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蘇查哈爾燦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財爺交個「波」俾誰?——解畫《財政預算案》

蘇查哈爾燦
·
·

一如既往,今年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拿出的《財政預算案》依舊保留有巨額財政盈餘,特區政府保持著謹慎保守的理財理念,除去各項公共開支項目后會將盈餘撥入財政儲備,預計財政儲備將達到1.16萬億之多。再次充足的財政盈餘讓財政司有更大的空間「派糖」,然而這份《財政預算案》卻成為了歷史評分最低的一份預算案。茂叔的「波」並沒有預期得到港人的認可,筆者試從政策出發,略解一二。

納稅人:退稅上限2萬
2018/19年度,寬減75%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上限為2萬元
2019/20年度,寬免4季的差餉,以每戶每季1,500元為上限

香港作為全球賦稅環境最佳的地區之一,一直奉行低稅政策。在香港目前實行的累進稅率和標準稅兩種稅制下,香港市民只用繳付稅項較低的一方。滿足標準稅率(15%)年薪至少需要達到202萬,而累進稅制下滿足50000元才需課稅,最低稅率也僅2%。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8年的公佈,香港勞動力人口共有399萬人,月收入中位數為1.8萬元。在這樣的經濟現實下,打工仔本身的稅負較少,退稅不能給予實際優惠,更無從解決住房、醫療和生活的「燃眉之急」,寬減稅款上限由上年的3萬元降至2萬元,而香港170萬納稅人中,逾130萬為較低收入人士,當中絕大部分僅獲得數十至數百元的退稅,根本觸及不到所謂的兩萬上限。

基層:社會保障出「雙糧」
綜援
高齡津貼
長者生活津貼
傷殘津貼
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

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向領取社會保障金的人士發放額外一個月的綜合社會保障援助標準金額、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簡稱出「雙糧」,而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里卻額外發放兩個月的社會保障金。由「三糧」變「雙糧」,政府額外開支由70億元減至38億元,可見社保的明顯縮水。同時,為合資格長者一次性地提供額外1000元長者醫療券,預計開支達10.24億元,似乎是以另一種形式彌補福利削減,而這樣製造出的政府意圖通過不同途徑滿足長者不同方面的需求,實則直接讓長者感受到補貼的減少。年前政府提高長者綜援申請年齡的爭議一波未平,港府財政持續盈餘,《財政預算案》卻對長者綜援并無特別安排。在老齡化嚴重、缺乏全民退休保障和社會整體貧窮率高達20%的情況下,只表明政府的安老政策缺乏仔細考量。

創新科技:
供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施涉160億元
推「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劃涉5億元
大學初創企業資助計劃,每所大學資助上限增至800萬元
推「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涉20億元

創新科技可視為此次《財政預算案》的重點之一,其中重點又突出在創科基建、推動研發、匯聚人才、支援企業及推動再工業化等方面。去年《財政預算案》撥款500億元支援創科發展,在實際的操作中,卻出現向科學園申請資助創業但門檻過高、而且手續繁複、共享空間多被大公司租用、欠缺場地供業界交流等諸多問題,以研發、基建和派錢為主的創科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忽視本地人才的培訓。在創科方面較遲起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香港,如何保持已有的競爭優勢,而非在大潮大浪中迎合某些概念,是需要政府認真評估的。同時,當社會集中精力在科技創造方面有所突破的時候,也需要人文社科的投入和發展,確保香港價值不被技術發展反噬,人文質素也是保證香港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房屋:
19/20年度賣地計劃共15幅住宅用地
預計可建8,800多個單位
全年潛在土地可建約1.55萬個單位
未來5年:公屋建屋量約為10.04萬個,包括約7.42萬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及綠表置居計劃單位,以及約2.63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私人住宅單位的每年平均落成量約為1.88萬個
撥20億元支持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

