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选购自己的趁手装备

dimlau
·
·
IPFS

推荐咖啡器具,这是很难,也有风险的事情。毕竟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并不相同,甚至,更多人其实根本也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目标具体是什么。贸然做出推荐,很容易不得人心,甚至造成一种误解——这么难用的东西还要推荐,该不是有什么利益相关吧?

不过作为《咖啡入门书》最后一章节,我还是要把文章写完的。你也不妨和我一起来理一理头绪,到底选购自己的设备时都可以从哪些方面考量

同时,我就顺便、简要地列出几款或是我用过、或是没用过但也很想要的设备。

价格预算

很多刚接触咖啡的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什么样的咖啡可能还不是很有把握;或者是另一种情况——这也不是罕有的情况,不少人就是如此——对咖啡说不上喜欢不喜欢,暂时只是作为功能性的饮品。

总之,这个时候,可以先根据价格来考虑一下。一般来说,各个类别的设备价格:速溶咖啡 < 法压壶 < 手冲套件、摩卡壶、自动滴滤机 < 胶囊咖啡机 < 意式咖啡机

如果暂时也不想在咖啡器材上过多投入,可能排在前面的设备类型更合适。比如一只法压壶的价格在 2019 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也就 50~200 这个价格区间;手冲套件、摩卡壶之类则要 400 左右;胶囊机和意式咖啡机则价格区间较广,低的五六百也可以买到,高的尤其是意式咖啡机几万十几万的机型也是有的。

在价格预算这个角度来考虑时,我自己比较推荐不想在咖啡器材上投入太多的人,了解一下一个叫做「聪明杯」的小工具。它长得和手冲滤碗很像,但是更倾向于我们前面章节里介绍过的浸泡式萃取方式,也就是说更像是法压壶:

聪明杯结构说明

聪明杯底部有个默认关闭的活塞阀,放入咖啡粉注水浸泡个三分钟左右,把它放在杯子或者其他容器口上,活塞阀会被顶开,咖啡就流入容器中。清理也简单,滤纸带着咖啡渣一扔即可——错!注意垃圾分类!

聪明杯对技巧要求比手冲低得多,口感又比法压壶干净,价格在一百以内,十分亲民。

预算方面其实还应该考虑到磨豆机。前面章节我们已经讲过磨豆机的重要性,除非你使用胶囊咖啡机,否则,咖啡豆都应该尽量在使用时再研磨。

当研磨细度调整到适合意式咖啡机使用时,对手摇磨而言,不管从费力还是费时的角度来说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对电动磨豆机来说,却只是按下开关就可以坐享其成。而且在家庭环境下,花同样多的钱升级咖啡机或者磨豆机,后者对提升咖啡出品质量来说更明显。

所以如果你想要购置意式咖啡机,记得还要在预算内加入一台好一些的电动磨豆机。

手摇磨豆机的缺点我们应该正视:首先就是费时费力,根据磨盘大小和手柄长短等构造不同,研磨一杯咖啡所需的 16 克左右咖啡豆,大约会需要摇磨 40~100 下不等,耗时约 1~3 分钟;其次,很多手摇磨考虑到便携性和成本问题,磨盘材质和结构设计先天决定了会有研磨不均匀的情况。

一些不同型号的手摇磨

如果只是打算在家里用法压壶或者手冲器具来制作咖啡,那么用手摇磨 [1] 不但可以胜任,而且还平添了几分生活情调。边烧热水边磨豆,并不会感觉浪费时间。而研磨不均匀的情况,可以用细粉筛网去掉过细的粉来改善。在一定范围内的粗细不均,虽然也有萃取不均的隐患,但是通常并不影响我们欣赏咖啡的风味,甚至或许能帮助你感受到风味的层次感。

咖啡类型

如果你对自己偏好的咖啡类型已经有所了解,选购设备时就更有针对性了。事实上在前面章节中已经罗列出咖啡的许多种类。

很多人出于不同原因,特别喜爱黑咖啡。比如喜欢它的低热量、辅助减肥,或者感觉喝咖啡加牛奶不够硬核。总之,喜欢黑咖啡的话,可选择的空间很大,因为所有的咖啡设备都可以用来制作黑咖啡。

不过,还可以根据所追求的口感特点继续筛选。喜欢相对柔和的味道,细致品尝咖啡风味,当然可以选择手冲之类的滴滤式咖啡设备;喜欢更浓烈的味道,可以选择意式机、胶囊机、或者摩卡壶。

如果是做手冲,我比较推荐初学者使用平底滤碗,这种滤碗流速相对较慢,适合使用粗一点的咖啡粉,中间有一部分浸泡萃取的过程,对技巧失误的容错率较高。

Kalita 金属滤碗

比如我自己也在用的 Kalita Wave,不锈钢的质地很亮眼。另外,制作手冲咖啡还需要专用的手冲壶,Hario 的云朵壶虽然很多咖啡馆里也会用,但是价格略高,也可以选一些国产品牌压缩预算——记得搭配温度计使用。

如果喜欢奶咖,那么购买设备时就更应该倾向于选择意式咖啡机或者胶囊咖啡机,原因是,这些机器做出的黑咖啡更加厚实浓郁,加入牛奶之后不至于被冲淡,相反还能得到香甜绵密的口感。

