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歷史上的今天—臺灣首條糖業鐵路運轉
這陣子和高雄橋頭糖廠有關的新聞熱度不小,包含毗鄰的橋頭科學園區開發動工、120年歷史的聖觀音像正進行修復,以及名藝術家黃土水遺作「山本悌二郎胸像」從日本回到臺灣,9月15日的今天,則要迎來臺灣首條糖業鐵道的115周年。
第一新式糖廠的誕生
時間回溯至1900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籌設之際,10月鈴木藤三郎與山本悌二郎來臺選定製糖工場的建設地,當時候選地點包含大目降、蔴荳、曾文溪、阿公店,爾後聚焦於曾文溪與橋仔頭兩處,最終因運輸便利與水源充足的考量,以及既有蔗作地帶的中心區位,定案於阿公店(今岡山區)南側的橋仔頭(今橋頭區)設置工場。
同一時間,臺南至打狗間的鐵路於1900年11月28日舉行開通式,加上前景可期的打狗港也於隔年進行港灣調查為築港工程做準備,這些可說是製糖工場落腳橋仔頭的重要原因,場址緊鄰鐵道,向北約23公里可以到達臺南,向南約15公里即為打狗,連結兩地港口的交通十分便捷。
製糖工場內陸續建置的設施,除了製糖作業所需的機關室、壓榨清淨室、壓榨附屬室、機械修繕室、倉庫等,還包含支配人宅、社員宅、職工宿舍、俱樂部與事務室。工場大致竣工後,1901年11月製糖器械試運轉,隔年1月15日開始第一回的製糖作業,為臺灣新式製糖產業的嚆矢,同時促進日後橋仔頭地區的發展。
橋糖鐵道與軌道運作試驗之始
身為臺灣首座新式製糖工場,橋頭糖廠在創設初期有許多試驗,其中原料運輸是非常重大的一環。臺灣製糖株式會社著手進行工場建設之際,為了運輸需求,1901年1月向官方提出橋仔頭停車場(今橋頭車站)設置的申請,由會社負擔部分用地與工事費。同年3月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又向鐵道部申請鋪設自橋仔頭停車場延伸入工場內的裝卸用鐵道,5月12日開通,是臺灣最早使用1067公釐軌距的製糖工場,不僅處理原料與製品的運輸,更在工場建設期間方便製糖機械送至,提升不少施工效率。
橋仔頭工場鄰近區域的甘蔗採收最初除了二輪牛車運送外,也有手押臺車設備,是由總督府提供軍用手押臺車軌條(軌距應為495公釐),1902年牛隻牽引的臺車輕便軌道陸續有兩線完工,爾後逐年擴張規模。除了從採收區域到工場,這些臺車軌道也扮演廠區內運輸的重要角色,包含原料、成品與蔗渣等。
臺灣糖業專用鐵道的濫觴
1905年6月11日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常務取締役(常務董事)山本悌二郎,偕同技師日比孝一、草鹿砥祐吉、鈴木源吉等,前往布哇(夏威夷)進行糖業考察,同年7月25日歸返後,為改善製糖工場搬運設備,決定引入軌距30英吋(762公釐)的專用鐵道,起初應是於廠區內及周遭鋪設數哩軌道,並打造牛隻牽引用的甘蔗貨車。
由於水牛牽引軌道的效果不錯,而考慮蒸氣機關車(五分車)牽引的鐵道設置,處理較遠距離的原料搬運,以提升效率。1907年2月獲得總督府設置許可,採用25磅的軌條,著手建設廠區內的鐵道系統,9月15日舉行專用鐵道的運轉式,廠區的構內線長度有1.23哩(約1.9公里),是臺灣糖業專用鐵路的起源,為製糖⼯業發展帶來重⼤的運輸變⾰。
1907年11月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加以建設由製糖工場直接通往原料採收區的路線,隔年4月5日八條線路(太爺線、石案潭線、港口崙線、赤崁線、滾水線、頂螺底線、仁武線、鳳山厝線)、三臺機關車、五十臺貨車竣工後開始運轉,直至終戰前,路線共擴充至十一條。這些機關車鐵道沿線皆架設有電話系統,以便突發狀況與廠內進行聯繫。
不同於其他糖廠的營業線,橋仔頭製糖所的糖業鐵道並不做客運之用,惟1916年閑院宮載仁親王與其妃子巡視臺灣時,於4月22日午後抵達橋仔頭驛,轉乘糖業鐵道進入製糖工場的廠區參訪、休憩,當時第二工場前設置有臨時月臺方便上下車廂,而客運車廂應為特別打造,推測是日本時代該廠鐵道唯一一次提供載客的服務。
橋糖珍貴糖鐵的未來?
