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心裡有隻梅花鹿:初識動物考古學
研一上學期修了「環境考古」,內容是關於古代自然環境,藉以了解古代人類社會及其變遷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其實這堂課蠻無聊的,好在開課老師是個喜愛在課堂變花樣的人,他聯絡了社科院考古所,讓我們每周上課時間都轉移到社科院,社科院願意開放三個實驗室,分別是植物考古、體質人類學、動物考古實驗室,讓我們分組學習。這三個主題也正是環境考古學裡的重要課題。我選了動物考古,從此開始了每周跑兩次社科院的生活。
學習動物考古的第一步是辨認動物骨骼。動物考古實驗室裡收藏有上百種動物骨骼標本,每隻動物被收納在一或多個塑膠整理箱裡,整齊的擺放在層層鐵架上。實驗室的老師讓我們先從梅花鹿開始學習,一是熟悉動物各部位的骨骼名稱,二是藉由熟悉一種動物,來逐漸分辨出不同動物之間骨骼型態的差異。
於是,第一天上課我們邊摸著梅花鹿的骨骼,邊對照動物考古學講義,把一隻鹿身上所有的骨頭都數了一遍。那天下課的時候,感覺心裡從此住進了一整隻小鹿,不會亂撞的那種。
我們先花了幾周的時間,反覆熟悉每塊骨骼的名稱、位置和特徵,並學習怎樣根據這些特徵來辨認該骨骼是屬於動物的右側還是左側。講義裡的動物骨骼圖突然立體了起來,我也突然發現自己的空間概念實在很差,覺得學習動物骨骼很需要想像力。
R和我一起選了動物考古,我們之間常常出現以下這種奇怪的對話:「如果我是梅花鹿的話,那麼我的肩胛骨應該這樣擺」;或是,R常常隨機拿起一根骨頭問我:「右邊左邊?」我反問:「你是梅花鹿嗎?」她說:「我是梅花鹿。」這時候如果有人在旁邊目睹了我們的對話,應該會覺得我們是神經病吧。
稍微熟悉之後,我們就放下了梅花鹿,開始學習別種動物。學期初的時候,總是覺得老師和學姐們特別神奇,看一眼就能脫口而出骨頭屬於那種動物,以及骨骼名稱和左右側。學姊總說看多了就會有感覺,還說覺得綿羊的骨頭就是長得比豬的清秀。
這一學期裡主要學習了這幾種動物:綿羊、家豬、野豬、狗、馬、黃牛。後期有時候學姐會帶著我們一起看看遺址出土的碎骨,有幾次摸到了駱駝、山羊和驢,是中國各地遺址送來社科院考古所,想請實驗室幫忙鑑定的標本。
學習完整的骨骼標本,和鑑定遺址出土碎骨的感覺很不一樣,鑑定碎骨像是在玩立體拼圖。觀察碎骨的時候,要藉由碎片上的種種特徵和細節努力回想和平常所見的哪塊標本長得相似,再去把完整的標本調出來比對。
開始認真觀察碎骨之後,才發現自己對完整標本的瞭解還不夠多。有次我拿著一塊帶有窩狀凹陷的骨頭,凹陷的旁邊還有一條小縫,我們看了很久但還是不知道是什麼部位。問了學姊以後,才知道那個窩狀部分是綿羊盆骨的髖臼,平常我們的確常常看到髖臼這個部位,但是從未注意過髖臼旁邊的小縫。
其實學習辨認動物骨骼是一件很花時間的事情,學姐告訴我們一個從零開始的學習者至少要花兩年時間,才能夠大致無誤的分辨出不同動物骨骼,並初步參與整理考古遺址的動物骨骼之類的工作。而能夠正確辨認之後,還有更多更具體的研究工作:像是透過判斷骨骼的左右側來計算遺址出土的動物個體數;觀察骨骼判斷動物是圈養的還是野生的;從遺址動物的年齡分布也可以推測聚落飼養家畜的情況;除了觀察外,還有更多科技分析的手法,可以盡可能的從出土遺存中提取歷史信息,並試著從其中瞭解古人與動物、自然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
一個學期的時間實在太短了,我並沒有因為這門課的啟發就此走上動物考古學研究的道路,(也沒有如我爸所願,可以在吃羊肉爐的時候拼出一隻完整的羊,我爸對動物骨骼鑑定用途的理解也是蠻奇怪的),但是花了一學期的時間一瞥這條道路上的風景,也是很美麗的。
PS.但是吃羊肉爐的時候,如果吃到距骨和跟骨,會忍不住要把它們拼起來,那是羊後腿的關節,組合起來很好玩。
PPS.順便分享一個動物骨骼鑑定正確且特別實用的用途:聽說某位動物考古學家有次去餐廳吃烤羊腿,吃完之後瞄一眼骨頭,發現老闆以豬肉冒充羊肉,後來老闆賠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