房屋問題是香港社會最為迫切的問題之一。根據房委會數據,截止2018年12月底,有超過26.7萬宗公屋申請,其中有150,2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117,4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創18年新高。同時香港政府在去年12月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長策」)提出十年供應目標為315,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而在剛公佈的《財政預算案》提到未來五年的年均公營房屋供應落成量只有20,100個單位,低於「長策」的年均供應目標31,500個單位,可見短期公營房屋供應仍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公屋的一般申請者每年新增逾2萬個,但新建公屋卻不到1.5萬個單位,此消彼長只會讓輪候時間越排越長。

《財政預算案》同時宣佈將將2014年設立、現已滾存至824億元的房屋儲備金,分4年回撥至財政儲備。這樣一種左手換右手「掩飾赤字」,讓市民看到的是當政府財政不理想,需要依靠小金庫來支援財政——第一個動用的居然是用以資助公營房屋的房屋儲備金,政府對發展公營房屋的承擔又如何不變?

翻看財爺陳茂波往年審議《財政預算案》的語錄,時任波叔還是立法會會計界所謂「代議士」,出身貧寒的陳茂波所表現出的專業確實要比其他離地官員更懂民間疾苦,他指責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曾俊華「墨守成規」、「欠缺願景」,也一度指出往屆政府的紓緩措施對社會上需要的人完全是小恩小惠。陳茂波明言:「香港需要一個有願景、有心有力行公義、真正關愛照顧市民大眾、並有能力謙虛自省的行政領袖,而不是一批只會墨守成規的守財奴。」如果當代議士的目的是為了為民發聲,在香港的政制體制下,作為功能界別議員的波叔大可不必對選民負責,或許真是出於一份職業上的責任感才會讓他字字鏗鏘。

「對於社會上最卑微、最容易被忽略和最失落的一群,當我們提出要幫助他們時,我認為我們完全有能力及應該有更大的氣魄來進行」——陳茂波。

出身稅務專家的陳茂波應該比其他官員更明白分配公義的原則,那些過往的振聾發聵亦讓人相信坐上司長高位的陳茂波會致力拉近貧富差距,為社會弱勢群體創造上流機會。但翻閱在手的《財政預算案》,中產與基層的對待卻是厚此薄彼,寬減薪俸稅和利得稅、寬免差餉對中產和商界的讓利去到169億元之多,各類綜援津貼加對學生的優惠卻只有60億元,僅佔派糖金額的15%。翻看立法會秘書處撰寫的財政預算報告,提到政府在2007年至2017年十年時間內合計3,200億元的「一次性紓困措施」開支,其中64%由納稅人所得,基層所得僅佔16%。香港有170萬的納稅人,同時亦有137萬的貧困人口,如此分化中產和基層,又何來補漏拾遺、利民紓困?

當政策觸及不到深層次的矛盾,更說不上制度性的改革,「小修小補」變成政府口中的「大力派糖」,「不思進取」變成政府所謂「理財新哲學」,市民呼籲「全民派錢」得到的回應卻是「派錢並非想象中那樣簡單,只會添煩添亂。」2018年錄得史上最高財政盈餘,有條件的派發4000元,行政費卻去到3.3億元,橫跨兩年的申請時間,大量的表格無法實現網上申請,市民看到的是政府在給簡單的派糖添煩添亂。如此,還能自詡有所謂「理財新哲學」,只會讓人貽笑大方。

結構性的困局暫時未解,市場亦未構建公平合理的按勞分配的制度,底層市民和弱勢群體已在第一次分配中受到剝削,當政府介入到第二次的財富轉移,理應提高底層和窮人的收入,同時保障中產階層的利益不受損,並且鼓勵更多有能力的人參與社會財富創造,拉小貧富差距,降低社會頂層收益水平。如若不然,富者在二次分配得到更多利益,底層市民卻只能得到些小恩小惠,在明顯官商利益緊密(且不論官商勾結)的地方,為官者碌碌無為,最後的結果只可能是「官府富而民窮」。

哲學也好,氣魄也罷,民膏民脂,守錢無方而計錢無道也矣。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