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戰“貳楊度”王滬寧(1)“三個代表”的邏輯錯誤
楊度,字晢子,清末民國初君主立憲學者及政治活動家。此人思維敏捷,機智過人。戊戌變法中接受康有為、梁啟超的維新學說,後留學日本,與孫中山激辯數晝夜,反對共和革命理論,堅持君主立憲救大清之觀念,為皇室排憂解題,成此專家大拿。1906年,載澤、端方、徐世昌等五大臣考察歐、美、日憲政後,求楊度捉刀起草撰寫報告,以呈老佛爺慈禧交待差事。楊度遊刃有餘,寫出《中國憲政大綱應吸收東西各國之所長》和《實行憲政程式》,轉呈當朝實權人物慈禧。慈禧也是小學文化,腦瓜可比有的人轉得快,按日本圖索大清驥,既保皇權“永永尊戴”名利實權,又可對民眾掩耳欲蓋彌彰而蒙混盜鈴。是年,清政府下詔預備立憲,楊度參與預備立憲會議,頂戴有花翎,成風雲人物,受朝中重臣袁世凱青睞。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成功,各省獨立,1912年清帝遜位。袁世凱擁兵段祺瑞、馮國璋、張勳等五虎上將,一代梟雄崛起,獨缺張良、蕭何等文臣輔助成就帝業。成功人士會與想要成功的人員聚悅,千里馬總能找到伯樂相中。世凱等閒識得楊度面,晢子深受器重,自感民國有將出漢武宋祖大有為之君,千古難尋,自降大任:吾為帝王之師,助世凱匡扶中華。
孫文謙讓,袁世凱花心思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扶正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終身制。1915年,晳子清晰,審時度勢,顯山露水,呈《君憲救國論》,廢除共和,立皇帝救中國,受到袁大總統嘉獎:至理名言,曠代逸才。是年楊度與孫毓筠、劉師培、嚴複等六人組“籌安會”,主張君主立憲,鼓吹中華復辟帝王制度,炮製出袁氏新時代有中華特色帝王思想,緊密地團結在袁氏為核心的復辟中央周圍,成復辟政策研究室智庫主任,仕途看好,升遷袁中央政治局常委可望可即,御用當朝紅得發紫之文膽。世凱復辟,舉國起兵討伐,袁皇退位,楊度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楊度為新時代有中國特色帝王思想導師之鼻祖,“貳楊度”在中國層出不窮。楊度入土上海萬安公墓,未安分守己,文革時期有張春橋,新世紀冒出王滬寧,滬上總出楊度倀影。王滬甯與張春橋頗有幾分相像——形似:臉清瘦,戴黑框眼鏡,眼陰冷,面相苦,不苟言笑,高深莫測;經歷似:籍貫山東,發跡上海,尋覓強勢人物,攀附求榮;神更似:擅詭辯,偷換論題,混淆視聽,如同納粹時主管宣傳的戈培爾,讓謊言重複一千遍變成真言,CCTV反復萬遍,全中國的人都信以為真。有錢能讓鬼推磨,有酷吏威權恐嚇,善良人成鬼推磨碾壓大眾。
下面剖析一下王滬寧操刀的“三個代表”,分析一下其概念中內涵與外延的缺陷,以正視聽。
“三個代表”是“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簡稱,被中共黨魁江澤民視為與毛澤東、鄧小平比肩過硬的思想核彈,寫入黨綱,列入憲法。王滬甯塗脂有功,加官進爵,私下炫耀:吾之靈感,曠世其句,楊度再生。
“三個代表”是個概念,概念組成的兩個要素就是內涵和外延。“概念的內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質。“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一個個、一類類的事物。
例如“平面三角形”是個概念,其內涵是指:平面上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平面三角形的外延,如果按角度來劃分,有直角三角形、等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如果按邊劃分有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
現在一句、一句地剖析“三個代表”。第一句中共“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舉出歷史案例,即可以看出這句話的邏輯錯誤:文革時期,中國製造三萬噸級的輪船,在中國是屬於最先進的了,然而拿到世界上相比,七萬噸級輪船就是小巫級。再舉一例,1980年代,中國出現了BP機,甲要打電話給呼叫台,由呼叫台人工傳送甲的資訊到系統裡,發送給乙,乙看到BP機上的資訊,知道甲在尋找乙,乙再打來電話給甲,甲乙兩人聯繫成功。BP機這個電信產品,在中國屬於先進的了,然後爬到井口時,我們國人才知道,美國、歐洲當時已經普及了第一代蜂窩行動電話,俗稱“大哥大”,BP通信台已經屬於將要淘汰的產品。以上兩個例子,說明在中國是當時看似是先進的生產力,但是比較之後,不是最先進的,仍然屬於落後級別的,可能還是要淘汰的產品。
那麼中共“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這句話,哪裡出了錯誤了呢?
