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流連民族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語音的濃縮:「注音符號」及「國音」發展簡述

流連民族學
·
·
作為臺灣人,注音符號這個東西天天用,但我們對它似乎沒有那麼多了解,更有些人想盡辦法廢除注音符號,但卻沒有想到注音符號對於漢語標音的絕佳作用。看看對岸,使用拼音方案,代價卻是英文發音不標準,漢語成為了英語在學習上的上位語言。

1860年代,清朝進入洋務運動時期,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過程中,除了發展和改革軍隊、工商業外,還有一項改革較少被提起,也未完全實踐,即是教育。中國急需一套更為科學化的拼音系統來教授官話,進而讓全國語言具有一致性。辛亥革命後,讀音統一會召開,作為標音字母的注音符號以及作為官方語言的國音終於訂定。曾參與中共《漢語拼音方案》的語言學家周有光曾提出中國語文現代化理論,分別是語言共同化、文體口語化、注音字母化、文字簡便化。而這四個其中前三個都有對應的運動,分別是國語統一運動,白話文運動及漢字拼音運動,文字簡便化則可對應1935年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及1953年中共文字改革研究委員會開始擬定《常用漢字簡化表草案》,在此先不提。而國語統一運動和漢字拼音運動即是本文的兩大重點。

注音符號的起源

首先,清末前的人們是怎麼學習發音的呢?最早的方式是直音法,即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來標注發音,但這種形式太過侷限,東漢時反切法出現,魏晉起開始盛行。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標注讀音,如「政」是「之盛切」,取「之」前半及「盛」後半的音,組在一起就是「政」的音。康熙字典和政府所編寫的韻書都有反切法,直至民國。但反切法在標音時用了太多的字,如果不會念用來標音的字也無法發音,這就是為何需要一個更科學的方式來表注讀音。

1892年,《一目了然初階》在廈門出版。《一目了然初階》的作者是盧戇章,曾受當地教士邀請翻譯《英華字典》,受羅馬字影響很大。盧戇章將他發明的拼音字母為「切音字」,而切音字的形式,長的也非常像拉丁字母。雖然切音字只用來拚寫廈門話,但可以被視為中國最早的現代拚音方案。在此之後,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其他方案,最有名的方案莫過於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及章太炎的「紐文韻文」。

《一目了然初階》書封及內頁,包含字母表,用法及範例

王照在1900年提出了官話合聲字母,聲母五十個,韻母十二個,共六十二個字母。據說這個方案只需十日就能熟練,而在翰林院、桐城派吳汝綸及北洋大臣袁世凱的宣傳下,官話合聲字母獲得了大量支持,各地廣設學堂,主因就是朝廷當時想要推行「國語統一」。章太炎的方案是「紐文韻文」,1908年作為《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的附錄刊登在革命黨黨報《民報》上。《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本來是要反對吳稚暉支持中國採用世界語,但這一段作為附錄要拿來做為學習國語的符號在最後成為了注音符號的前身。比較可惜的是,這一套系統以唐韻作為基礎,原因是中古漢語的概念到了1940年代才出現。這兩個方案的相同點在於都效法了日本假名,在原由上都採用了「簡化偏旁」的方法,也是所謂民族形式的標音符號。

官話合聲字母和注音符號對照,刊於河北平津文獻
紐文和韻文及其國際音標,作者自行整理

國音統一會和注音的誕生

1912年,革命爆發,民國成立。「國語統一」的問題依舊未解。蔡元培被任命為第一任教育部長,其認為要教國語,那必須要有標準,要有標準的標音方式和語言。雖然蔡元培因為和袁世凱不合而辭職,但讀音統一會依舊在同年12月召開。只要符合以下四種資格之一即有資格成為讀音統一會會員:一、精通音韻;二、深通小學(音韻、文字、訓詁);三、通兩種以上外國文字;四、深諳多種方言。各省代表共80人,以江浙最多。大會開始時選舉吳稚暉為會長,提出官話字母的王照則當選為副會長。但各代表各懷鬼胎,以吳稚暉為首的南方代表希望在國語中加入濁音,而以王照為首的北方代表則希望用北京音。正是因為南北方人數不對等,才變成以一省一票來制定國音。審定國音之前要先有某種記音字母,而偏旁派以及前述的羅馬字派和符號派開始大打出手,最後浙江人朱希祖從章太炎的紐文韻文中提出39個,做部分修改,少數幾個則保留了章太炎最初設計的樣貌,筆者大致整理了這幾個保留了原來樣貌的符號給各位參考:

紐文和韻文及其國際音標,作者自行整理

而這39個符號最後成為了注音字母,如下:ㄅ、ㄆ、ㄇ、ㄈ、ㄪ、ㄉ、ㄊ、ㄋ、ㄌ、ㄍ、ㄎ、ㄫ、ㄏ、ㄐ、ㄑ、ㄬ、ㄒ、ㄓ、ㄔ、ㄕ、ㄖ、ㄗ、ㄘ、ㄙ、ㄧ、ㄨ、ㄩ、ㄚ、ㄛ、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讀音的標記系統完成了,調號則繼續採用平上去入。標示方式和現在有點不同,是採用在注音字母四方加上點的方式來標記。最終審定七千兩百個常用字。5月22日讀音統一會閉幕,成果被教育部束之高閣,在王璞的「注音字母傳習所」、江蘇省教育會的支持和推行下,注音符號在半官方的情形下得到推展。而後由吳敬恆,王璞及陳懋治整理及標註同音字,共一萬三千七百餘字,依照康熙字典排序,編成國音字典,於1918年出版。同年11月,教育部正式公告實施注音字母。

