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南灣水巷生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電影與哲學

南灣水巷生
·
·


[水巷碑銘]芸芸衍生著作中,我認為康斯塔布(Catherine Constable)所撰之《改編哲學:布希亞與駭客任務三部曲》(Adapting Philosophy: Jean Baudrillard and The Matrix Trilogy)尤其值得注意。這本書有趣在憑《駭客任務》引起的哲學迴響為範例,進一步反思電影與哲學的錯綜關係。

 

據作者觀察,絕大多數盯上三部曲的哲學家皆喜視之為哲學的入門指南(a beginner’s guide to philosophy),其審度電影的態度遂分褒貶兩類。好的時候,電影為講授理論時提供生動的例子。壞的時候,電影扭曲其借鑒的理論。換言之,哲學家往往當三部曲作不同理論的複製品,再憑之定奪其屬好的影象抑或壞的影象。如此態度隱隱假設了哲學的優越地位,只考慮電影能否忠實反映某某理論,忽略電影自身想吐露的特殊訊息。

 

從書名的副題可見,康斯坦布聚焦於布希亞與三部曲的瓜葛。想當然爾,數到《駭客任務》參考過的哲學模型,定必首推布希亞擬象之說。尤其諷刺者,雖然布希亞想告訴世人真假之辨經已默默消失,但他挑剔電影的態度恰恰反映了他如何堅持兩者的截然二分,豈不自打嘴巴麼?他大概覺得兩位導演不過就在拙劣複製他的學說而已。康斯坦布無法苟同,他銳意謀求新的研究方法,以利彰顯電影自身的哲學(the philosophical project of the films themselves)。

 

另外,杜靈(Elie During)在為《母體》一書寫的導論中亦提出過近似想法。依他之見,《駭客任務》並非服務哲學的作品,新瓶舊酒,僅僅換了另一形式表現既有的觀念。貼切而言,應是一部能帶來理論啟發的「機器」。雖然這部機器剛好喚起不少哲學家的興趣,但絕不應視之為哲學的婢女,向之呼取任何習以為常的訊息。「《駭客任務》並非拼貼,而是機器。」(Matrix n'est pas un patchwork, c'est une machine.)


於此背景下,巴斯勒(Bradley Bassler)的近作《憑駭客任務電影診斷當代哲學》(Diagnosing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with the Matrix Movies)可謂奇詭之至,想不到真有哲學家會正經八百去講一套「電影自身的哲學」。開宗明義,巴斯勒聲稱全書乃為一個更龐大的計劃發軔,即「母體哲學」(Matrix Philosophy)。他並非打算借三部曲去介紹任何既有的觀念,而欲反過來提煉電影帶來的靈感,藉此開闢新的想法,兼所謂「診斷當代哲學」。也許終究只屬遊戲之作,但不失一場好玩的實驗。「母體哲學是一部尚待建設的機器。」(Matrix Philosophy is a “machine”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他說。


也許電影與哲學的邂逅從來一場霧水,彼此凝視各自的夢,沒有誰虧欠了誰。齊澤克提起一件怪象。他熱愛鑽研拉岡(Jacques Lacan)的朋友斷言導演一定讀過拉岡,法蘭克福學派的擁躉看出母體乃文化工業之化身,新紀元迷則領略到你我身處的世界無非宇宙心靈幻變所生。比起那些自作聰明的繁複解畫(pseudo-sophisticated intellectual readings),他更喜歡戲院中那個坐他身旁的白痴。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