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暴力(二)愛情的賭徒
在愛情的賭局上,我們都是徹頭徹尾的賭徒。
前一篇提到的心像理論,令許多人感到困惑,為何我們會以負面特質來選擇愛情的伴侶?明明我們選擇對象時,都是選擇好的條件啊!怎麼會故意選「看起來會打人的人」來當作伴侶!
確實,合理的情況下,早期關係的挫敗,應該會讓我們嘗試去尋找「好」的人來當伴侶,才有比較高的機會得到滿足。
「理智」的邏輯會告訴我們應該這樣做。
但是,真正感到痛苦與不滿足的不是「理智」,而是「情感」。「情感」的邏輯是「為何我的爸爸(媽媽)不夠愛我?」,「一定是我不夠好,爸爸(媽媽)才會不愛我」,「如果我做的更好,爸爸(媽媽)就會愛我了」,「只有讓爸爸(媽媽)愛我,才能證明我是好的」,而這些才是背後真正驅策我們的動力。
然而,這些「情感」的企圖面臨很多的困難。
首先,「亂倫」的禁忌很早就介入我們的心理生活。與同性父母競爭異性父母,對兒童而言太過衝突與可怕。在所謂的「伊底帕斯期」的過程中,對於異性父母的愛慾會被壓抑到潛意識,直到青春期才被轉移到其他的異性身上。
其次,成年父母的人格特質已經固定,不容易改變,兒童的努力企圖通常都是不斷的挫折。這些挫折越多,「情感」的不滿足感就越大,最終全部投射到未來的伴侶身上。
更重要的是,你只有一個爸爸(媽媽),無法重選。但是,對於擁有一個「理想」的爸爸(媽媽),是很難放下的期待。那不僅僅是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已,更是自我良好感受的重要來源。兒童需要經由對於父母好的特質的「認同」,來建立自我。
於是,不服輸的人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找一個很像自己爸爸(媽媽)的伴侶,這次要讓他(她)徹底的愛我;更重要的是,他(她)要「改變」成為我「理想」中的情人,這樣才夠好。
原本就已經是好的特質,當然不能改變;要改變的當然是,原本不好的。於是乎,有著異性父母的負面特質的人,就會對你有莫名的吸引力;當對方為了你而改變時,絕對是愛情裡最「致命」的吸引力。
這些都是在潛意識中偷偷進行的,是我們意識中不願意承認的,因為那太不理性且愚笨。就像買股票,買到不好的股票應該要盡早出清,改買其他股票才是上策。但是往往我們不願意承認「錯誤」,死守著無望的股票直到慘賠...
買股票如此,談愛情也是如此。
一開始選擇伴侶時,「理智」會嘗試主導,但是真正有決定性的,從來都是「感情」。我們能夠真的說清楚為何愛一個人嗎?我們不是常說「愛情是沒有道理的」的嗎?
「愛到卡慘死」啊!
當「理智」以為比賽結束了,「情感」的賭局才正要開始。
很多人可能選擇不賭了,安全一點的經營人生。看起來很不錯吧!
但是,這樣的選擇就如同其他人生中「理智」的選擇一樣,安全但是缺少激情。沒有被滿足的部份如果沒有被適當的處理與轉化,還是可能在人生某個階段突然浮現,於是外遇就發生了。
很黑暗吧!原來我們都是賭徒。
只能奉勸大家「小賭怡情」,千萬不要把人生都「梭哈」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