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非己:《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特展

洪七
·
·
IPFS
·
我覺得塩田千春的作品就是在表達一種情感、一種思念與關懷。這個投入情感的對象,可能是自己的家鄉、是曾伴隨自己成長的傢俱、樂器、是自己旅途中的住所、是自己穿著過的衣服與鞋子、是自己生病的身體等等。你只要對你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有感情,你和那件事物彷彿就被繫上了一條線,產生了連結。
塩田千春,《不確定的旅程》,2016

完整圖文發表於:洪七與源太太的書房
Liker Social:洪七

塩田千春的創作對我而言不算很難理解。他的作品,不像許多當代藝術家那樣,放入了太多晦澀的哲思概念在裡面。反倒是有些藝評在介紹塩田桑時,會不自覺的把她的創作弄複雜。

但其實沒必要,我覺得塩田千春的作品就是在表達一種情感、一種思念與關懷。這個投入情感的對象,可能是自己的家鄉、是曾伴隨自己成長的傢俱、樂器、是自己旅途中的住所、是自己穿著過的衣服與鞋子、是自己生病的身體等等。

你只要對你生活中的任何事物有感情,你和那件事物彷彿就被繫上了一條線,產生了連結。

在旅程中尋找自己

展覽入口處,第一件作品《去向何方》,以線塑造了許多白色船隻的形象,引領群眾進入未知的展覽旅程。對我來說,這個作品其實有點宗教的味道,感覺像是中陰的空間,靈魂在三途川裡,準備游渡到未知的他方。

展覽的入口, 展示了塩田千春早期的作品。塩田千春 5歲就開始畫畫,並就讀藝術的課程。 從她5歲的塗鴉,可以看到那畫作是充滿陽光與天真的氣息,小孩就是畫他想畫、畫他喜歡的東西,不會被畫得好不好的審美觀給侷限。

可是當他20來歲的時候, 他似乎被捆綁住了。 他的最後一幅油畫的畫作《無題》, 我個人是蠻喜歡這幅畫的,但當時的塩田千春已經覺得他不可能在繪畫上突破前人的技巧,於是決定離開這個領域。

塩田千春五歲的畫作《蝶倚向日葵》
塩田千春畫完這幅《無題》後,就脫離繪畫領域,轉投入行為藝術、裝置藝術的領域了。

人生的提問 用自己的風格來回答

所以他開始轉向行為藝術的領域發展。 他的《成為畫》 似乎是為了他的繪畫瓶頸而做出的作品。 在這段期間,感覺他做了很多的摸索,並慢慢的找出了他自己的藝術風格。

其實我覺得, 和許多行為藝術、及當代藝術的創作者相比,塩田千春的創作理念和動機,他做的提問其實是很簡單的。例如他到了國外學藝術的時候,他問的,就是關於鄉愁的問題。而碰到的東西德分裂的政治情境,他便詢問身分認同的問題。當發現老房子要被拆了、發現出國前的鞋子穿不下了,他就詢問了時間與感懷的問題。

他的提問都是很直接而簡單的。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講,最重要的是,他要用什麼樣的風格與形式來呈現他的問題與回答。線,就是他找到的藝術風格與對話形式。

當我們與某個人、某件事物有了情感以後,我們會覺得自己和這些事物,似乎有了連結與羈絆。而線就是一個很具體的象徵。

漂泊的人 在宇宙中相互連結

在《不確定的旅程》這件作品裡,我們看到整場空間裡面有五、六艘船 在不同的角度孤立著。據說,在塩田千春小時候常搭船去高知找祖父母。然而搭船的時候,也許會遇到大霧、會遇到惡劣的天氣。這時水面上的船,會顯得特別地孤立無援。這其實就跟現代人的生活處境很相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是那麼的孤單,覺得自己無足輕重,彷彿消失了也跟世界無關。

塩田千春,《不確定的旅程》,2016

但看著《不確定的旅程》,裡頭的每一艘船都向上延伸出線條,每艘船的線條都在天空、在宇宙裡交織成一塊。我想這個作品,很具體的展現了塩田千春的生命觀。

展覽中,有一些塩田千村用蠟筆畫的作品,看起來像是他作品的設計圖、發想圖。其中有一幅《懸崖》我特別有感覺,一個人站在懸崖邊,他是要跳崖了嗎?然而他的身體有紅線向外延伸而去,是他還掛念著誰?還是說其實仍有人掛念著他嗎?

塩田千春,《懸崖》

「自己真正想說的事,向來都是無聲的吧!」

類似的,在《靜默中》 這件作品, 塩田千春把兒時記憶中已燒毀的鋼琴、以及課桌椅擺設了出來。每個被燒毀的物件,都滲出了許多的黑線,並且在空氣中交織成一塊。這或許象徵著,對於這些物件的記憶、情感依舊存在。這些記憶與情感,就是羈絆,就是線。

塩田千春說,這架鋼琴被燒毀了以後,反而更顯現出美感。我想,是因為這些感懷的情緒,讓被燒毀的物件依舊擁有美感。

在一条的訪問中,塩田千春表示,他把這燒毀的鋼琴、椅子擺設成音樂會的形式。彷彿被燒毀的、死去的物件,正用另一種形式在展演著一場我們聽不見的演奏會。塩田千春說,「或許自己真正想說的事,向來都是無聲的吧。」

塩田千春,《靜默中》,2002

對自己慈悲

《離開我的身體》是塩田千春的新作。在2017年決定要辦個人回顧展時,醫生告訴他十多年前的癌症又復發了,這時他決定創作了新的作品。他說:「身與心變得支離破碎,而我在也止不住這些無法駕馭的感情。我將身體四散攤放,和它們在心裡對話。把身體連結到紅線上,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好像理解了什麼。」

我們人都喜歡把感情投注在外界,也許是某個思念的人、某個關心的族群、喜歡的事物等等。但我們很少把情感投注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靈魂上,只因我們太把自己視得理所當然了。

「將這樣的感情表現出來、將它們賦予形式,過往一直做這樣事情的同時,靈魂也正在毀壞之中。」

塩田千春,《離開我的身體》,2019。鹽田將自己的身體打模,製成這些脫落的軀體。

追問靈魂:人生就是他者

展場有個很特別的一區,裡頭訪問了一群小朋友,問他們對於靈魂的想法。靈魂是什麼?他和身體的關係為何?

我想,塩田千春的作品,到了最後,也開始面對了生死的問題了。

展覽最終的作品,是《繫著微小的記憶》,裡頭有各式各樣的微縮小模型,都象徵著塩田千春這一生至今他有感處、有感情的事物,而他用了紅線將他們繫了起來。我們的一生,不就是由這些微小的記憶組成的嗎?

也許,所謂的「我」、所謂的「生命」,其實就是由這些事物、由這些他者一起編織而成的。

塩田千春,《繫著微小的記憶》,2019。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洪七自由撰稿 / 獨立書店推廣 / 身心靈、宗教研究 / 日本小說、日劇、日影愛好者 / 業餘文字創作者 個人網站:https://7hung.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我想跟你說說話
2 篇作品

鐵口直斷就算了吧!

關於「名字」:他人的投射,自我的期待——寫於Podcast「我想跟你說說話」第一次錄音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