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好問香江,商酒今猶在

殷果
·
·
IPFS
·

偶然看到1978年的報道,很驚喜婦好鴞尊曾在香港展出。我想任何一位研究商代考古學或對商代歷史感興趣的人,都會記起這位傳奇人物 — — 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孩子們的母親,且是征戰四方的女將軍。三千年後,她的墓葬被發現。而發掘婦好墓的考古學家恰好也是一位女性,她們在1976年相遇了。


婦好鴞尊初現香港

1978年7月18日,「中國出土文物香港展覽」開幕,展出100多件文物,除了婦好鴞尊,還有秦始皇陵陶將軍俑、李斯小篆等等。

婦好墓真正的價值,在於我們可以稱之為「婦好墓」。王陵區有10餘座的十字形大型墓葬,但我們無法說出埋葬了哪一位商王,只能以M1001、M1002等編號稱呼。這是因為王陵區自先秦時期多次被盜,許多可能帶有銘文的青銅器被帶走。只有婦好墓,首先墓葬沒有被盜,大量青銅器上有「婦好」、「司母辛」的銘文,而且超過200片甲骨文記錄過婦好的事跡。正因為這些偶然,我們才能稱安陽小屯5號墓為婦好墓,這也是目前殷墟唯一一座能對應到具體商代人物的墓葬。

〈形象的歷史輝煌的文化〉,《大公報》,1978年4月17日,第1張第1版。


婦好墓發掘簡史

1975年11月20日,考古隊在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的西南側一帶進行全面勘查。11月23日至25日已經發現了5號墓的一隅填土。不過天氣嚴寒不利發掘,至到1976年春季,由鄭振香先生主持的考古隊再度工作,集中發掘5號墓。

1976年5月17日到6月7日,考古隊發掘了一個7.5米深的墓葬。由於現代地下水位比三千年前高,所以五號墓的底部浸泡在水中。考古隊花費兩天把墓中的地下水抽走。至此,一個在宮殿宗廟區的墓葬展示於三千年後的世人面前。可惜墓底長期浸泡水裡,墓中央的人骨已朽,只留下可能曾穿戴在她身上的玉器,以及一些朱砂。

468件銅器,755件玉器,63件石器,47件寶石製品,564件骨器,3件象牙器,11件陶器,15件蚌器,2件紅螺,6820多件貨貝,還有各種零碎的隨葬品,全都埋葬到面積只有20多平方米的空間裡,當中最著名的有鴞尊、三聯甗、司母辛方鼎、象牙杯等等。與王陵區的商王墓葬相比,簡直是「蚊和牛比」。這種「小」面積的墓葬在殷墟很常見,至今仍很難下定論,為什麼婦好的墓葬沒有設在王陵區?又為什麼規模這麼不成比例?

婦好墓發掘40多年,依然留給我們很多謎題,這些問題推動著考古學不停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頁55,圖三十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婦好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彩版七。


考古,一味靠挖?

考古學是一門透過物質文化研究古代社會的學科,田野發掘是收集資料最基本的途徑。文物出土後不是放在庫房或博物館就算,針對不同材質還要制定專門的修復方案。修復的同時,還要整理多不勝數的文物,記錄顏色、材料、形製等各類信息,以及繪畫遺跡和器物線圖。必要時還要送往實驗室,藉著自然科學手段分析成分、顯微結構等。整理過的資料最後編輯出版,供所有研究者使用。考古學不再是孤軍作戰,各學科積極合作,即為考古學注入活力,更帶來了嶄新的視角,為研究古代文明提供廣闊的視野。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