戰後橋仔頭製糖所接收成為橋仔頭糖廠,廠區內鐵道及軌道仍保留終戰前的樣態,依功能大致可以分為幾個不同屬性區域。從產區採收的甘蔗,經由廠區西側南北端的公司線(762公釐)進入原料秤量場,再到南側鐵道線路的等候區,魚貫運送往壓榨室,等候區有大量雨豆樹種植,應是用來避免陽光長時間照射導致原料變質。原料秤量場東側則有鐵道課辦公室座落,此區公司線分布密集,尚有機關庫、檢車庫、內燃機修理工場、油料倉庫、道班房等設施,是鐵道運輸及修繕的行政中樞。
官線(1067公釐)在廠區內曾有兩條主要側線,是結合1067公釐與762公釐鐵道的「三線」形式,連接橋頭車站與糖廠內的砂糖倉庫、酒精裝桶室、糖蜜槽、酵母倉庫,用以輸送包含砂糖、酒精、糖蜜、酵母等產品,而運入廠內的則有機械、容器、煤炭等物料。另外,場內還有密佈的臺車線,機動性較高,可運送包裝好的砂糖、蔗渣至倉庫,或是做為搬運廠內相關器材設備之用。
1953年橋仔頭糖廠更名為橋頭糖廠,陸續經歷製糖工場合併、砂糖倉庫擴建,廠內鐵道與軌道也有數次調整。1999年糖廠進行最後一次生產後,鐵路停止運輸甘蔗原料,2000年與2001年分別為慶祝橋頭糖廠、聖觀音奠基百年,皆在活動期間提供民眾搭乘小火車。2003年橋頭糖廠正式開辦觀光小火車,路線利用原有仁武線,由橋頭糖廠南側連接至昔日青埔農場所建置的花卉園區。
2006年橋頭糖廠內成立了臺灣糖業博物館,可惜有著臺灣首條糖鐵歷史的廠區,多數相關設施並沒有受到高度重視,不僅西北側大面積的鐵道群因為開闢停車場而挖除,其餘鐵道有些不是缺乏維護,就是遭到瀝青混凝土覆蓋,甚至檢車庫被大幅改為辦公空間。儘管如此,橋頭糖廠內仍舊有不少珍貴的糖鐵設施遺留,有些更是其他糖廠所罕見的,包含特殊梯形平面的機關庫,以及可以停放鐵道維修工具車的道班房。
橋頭糖廠可說是臺灣糖業鐵道演進最豐富的研究場域,縱使擁有市定古蹟與文化景觀的身份,卻因為1994年發布的高雄新市鎮特定區計畫遲遲未檢討變更,目前仍有計畫道路切穿廠區,將破壞掉不少鐵道設施。尤其是近期因應橋頭科學園區開發,預計穿過糖廠宿舍區與興糖國小間的1-1號道路,不僅嚴重影響文化資產環境完整性,這條60公尺寬的大道更可能阻斷現有的小火車運行。
有時候看似帶動經濟的建設,實際上可能正破壞著文化的根基,在如火如荼的開發下,是否應該緩一點,好好思考臺灣第一新式製糖工廠、臺灣第一糖業鐵道如此重大場域的未來規劃?目前廠內的臺灣糖業博物館的內涵多為靜態展示,凍結式保存的現況是否可以突破?擴大鐵道動態展示與體驗,會不會是其中一個好的發展方向呢?
總而言之,要如何擦亮橋頭糖廠「臺灣第一」的招牌,使其成為高雄在後工業城市的文化發展基石,除了考驗著官方部門的智慧,尚需社會大眾的重視與發聲。在歷史上的今天我們回顧與反思之餘,不妨找個時間搭乘觀光小火車,同時仔細探尋廠內遺留的鐵道設施,相信實際走過會更能體會這些瑰寶的重要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