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金兽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丨投入感情去读,持续不断输出

金兽
·
·

作者认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要想做到过目不忘,一定要输出。

至于输出的方式则多种多样。你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也可以给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你还可以将读书时的感想、发现和名言名句发到社交媒体上与别人分享,或者写篇书评。

用输出带动输入,其中的原理和费曼学习法提出的以教代学是一致的。

这两年我自己读书也比较注意输出,我的方式是做视频。读完一本书之后先写文本,然后在文本转语音的过程中不断修改,最后根据文本制作视频,其实都是在不断复习书中的内容。

不算读书所花费的时间,从写文本到最后视频制作完成,每次也需要五到十小时。以前我读完一本书也写读书笔记,但是写完后在网上一发就算完成任务,和现在做视频的方式相比,确实现在的方式对书的内容的记忆和理解都要深入一些。

作者认为,在读过一本书后,要想过目不忘,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投入感情。

这是因为在读书时如果大脑能够分泌内啡肽,多巴胺或者肾上腺素等物质,就能够让书的内容在记忆中更长久也更清晰。

就好像读《午夜凶铃》时,你会感到背后发冷,同时也会对书中的内容记得很清楚,这就是因为恐怖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强化了你对书中内容的记忆。

当然我们无法控制这些物质的分泌,所以如果我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选择自己感兴趣,让自己能投入感情的书来读,那么印象就会更深刻。

大家现在正在观看的这个视频,是我做的第82个读书视频。一个视频一本书,每次选择的时候,我都尽量选现实中的我,正需要的和有帮助的。

比如我觉得自己心里总是很焦虑,我就去读《停止内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还有《我们内心的冲突》这类书。我觉得自己英文很烂,就去读《把你的英语用起来》。我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去读《福格行为模型》,《费曼学习法》和《掌控习惯》。

因为是在为自己读书,是想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读的过程中确实就比较能够投入感情。谈不上过目不忘,不过当生活中再次遇到类似的困难,我也稍微能够用读过的书来安慰自己和指导自己。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是不同的,遇到的困境也是不一样的。对我有用的书对其他一些朋友来说可能就没有什么价值。

第三,作者认为我们读书时应该深读而不速读。

作者所谓的深读是说读过一本书后要达到能够“讨论”的水平。如果连自己的感想和意见都表达不出来的话,读书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因为不能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意见,换句话说就是无法将获得的内容进行“输出”。无法“输出”的话也就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实际行动。

也有很多书友读书只是因为自己想读书和喜欢读书,读书只是为了一种自我满足感。作者认为这样读书是没有意义的。对此我并不同意,我觉得读书这件事没必要神圣化,对我来说读书就是一种很普通的爱好。就好像我也养鱼,也听歌,周末也喜欢去公园走走一样。

最后,作者提出应利用碎片读书时间来读书,对我也有启发。

作者认为一般而言,大家每天的碎片时间约2小时,人生中大约十分之一的时间都是碎片时间。这些碎片时间,是用来读书还是用来玩手机,不同的决定将会使我们有不同的人生。

这两年我也主要是利用碎片时间来读书的。特别是很多时候用听有声书的方式代替读纸质书,带给我不少方便。比如上下班的路上,遛狗的时候,做饭的时候,洗澡的时候,都可以用来听有声书。

不过听有声书容易走神,所以我总是选择一些内容不太密集,或者可以在放松的状态下反复听的内容。比如这两年在Audible里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书,都是这样听完的,英文的听力也稍微有一些长进。

作者说,未来有无限可能性,但要实现这些可能性就要给你的人生多增加一些选项,而读书就是给我们人生增加选项的工具。

希望书友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之道。

CC BY-NC-ND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