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持續學新技能與學新語言的心技】
我一直覺得轉職最難的不是學技術本身,而是遇到困難時,與自己心魔的交戰與掙扎,這對於在高度競爭環境中成長的我們、不是天生就有「成長型」心態的我們,其實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
最近在看官方 documentation 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看得懂了,覺得很驚訝。
以前覺得,為什麼自己看不懂?是比別人笨、還是比別人沒耐心?(喜愛比較的 me)
然後突然想起了以前在學校的一位男同學跟我說過的話:「你看不懂是因為你是商學院背景,我雖然也不是資工系,也是轉職生,但因為我是理科背景,有比較多的基礎知識,看得比較快」。
我之前對這句話半信半疑,想說,一樣是轉職生,沒有什麼不一樣吧?
今天終於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層的了解,因為我相信,我的智商並沒有在這幾個月內改變很多,但為什麼我突然看得懂了?
我想,是因為我有了足夠的 “基礎語言” 的關係。
就像在學英文,如果不知道很多連接詞:is, at, and, or...則讀起英文文章會很吃力,一但知道連接詞,又知道很多單字後,讀起英文文章會輕鬆很多,那又因為輕鬆,就可以更讀下去、
於是需要的耐心就比較少了(因為之前需要很多耐心去讀懂 “is, at, and, or...apple, banana...等, 現在省下來了,秒懂,就進入了下一句話)。
在成為工程師這條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初期經驗就是:「到那個資料夾」這句話。
對資深工程師而言,直覺反應就是打指令 「cd 進去」,但對於轉職的超級菜鳥工程師而言,根本不知道這句話的具體操作是什麼。
所以對於菜鳥工程師而言,在聽到「到那個資料夾做A操作」時,是連 「到那個資料夾」這句話都會讓我們壓力很大 ,何況往後前進到「做A操作」了。
而對於資深工程師,只需煩惱 「做A操作」是什麼,腦子的負擔會小很多。
人類學習新事物,必須與自己已經有的舊知識創造連結,才能夠理解,否則只會感覺是一堆火星文,這也是為什麼,學新東西時,常常需要用「類比」已知事物的方式去理解。
這也讓我想起一件事情,就是在學一個外國語言的時候,如果不是嬰兒時期,則初期最好是用自己的母語學,這與一般人推崇的「母語人士教學」教育非常相悖。不過且聽我如何說。
前幾日我很欣賞的一位評論家,也是「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的作者顏澤雅,也在他的臉書上面推薦了一本書:「雙語教育(作者林子斌)」。
裡面正是在闡述,一開始就對孩童「全英語」教育是行不通的(除非是從嬰兒時期就是雙語家庭),因為文法還是用中文解釋比較容易理解。
這與我學德文的經驗也很像,一開始我也是台灣老師教我的,到了比較進階的程度後才是德國老師,我個人認為,這為我的德文教育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尤其是發音,德國人常常誤以為我德文很好,因為我發音很標準),大家會以為台灣老師教的德文發音怎麼可能比德國人清楚,但事實是,因為一開始台灣老師可以用「臺語或中文發音」去解釋、類比如何發音,比起只是德國人一直重複他的標準德語、我靠聽力憑感覺發音,指示清晰很多(不過當然,要遇到一個很會找精準類比的老師就是)。
理解了這件事情後,也理解了以前的自己、然後也就更能接納現在的自己了。
所以,要讓自己走更遠、得先攻克自己的心魔、而轉職初期時,理解自己只是因為「缺少基礎字彙」而前進的比較慢,進而放過自己的競爭心態與完美主義。
這樣的想法,正是「打敗自己想放棄的心魔」的心理戰策略之一。
🍀 喜歡我的文章嗎?那請不要吝嗇拍手! 一個人可以拍不只一次手喔 :)
🍀 也歡迎到臉書 S姐的德國日子 追蹤我 💕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