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頌!親愛的考古工作者們

殷果
·
·
IPFS
·

最近翻查1955年代香港的報章,偶然看到一則頗為驚喜的報道,原來董作賓先生曾受邀到香港授課,以及參與李鄭屋墓發掘。同時翻看以前在田野發掘的照片,想起和民工們在田邊烤火取暖的情景,於是寫下這篇小文。希望大家在關注考古新發現的時候,向辛勤勞動的民工們致敬。


李鄭屋墓與董作賓

1950年代中葉,香港最轟動的事情之一,是發現了一座磚室墓。1955年初,港府計劃在李鄭屋村興建12幢七層的徒置大廈。第一座大樓更提前兩個月建成,5月1日已有第一批居民辦理入住手續。接著第二座大樓在7月份興建,一切看似順利,未來能安置數萬人。就在1955年8月9日,整個興建計劃迎來轉捩點。建築公司計劃夷平一個小山丘,過程中發掘去一部分土體,露出內部的建築物。乍看以為是荒廢的舊建築,仔細從洞口望進去,空間由紅磚砌成穹窿頂室,內放有小香爐、陶器和青銅器若干件。由於沒有墓碑,沒法得知墓主人的身份和生平,只能透過墓室結構和隨葬器物,判斷這座磚室墓屬東漢時期。

1955年8月14日,董作賓先生受香港大學林仰山教授邀請,從台北抵達香港。與香港大學中文系師生們一同參與李鄭屋墓的考古發掘。能與考古學家一起工作,想必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如董先生花了數十年發掘殷墟,研究商文明,釋讀甲骨文字,寫成《殷曆譜》,為今日芸芸學子敬仰的對象。像我學習商代考古的,對董先生自然而然多了一份情感。

〈李鄭屋村山坵發現古塚〉,《香港工商日報》,1955年8月10日,頁5。
〈我國第一流考古學家董作賓應邀抵港〉,《華僑日報》,1955年8月15日,第2張第1頁。
〈從發現古墓引起考古談談董作賓與六朝〉,《華僑日報》,1955年8月18日,第2張第4頁。


在考古最前線的人們

說起殷墟,不能不想起考古發掘的隱藏主角——民工們。

民工每天的薪金未必很多,看似重複機械的動作,背後付出的體力與辛勞是無法想象的?他們會在在雨雪連綿的冬季清晨,離開溫暖的被窩,帶上自家耕作用的鐵鏟、鐵鋤,摸黑走到略感荒涼的田野開始發掘。很多時候,他們比工地主持人和實習學生更早到達現場,一邊閒聊,一邊等待。一般早上四小時,下午四小時。一天算下來八個小時在野外受冷受潮,他們仍能有條不紊地工作,反觀我自己的手腳已凍得發紅,手指僵硬得畫不了圖。

我另聽說一段經歷。2000年末,安陽殷墟發現了一個隨葬大量屋玉器的墓葬,每一件的造工藝至臻完美,最可貴的是這個墓葬沒有被盜,其重要性比肩婦好墓,考古人員自不敢怠慢。縱使風雪刺骨,技師與民工們也不能停下,小心發掘,準確繪圖。由於隨葬品實在很多,前後花了一個兩個月才完整地發掘出570餘件隨葬品。

M54出土部分隨葬品分佈圖(引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河南安陽市花園莊54號商代墓葬〉,《考古》2004年第1期,頁7–19。)

這只是海量大大小小田野發掘的一例,許多民工、技師在田野工作了數十年。光他們考古發掘的年資就超過我的歲數,真的是「我考古多過你食米」。

有一位技師,他在田野工作了30多年,懂得發掘商代馬車,也會燒製陶器,幫助我們研究。實習的時候,我問他:「你做了這麼多年考古,以後還繼續做嗎?」

他笑著說:「我只會做這個工作。」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