新國音,舊國音?京音國音之爭

另外一方面,相較於注音字母,國音的問題顯得更為麻煩。對於要用哪種音來當作標準音從清末一路吵到了七七事變前夕。首先要講明兩個概念,一個是「官話」,原指官方用的語言,主要分為北方、南方、西南官話三種,民國後有時也稱「國語」;「京音」,指北京話。1902年吳洳綸向朝廷推薦《官話合聲字母》時言「其音盡是京城聲口」,1906年日本學者伊澤修二也建議以首都語言為國語,和英法日等國相同。但同時也有反對的聲音,如章太炎表示「夫政令不可以王者專制,言語獨可以首都專制耶?」,吳稚暉和太平天國的楊秀清也表示了北京音受「蠻夷」影響,應該另擇標準音。漸漸地,這些可以看得出北方支持京音,南方則反對。同時,這個問題也可以漸漸地概括成「哪種音可以概括全國?」

官方的態度又是什麼樣子呢?1904年朝廷頒布《奏定高等小學堂章程》要求各地學習官話,1911年學部預計舉行國語調查會,傾向於在京音基礎方言為輔的基礎上制訂標準音。同年,學部的中央教育會議和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議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前者表示以官話為主,京音為輔;後者表示以京音為標準音。可以看出兩派已經開始競爭。1912年制訂注音字母的讀音統一會成為各方戰場。各種意見大打出手:杜亞泉反對保留濁音、吳稚暉要求中州韻、汪榮寶主張古音、顧實主張以上古音為標準等等,最終以「取決多數」為主進行投票,雖非最好,但應為最適合的方案。

1918年,《國音字典》出版,「京國之爭」也再次開始。1920年重修重印,1936年,又公布《校改國音字典》,這兩種字典應該可以視為國音兩階段的劃分依據。1920年,南京高師英文科主任張士一對當時制訂的國語提出疑問。國語作為一種「混合語」理論上因為特意混合,十分客觀,但實際上隨各地方言造成發音差距,最後沒人聽得懂,所以應該用某種方言來當作標準,京話最適合。而之後由錢玄同、吳江、顧實等人的論戰也顯示出兩點:一為北方南方之爭逐漸消彌,主張京音者有許多南方人;二、國音的實踐和學術上的問題浮現,逐漸取代政治問題。京音派更主張京音是活語,國音是死語,死語不能成為有機體,也沒辦法成為統一語言。1924年,重修的《國音字典》表示「國音京調」原則,1927年,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起草《國音常用字彙》,寫明以北平地方為國音標準。京音派逐漸戰勝,1932年5月《國音常用字彙》由國民政府教育部發函公告,現代標準漢語就此形成。

注音符號的修正

回到注音字母,筆者先前提及的注音字母表和現在有點差別。其中包括了「ㄪ」、「ㄫ」、「ㄬ」三個音,「ㄜ」則不見了。「ㄪ」、「ㄫ」、「ㄬ」的國語羅馬字分別為「v」、「ng」、「gn」,分別來自福州話、粵語、蘇州話,在新國音施行後便不再使用,但仍在各種方言中使用;「ㄜ」則誕生於1920年,發現在實際上和ㄛ及ㄦ兩音的念法不同而補上,原來形式是ㄛ字上加一點。注音符號的稱呼呢,則是1930年由國民政府執行委員會議決改名,由注音字母改名為注音符號。

結論

作為臺灣人,注音符號這個東西天天用,但我們對它似乎沒有那麼多了解,更有些人想盡辦法廢除注音符號,但卻沒有想到注音符號對於漢語標音的絕佳作用。看看對岸,使用拼音方案,代價卻是英文發音不標準,英語成為了漢語在學習上的上位語言。又講到老國音,雖然作為一種歷史上的失敗嘗試,無法否認的是其試圖統整大江南北各種發音的努力。現在網路上仍可看到有些人試圖學習舊國音,維基學院也有相關的教材,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

參考書目

王東杰

2014 “代表全國”:20世紀上半葉的國語標準論爭。近代史研究36(6):77–101。

何秋堇

2012 注音符號的文化演現。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於錦恩

2007 民國注音字母政策史論。北平市:中華書局。

信世昌

2014 百年前的中國漢語標音符號之制定及後續發展。刊於漢語標音的里程碑:注音符號百年的回顧與發展,莊英章、潘英海編,頁 1–14。臺北市:五南。

崔明海

2012 制定“國音”嘗試:1913年的讀音統一會。歷史檔案32(4):111–115。

薄守生

2022 關於“舊國音〞的史實與價值辯證。 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13(6):108–114。

章太炎

1908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民報,49-72,6月 10 日。

黎劭西

1984 王照的官話合聲字母。河北平津文獻1(10):66–73。

江仲瓊

1930 注音符號小史。上海市:世界書局。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