在訪談的最後,我們也請羅惠群教授針對臺師大的心理假,給予建議與改進的方向,教授表示開始重視心理健康是重要的一步,而他對臺師大的心理假也是抱持著正向看法的。雖然請心理假休息是有幫助的,但如果一個學期有限制請假次數,並且累計到一定天數後需要被專導關切的話,可能反而造成心理負擔,導致真正有需求的人不敢利用這樣的資源,這點在後續調整心理假的時候,也應該要好好注意。另外,教授也再次重申:心理健康上,我們應該要把重點放在預防。除了推行心理假,也應推動其他活動提高心理健康的意識。由學校領導去汙名化運動,除了讓更多人注意到這個議題外,也讓大家對心理健康和學校想推行的心理假有正確的認識。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