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來場文字貌的美食饗宴
🍜 採購是一門藝術
老派少女洪愛珠,汲取母親與外婆傳承三代的生活方式,在媽媽生病後,開始提取小時候的養分,為什麼說是小時候的養分,因為我們能從她的文字中能感受出她成長的背景造就了她這樣的食物鑑賞觀察家。
小時候與外婆在迪化街穿梭,化口細緻的綠豆糕是所謂的小姐點心,要在「龍月堂糕餅舖」買;中藥材要去「生記藥行」抓,用傳統砝碼現秤現買;而南北貨很難在一家店買完,因為每間各有所長,店家識人,菜鳥仔去可別期望老闆拿出他倉庫裡的真正好貨,原來採購也是一門藝術。
🍜 人間菜場
人間菜場是我最喜歡的篇幅,最好的市場,是買得最熟、知根知底的那一座。 其實一般小家庭買菜的量不多,連鎖超市買起來方便又不至於貴太多,但就是缺少了那一點“人間味”,市場小販的吆喝聲;塑膠袋摩擦的悉窣聲;肉販在砧板上剁骨的咚咚聲,少了這些似乎就不像是當時身高不及膝蓋的我記憶中被外婆帶著去的市場。
洪愛珠在幫媽媽準備祭祀的食材,
想起媽媽從前愛吃筍,決定也買一點。不料賣雞大嬸瞧見,從店裡衝出來,她說:「筍子袂使拜那款代誌!」賣筍阿姨聞言,嚇得立刻站起來:「袂使拜,妳毋通買。」 接著二人一左一右勾住我,交代了五分鐘拜拜須知。結論時,賣雞阿嬤用拇指和食指環住我的手腕,說:「汝遮爾少年,手骨遮爾幼,一定袂曉剁雞,明仔載拜好,拿返來我幫妳剁。」-《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 感受,食物,同樣一碗米苔目
美食部落客如何形容一碗米苔目?先以文字形容,「湯頭清甜,搭配Q彈的米苔目,多到滿出來的韭菜…...」搭配喬了很久的擺盤、燈光、與食物無關的完美角度人臉等等,這比較是常見的美食介紹,圖文並茂。
洪愛珠的形容方式,不需要照片,你也能在腦海中想像出那樣一碗小吃店舉足輕重的主角。
清湯中浮著白色米苔目,祖母綠韭菜,翠青色芹菜末,一把蓬鬆新鮮的油蔥酥,頭光臉淨那般好看。乾米苔目,全無厚醬,以碎蝦米混一點油蔥酥,點豬油,即很香,滋味非常俐落。-《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網路上制式的食譜寫著公式化的「步驟1.2.3.加入薑泥、蒜末少許、醬油一匙,攪拌均勻即可…...」簡單明瞭如同做實驗按部就班,而洪愛珠的食譜呢?充滿著人味,好像長輩在教導又碎念的感覺。
鹹冬瓜剁碎,與絞肉和勻。可下淡醬油少許,必須很少。豬肉若有雜味,磨點薑泥或蒜泥,至多一個刀尖的分量,太多就奪味。肉餅蒸出來,清水化成琥珀色的肉湯,油圈像發亮的小金幣一樣點點浮在湯汁上,極為鹹鮮,比直接吃肉還香。-《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 我與我的生活自成一派
不知道聽誰說過,做菜是一種生活享受,有些人煮飯,求一個快速,整個過程跟打仗似的左右開弓,一邊切菜,左邊的炒鍋正在爆香,而右邊的壓力鍋在滷肉,煮完後的廚房彷彿空襲過後的城市,這是傳統老家的日常,因為你必須在忙碌的下班後快速煮出豐盛的三菜一主菜一湯給一家老小,煮太少被嫌寒酸,煮太多被說浪費食材,只能說作為上一代的父母真難為。
而我們這一代的青壯年,多以外食為主,早餐講求快速方便,路上買了就走,午餐多與同事善用那偷閒的一小時外出聊是非,晚餐路上便當買了回家配手機電視。這樣的日常就是所謂的享受嗎?
疫情關係,假日與平日約會趨於零,餐餐美食外送到家不是我的喜好,開始嘗試享受烹煮的過程,在廚房耗費一兩個小時只為了煮出一道新學的羅宋湯,或是重現小時候媽媽煮的糖醋魚,美味與否不敢自評,但是過程中配上藍芽喇叭輸出的音樂,一杯冰箱裡的冷泡茶或冰釀咖啡,享受著傳統廚房製作的過程與現代科技帶來的便捷。
常見的雙薪家庭長大的我,不是作者口中的那種老派少女,可是在閱讀她的文字同時又覺得好多想法不謀而合,洪愛珠與她用童年延續到現今的生活自成一格,我與自己慢慢樹立的日子自成一派。殊途同歸,自事其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