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疊的書單

那是炎熱的暑假前夕。周五放學後大部份同學都離開學校去消遣了,但學校圖書館對我仍有一定的吸引力。冷氣當然是重點之一,我也不討厭閱讀,只是我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理由,讓我選擇放棄同學們的周末活動,獨個兒坐在這安靜的圖書館一角。
等了良久,正當我快要睡著之際,目標人物終於出現。我連忙低下頭假裝讀書,眼角卻瞟著那位正走向櫃枱,表情沉著的男生。只見他把一疊書放在櫃枱,辦完歸還手續後便轉身離去。我等了一會,在確認他已遠去後,裝作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慢慢走到櫃枱,值班的圖書館館理員卻早以微妙的表情看著我。
「是這六本。全借?」當值的同學美華是我的好友,她忍著笑,露出有如看著三歲孩童無理哭鬧的表情。「當然!」我盯著那六本書,頭也不抬起地說。這兩周我要把它們都讀完。
這是我了解這位男生的獨特方式。他是比我大一年級的學長,我想知道他的腦袋中裝什麼。
跟學長的相遇大概發生於一年前。那天放學後我在巴士站排隊候車時,路旁突然出現一隻迷路的小狗。牠呆呆地走在行人路邊的馬路,路上的汽車風馳電掣,牠竟對危險渾然不察。結果悲劇果然發生了,只聽見一聲哀鳴,一輛急速駛過的汽車把牠撞倒並捲進車底,然後牠便再沒聲息。那是條車輛絡繹不絕的䌓忙馬路,只聽見每輛汽車輾過小狗可憐的屍體時,都發出「砰噠」一聲的冰冷的金屬撞擊聲,就像只是駛過普通一塊突出的石塊般。「砰噠、砰噠、砰噠」,那是多麼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這時,一位身穿我校校服的少年從候車人龍走出馬路,只見他用膠袋包裹著右手,把那死狀駭人的狗屍拉到路旁沒車子的位置。
那位少年正是學長。
自此以後我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想暗中多了解他。我偶然在美華的口中獲得一條重要的情報:他習慣定期每兩周到圖書館還書,時間都是周五放學後。於是我想出了一條既能深度了解他,又不用露臉的妙計:拜託美華把他歸還的書暫時留著,讓我優先借閱。若我能把他讀過的書都讀一遍,我跟他的精神世界便有一大部份重疊起來了。藉著他的閱讀清單,我可以了解他關注什麼,興趣在哪,狀態如何。
因為一個人的閱讀清單,構成那個人的精神面貌。
有時他會沉迷武俠小說,曾經一連幾周清一色地借閱廿一冊《武道狂之詩》。我除了金庸的《神雕俠侶》以外沒讀過其他武俠作品,對香港近年的武俠小說作品因此認識多了。小說類他還喜歡讀懸疑偵探小說,例如東野圭吾和陳浩基的作品;我不禁詫異原來學校圖書館也可以放著充滿血腥暴力情節的的書籍。除了小說,他也喜歡政治和近代歷史,例如曾借閱《中共建國五十年》一書,一度令我以為他是個愛國小粉紅;然而後來他又借了《香港民族論》和《大江東去》,似乎他還沒選定什麼政治立場。他也對哲學有興趣,例如曾讀過柏拉圖的《理想國》和好青年荼毒室的《帶本哲學書上街去》 - 老實說我好不容易才能堅持讀完呢。
看來學長外表雖然沉厚木納,內心卻是色彩繽紛的。
「為什麼不找個機會表白呢?」某次在學校小食部,美華以銳利的眼神及直率的問句向我施以突襲。「根本不是那回事。」我連忙辯護。「保持這種距離便好了,我好享受現在這種感覺,太直接的交流反而壓力很大呢。」美華不置可否,「可是這樣能有什麼結果呢?什麼都不會發生啊。」「內心的探索,思想的交疊,還不夠?」我的理據似乎有點牽強,畢竟那不符合標準的戀愛發展方程式,但卻是心底話。
悠長的暑假一眨眼便過去了,其他同學都過了多姿多彩的假期,我卻因沒能回校而感到寂寞。開課後的第一個周五,我照舊躲在學校圖書館的角落等待他的出現。
但學長卻沒有來。
我有點焦急,他的習慣一直風雨不改,最少過去一年如是。他會不會是生病了呢?周一我戰戰兢兢地向一位相熟的學姐查詢他的狀況。「他退學了啊。」我感到晴天霹靂,太突然了吧!不,那並非無跡可尋;我突然記起暑假前最後幾周他的閱讀清單:《圖解英國歷史》、《英倫完全升學攻略》、《劍橋:大學與小鎮800年》⋯⋯
我含著一泡眼淚,坐倒於圖書館那角落。沒有他,誰來引導我,跟我一起在廣闊的精神領域中馳騁呢?
***
完成學業以後出來社會做事,可能因為生活䌓忙,我漸漸放下了閱讀的習慣。然而我沒忘記當年的學長,跟他一起讀過的那些書,和彷似一起遊歷過的那個精神宇宙。雖然那所謂的「一起」並非物理上的。
我有嘗試過追查他的動向,可是學長似乎沒玩 Instagram,終究尋不著他的一點音訊。然而在失去了他消息多年後,某天我竟於某手機程式中意外地發現了他的蹤跡。
「張國治收藏了《天工開物.栩栩如真》。」
看到這名字時我揉了揉眼睛,連忙發訊息給美華,「我竟然見到學長的消息!他似乎也在讀董啟章的書。」我把手機截屏傳了給美華,她的語氣仍像當年般瞹昧:「謝謝我吧,那是我送給你的 NFT 書呢。」
我再次點進了學長的閱讀清單。
本篇為 Liker Land 「團聚於字裡行間」中秋徵文活動的其中一篇範例文章。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