一個概念的內涵越大越豐富,則其對應的外延就越小。“代表中國”是內涵之一,限定在“中國”,多了一層“內涵豐富”,就出現了以上的兩個歷史案例駁倒“第一句代表”的情況。換個角度講,中國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假設世界已經是汽油發動機工業化的農業生產,而中國還是牛耕馬拉,即便把鐵犁換成了耐磨的合金犁,合金犁雖然在中國屬於先進的生產力,還是井底小蛙。“代表人類社會”才是大道之行也。
如果第一句話就有邏輯瑕疵,則證明“三個代表”整段話的語句存在邏輯錯誤。
再者分析一下“始終”一詞,終就是盡頭、死亡,而中共自稱是萬歲政黨,意味著中共要永遠存在,這又與中共的理念不相符了。王滬寧是要亡黨嗎?這種濫竽南郭先生留有何用?他不僅毀了江皇,後面還要毀習皇。
“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做如下改動,可以理順邏輯:永遠代表人類社會最先進的生產力發展要求。
同理,第二句“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改成“要永遠代表人類社會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第三句“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似乎很完美是吧?同樣也是存在邏輯錯誤。先舉出史例進行反駁:中國1940年代進行的土地革命,沒收少數人地主富農的土地分配給多數人的農民,是代表了多數貧農的利益,但少數人地主的利益受到了多數人的侵害。有人會為此辯訴,好,再舉一例,辛巴威被譽為“非洲的麵包籃”,1980年代後,占多數的黑人獲得治權,通過法律,進行土地改革,強制沒收少數白人擁有的土地,代表了多數人根本利益。爾後境內白人農民出走,黑人又不會管理耕作,糧食產量大減,通貨鼓脹令人咋舌到1600倍,經濟反而陷入混亂,國家動盪,多數人的幸福沒有代表出來。早期歐洲,多數人認為太陽是圍繞地球運轉的,這代表多數人的信念,於是多數人就燒死了宣傳“日心說”真理的少數人布魯諾,多數人不僅是錯了,還是有罪的。
包括海外搞民運的人士,認為“多數人”不加限制的行為就是“民主”的真諦,這是有極大的錯誤認知。不是多數人贊同了的,就都是正確的,這個邏輯一定要搞明白了。
西方對民主中多數及少數的關係,做了如下解釋:尊重多數人的決定,同時要保證少數人的利益不被多數人侵犯。“三個代表”中的第三句怎麼改動,你自然也有了答案。
可惜江澤民,1940年代千里挑一進入名牌大學的本科生,博聞強記,破書萬卷,英俄日、西班牙語彙於一腦,智慧一生,卻栽在了一瓶子不滿半瓶底瞎咣當的“貳楊度”手上。王滬甯真是成“江皇”不足。二十多年沒有被外人點破,屆屆還能升遷,真是奇景。
若想不被坑,別碰王滬寧。可偏偏習皇要觸這人的黴運,那就好好看看他如何成習皇不足、毀習皇有餘的,習近平如何套上“貳楊度”製成的皇帝新衣,九月柿子趕大集,眾目睽睽下裸體遊街。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