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要「去中心化」?

Penny Fatherway
·
·
IPFS
·
「社交媒體」,我們都會立即聯想到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 等最大型的社交平台。而這些社交平台巨頭最近都發表有關未來發展方向的計劃,先有Facebook 改名為「Meta」開發元宇宙領域。不論是元宇宙抑或加密貨幣,也是去中心化的產物,似乎社交媒體走向「去中心化」會是未來的大趨勢。GazeTV 亦會逐步走向去中心化,讓Gazer 社群掌管的社交娛樂平台。

講起「社交媒體」,我們都會立即聯想到Facebook、Instagram、Twitter、YouTube 等最大型的社交平台。而這些社交平台巨頭最近都發表有關未來發展方向的計劃,先有Facebook 改名為「Meta」開發元宇宙領域,繼而Twitter 亦宣布成立專門負責加密貨幣的團隊。不論是元宇宙抑或加密貨幣,也是去中心化的產物,似乎社交媒體走向「去中心化」會是未來的大趨勢。


今日就同大家簡單探討社交媒體「去中心化」的原因︰

1. 審查制度

審查制度向來是傳統社交媒體的詬病,平台對用戶的言論作出審查,限制言論自由。由今年初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被Twitter 封鎖帳戶,到創作者經常抱怨的YouTube 黃標,反映用戶對傳統平台的審查機制的不滿。相反,在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內容審查的權力轉移至社群手中,避免由平台掌控整個審查機制。

2. 私隱及安全

用戶一向十分著重個人私隱問題,而私隱泄露一直是傳統社交媒體的另一詬病。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會將用戶資料分散儲存在區塊鏈上,平台不會記錄用戶資料,防止資料外泄。

3. 數碼資產擁有權

在網絡世界,創作者分享他們的作品,為觀眾帶來娛樂,但往往最大得益者可能是平台本身。例如YouTuber分享他們的影片內容,YouTube 從中獲得廣告收益,而創作者卻只能按影片受歡迎程度獲發部份廣告分成。況且,網上內容可輕易地隨意轉發,未能全面保障創作者的權益。在去中心化的平台中,用戶可選擇透過加密貨幣交易將內容變現,維護內容創作者收益的同時,也可保障到知識產權。

諷刺的是,社交媒體本應是用戶用來分享、創作及交流的地方。平台上的內容均由用戶貢獻,但很多時候用戶在平台上並未得到合適的待遇。去中心化的特色,是讓社交平台不再是中央樞紐,平台只會是單單一個平台,讓用戶點對點交流的地方。


GazeTV 亦會逐步走向去中心化,讓Gazer 社群掌管的社交娛樂平台。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