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照片之三】1950年代香港 塵封的舊照片
「獅子山下」是香港人奮鬥精神的象徵,對於從新加坡移居香港的李福志而言,逆境自強的故事反而始於太平山頂。生前寂寂無聞的他,為香港五十年代的街頭面貌及鄉郊風情留下重要紀錄,若非歷史學者艾思滔(Edward Stokes)在山頂發現他的相片,他的故事或許至今仍不為人知。
由艾思滔創辦的「歷史遺珍攝影基金會」,最近與信和集團舉辦香港、新加坡雙城攝影作品展《瑪喬麗·多格特鏡頭下的新加坡,李福志鏡頭下的香港》。若說狄更斯的《雙城記》是倫敦與巴黎,那麼亞洲版的雙城記,無疑是香港與新加坡。這兩個華人為主的城市不乏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均曾是英國殖民地及亞洲金融中心。
兩位攝影師的命運也出奇地相似,生於英國的Marjorie Doggett(1921-2010)年少時已懂得攝影,1947年踏足新加坡,以業餘攝影師的身分拍攝新加坡的殖民地建築、漁船及棕櫚樹等。生於新加坡的李福志是一名孤兒,從小已有自立的精神,二戰後的新加坡一片混亂,當Marjorie Doggett在新加坡立足那年,20歲的他懷着外出闖蕩的心態,搭輪船來到香港,投靠養父的外甥。
無師自通 山頂為遊人拍照
這位表兄當時是照相館的合夥人,其弟弟也是一名攝影師。有次這位表兄帶李福志到太平山頂,眼見他為遊客拍攝的人像照片輕鬆賺取三元,等同當時一般勞工的日薪。李福志頓覺這不失為一條謀生之道,於是下定決心成為一名攝影師。李福志教育水平不高,攝影也是無師自通,可他勝在勇於嘗試,拿着向表兄借來的舊蔡司相機,到山頂碰運氣搵食。
舊器材雖然吃虧,但他很懂得挑選顧客,那裏經常有訪港的美國軍人和逃避內地戰亂來港的富有上海人,拍攝完紀念照後,翌日就將沖曬完的相片送往客人的居住地。當時正值國共內戰,大批難民湧入香港,1949年,港英政府以簽發身份證的形式登記人口,他因而獲得工作機會,為調景嶺的難民拍攝身份證照片,這次經歷也令他更堅定攝影的道路,之後他重回太平山頂,繼續為遊人拍照。另一邊廂,他也在香港成家立室,他和妻子帶着三個孩子,成為了香港居民。
不見唯美光線 更見社會真實
踏入1950年代中期,旅遊業成為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然而隨着相機普及,遊客對旅行相片的需求減少,他改為拍攝香港熱門的景點,例如山頂俯瞰維港的景色、中式帆船、電車、人力車夫及新界圍村等,沖曬之後向遊客兜售,這個新出路曾為他帶來不錯收入,這些照片無形中也為1950年代的香港留下重要的視覺記憶。及後香港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許多殖民地建築紛紛拆卸,李福志的照片彷彿封存了1950年代的歲月時光。
隨着彩色相片慢慢流行,越來越少人買風景照片,加上攝影行業競爭激烈,有次李福志跟一位新來的攝影師發生爭執,更慘被毆打,厭惡這種環境的他,不得不另謀出路,無奈放棄攝影這門搵食工具,1960年代輾轉到粉嶺開士多為生。士多生意蒸蒸日上,他還擴充業務購入一架雪糕車,在上水鳳溪中學賣雪糕,擺檔逾20年。其後轉行當看更,與攝影漸行漸遠。
故事若到此為止,這些照片也不可能為後世所知。回歸後,他意識到香港舊照片的珍貴,於是將塵封多年的底片曬成相片,2003年重返太平山頂,出售1950年代拍攝的香港照片。2010年,艾思滔在山頂遊玩時遇見兜售舊照片的李福志,覺得他的舊照片很有歷史價值,及後二人多次見面,並着手出版李福志攝影集《流光迅影香港情》。遺憾的是,李福志在2012年辭世,享年85歲,未能見證影集的誕生。
回首當年,李福志拍攝的原意是為了謀生,這令他與當時的沙龍攝影愛好者與別不同,他並沒有閒情逸致慢慢研究光影,在寫實攝影不流行的年代,他拍攝的城市街景的照片不見唯美光線,反而卻更見真實,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
李福志鏡頭下的香港
日期:即日至5月30日(10am-5pm)
地址:銅鑼灣告士打道255-257號信和廣場305室
相片由©️The Estate of Lee Fook Chee提供
·原文見於果籽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