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與藝博
臺北國際書展結束了,假日大量的年輕族群人潮,說明文化幣政策的效用。然而出版業到底蕭不蕭條,書賣得好不好,並不是我一個出版圈外人可以置喙的,我想聊的是,臺北國際書展的展示。
話說過年期間,我在整理長輩相簿時,偶然翻到相簿內頁寫著「于陸拾伍年玖月購全國書展(臺北國際學舍)」的字樣。詢問之下,才知道全國書展是臺北國際書展的前身,位於信義路的臺北國際學舍則是定期舉辦書展的場地。1992年學舍原址拆除、遷移,如今是大安森林公園。
在網路上翻查國際學舍書展的照片,深感相比之下,如今臺北書展的展示顯得創新有趣,許多出版社攤位的設計往往耳目一新,例如2022年商務印書館的仿歷史建築,或是紀州庵的茶館樣式空間等等。2023年有九歌與心靈工坊的工地鷹架展位。至於今年最印象深刻的,應該是讀字公民的遊樂場風格,可以感受到閱讀與玩樂相互結合的設計理念。
除了充滿創意的攤位,許多攤位另闢空間,陳設書籍資訊,甚至提供影音體驗,將單純的書展視為一種展覽場域。而在書展的大型演講空間外的場合,也有出版社設立自己的小型沙龍空間,有像讀書共和國人文沙龍一樣的半隔絕空間,也有乾脆在在路邊擺放桌椅,雖說難免吵雜干擾(這點在假日人潮眾多的時候被無限放大),但卻生猛而有活力。我個人不討厭這樣的氛圍,只能說人潮與攤位同樣眾多的情況,難免影響逛展的體驗。
與之相比,我想到了同樣在世貿舉行的ART TAIPEI,不具特色的白立方空間存在一致性、模板化、無主張與低干擾的特色,雖然有其存在的歷史脈絡與優勢,但與臺北書展相比,卻也抹平了各攤位品牌的差異性與特色。兩者並不存在優劣,但還是讓我感覺:講求創造、創意的藝術界,經由全球商業與工業進程的洗禮,反而看起來比書展還無聊。
文章同步發表在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FACEBOOK粉絲專頁,歡迎按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