意式机一般都配有蒸汽头,可以用来加热和打发牛奶,胶囊咖啡机则只有部分型号支持打发牛奶,这个也要留意。稳定充足的蒸汽,可以打出绵密的奶泡,用来制作巧拿铁、卡布奇诺更好喝。还可以练习一下拉花,也算是在喝咖啡之余多了一项技能。

一杯带拉花的咖啡拿铁

意式咖啡机的品牌型号过于庞杂,价格也高中低档太多选择,本文不做过多推荐。不过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做过四台家用半自动咖啡机的对比,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我在那篇文章中所列出的选购时值得考察的项目。

胶囊机方面,下图是 Nespresso Inissia 系列的一款机器,预算宽裕的话可以搭配奶泡机套装,做杯卡布奇诺什么的已经够用。

Nespresso Inissia 系列胶囊咖啡机

便捷程度

对待咖啡的态度因人而异,谈不上什么好坏对错,有人就只是想喝杯好喝的咖啡而已,而有人则享受制作过程。

手冲和意式半自动咖啡机都属于修炼、升级的咖啡装备,粗放处理也能做出咖啡,但是要想好喝,就得每个环节都好好练习技巧。

比如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就需要从装咖啡粉开始考虑怎么分布均匀、怎么把粉饼压紧实,还要观察萃取进行到什么时机完成度最好;手冲咖啡也一样,喜欢操控感的爱好者,从滤碗形式、水流大小、水温、时长都要面面俱到才能让自己感觉无可挑剔。

这些都是操作乐趣构成部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折腾」。

相比起来,摩卡壶、自动滴滤机、冷泡等工具便捷性更好一些。只需要准备好自己中意的咖啡豆,稍微调整几次研磨粗细程度、粉量多少,操作过程相当简单。

Bonavita 滴滤咖啡机

比如说自动滴滤机,也叫美式滴滤机,其实采用的是和手冲咖啡类似的萃取方式,不过把准备热水、注水萃取这些步骤都交给了机器来自动完成。

手冲咖啡爱好者可能听说过 bonavita 这个牌子,很多咖啡馆里也有该品牌的手冲壶。该品牌也有出品Bonavita自动滴滤机,温控做得不错,均匀的注水口,模拟手冲过程,可以说是兼顾方便省心和手冲咖啡的风味了。不过,价格略高。

当然咯,也有很多价格便宜的美式滴滤机,甚至有时会作为你购买大件家电的赠品赠送。但是这类机器出品质量往往比较差劲,或许就是它们坏了自动滴滤机的名声,不推荐购买。

瓶装冷萃咖啡

这几年冷萃咖啡赢得了许多人喜爱,因为是低温长时间萃取,冷萃咖啡的口感比较独特,香气内敛,还略带发酵风味。各地的咖啡馆里都纷纷推出自家的冷萃咖啡。我自己近五年每年夏天都会做一批。

制作起来其实很简单,直接用容器装上咖啡粉,倒入纯净水放在冰箱里冷藏一晚,第二天拿出来用滤纸过滤一下即可。选择现成的工具当然也可以,Hario 有一款冷泡壶就比较合适,内层有装咖啡粉的滤网,做好之后整个滤网取出来,容器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好看的玻璃瓶。

上文已经推荐过的胶囊机,在便捷性上更是接近零操作。适合愿意享受咖啡本身的人:灌水,插电,开机,放胶囊,按键……等一两分钟,一杯咖啡就好了。

作为家用,存储胶囊也比存储咖啡豆更容易。因为如果咖啡豆不是消耗很快的话,存储起来比较成问题,量大了怕风味散失,量少就怕想喝时豆用光了。而胶囊一般保存期限要比咖啡豆或者粉要长的多,时常备上几盒,就算一个月一盒的消耗,也比较省心。唯独……可能胶囊相比咖啡豆的单杯成本要高一些。

结语

从以上这些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不同使用场景,基本就可以确定自己要买的咖啡设备类型了,最后根据自己的偏好,挑选颜色、外形之类的细节即可。

当然,就算用最高端的器材,如果的咖啡豆已经存放太久不够新鲜,或者本身就是种植、烘焙等方面不够优秀的瑕疵豆,无论如何也做不出一杯好咖啡。为了喝杯好咖啡,也为了可以真正验证自己学习过的技巧,还是希望大家都能使用新鲜烘焙的优质咖啡豆。

其实每个人对咖啡的诉求并不一定相同。品尝细致风味,当然可以说喝手冲咖啡比咖啡拿铁更合适;但是换一个角度,如果只考虑环保,速溶咖啡可比每次都要丢弃滤纸的手冲咖啡优秀的多了。

既然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其实咖啡对于我们而言就不该有什么绝对的高低之分。了解咖啡只是为了更好地取悦自己罢了。

《咖啡入门书》系列文章更新完毕。除了 Matters 站内,还可以在知乎、新浪微博、Telegram等处找到我,常用 ID 都是 dimlau,具体信息我列在这个页面:

https://kaix.in/contact

咖啡相关话题,欢迎继续和我一起交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imlau咖啡师,烘焙师,https://kaix.in 主理人 Mastodon: https://tzcafe.com/@dimlau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第六章:咖啡品鉴入门

第五章:实操经验谈

第四章:好咖啡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