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拯救手機腦》明知不可為,還是超.難.戒!
暑假過了大半,是不是有許多家長跟我一樣,即使無奈也還是讓孩子用了不少3C呢?
八月才放假的準小一生跟著我上班,雖有安排活動請他按部就班完成,仍有非常多的時間無暇顧及,尤其忙碌的爆炸狀態,幾乎是任他做完預定事項便能自由使用電腦;偶爾注意一下,忍不住會驚訝於現代科技竟讓孩子可以如此輕易操作,無論要用小畫家、解算式拼圖或查詢大谷翔平影片等,都能自行摸索出來。
手機「易取得」及「易操作」的程度則又更勝電腦,許多幼兒都可以輕易搜尋各種影片觀賞,無論影片內容或使用時間,真的很需要靠家長控管,作者認為八歲以下的孩子一天使用手機的時間不宜超過一小時--這點,看來多半只能等開學再實踐了。
《拯救手機腦》作者提醒,家長的以身作則非常重要,但連我們都好難降低手機的使用頻率更遑論戒除;因為本書而重新下載的「手機用量APP」,其實幾年前就曾裝過,最後因不想面對現實而刪除,希望這次能嚴格地檢視自己……至少久一點?
回到問題:「為什麼社群媒體這麼方便,卻能免費使用?」
當然是攸關龐大的$$囉!
人們在臉書等各種軟體中所耗的時間,對企業來說猶如黃金般珍貴,每一次的頁面滑動都讓廣告有機會歡快地躍入眼簾,鉅額廣告費就這麼入袋,使用的人越多、瀏覽時間越久,也有助於商業銷售。然而,那些可不屬於我們,令人感到愉悅的多巴胺不久就消散,只有流失的時間與專注力是真的,腦袋工作效率也將因過多的分心而下降。
「許多職業因為自動化與人工智能而消失,留給人類的那些工作恐怕都是需要專注力的。但諷刺的是,專注力是數位化社會中最需要的,卻也是因為數位化社會而被剝奪的能力。」-p197
閱讀之前,就約略知道手機對專注力等面向的危害,只是不願面對;瑞典作者藉由分析古今人類腦部,點出過往讓我們利於生存的生物特性,實際上尚未適應當今數位科技,直指必須面對的嚴酷/可怕現實:
1.光是「手機在身邊」就足以造成分心。
2.習慣看方便的「懶人包」卻無法深入理解
3.難以專注正在看的頁面,反倒對「下一頁」更為著迷
4.社交軟體的按讚顯示頻率並非即時,出自嚴密的計算以吸引人時時關注
5.北歐智商有降低的趨勢,且數位化的影響快到來不及研究!
另外,手機帶來的憂鬱躁鬱、孤獨感、睡眠障礙等都有專章介紹,在在提醒各種負面影響。既然戒除實在困難,那就退一步,想辦法對抗撥出時間運動吧!
即使只是最和緩的散步,都能產生明顯的正面效益。人類需要的是睡眠、運動及真實社交,一起挑戰減少手機的使用,避免受到科技控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