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聽說妳在鬼島當作家》89 低潮,是時候該放棄了嗎?
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我已經可以整理出思緒,趁著這個機會,就把前陣子低潮的故事告訴大家吧。
事情發生在某天下午。
我一如往常地把稿件投給合作多年的出版社,可是這次編輯感覺起來有點為難。
他說實體書越來越難賣,尤其是長篇的風險會更大,所以目前比較希望收一集結束,或最多上下冊的作品。
長篇作品對作者而言,會比較穩定一些,因為假設六本簽下去,那就意味著除非真的賣太差被腰斬,否則基本上會有六本的稿費,但對出版社而言,假設這系列賣不好,那他們繼續出下去是可預測的虧損破洞。
同一件事放在不同立場上,會出現天壤之別。
偏偏剛好那時候我投的兩部稿件都是三本左右的長篇,等於說才剛投稿不到五秒,連被審閱的機會都沒有就已經被退稿了QQ
這件事情給我不小的打擊,讓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危機迫在眉睫──實體書市場越來越嚴峻了,大者恆大,弱者恆弱,就連大手的賣量也在持續下降中,甚至有越來越多出版社縮限輕小說的類型,甚至收起來。
然而,今天出版社縮減出版冊數,以後可能就變成只出大手或者網路上本來就已經有名氣的作品了,因為要保證「能賣」、「會賺」,出版社才能繼續在險峻的環境存活。
我當然明白出版社不是慈善機構,需要靠金流才能生存,但這越來越限縮的夢想之路,讓我感到前方等著我的可能是斷崖。
在那件事情之後,我大概有三個多月左右都沒有寫長篇小說,因為腦海總有個聲音:「反正寫了之後也沒辦法出書,這些年我在這搖搖欲墜的行業到底在堅持些什麼?在台灣當小說家已經不是會不會默默無名一輩子的問題了,是根本就活不下去。」
那幾個月裡,我失去了寫長篇小說的動力,就連之前開的稿子就這樣放置PLAY了好久,這和之前的我就算被編輯各種酸言酸語洗臉,還是能一個月拚兩本作品的反被激勵狀態截然不同。
因為以前是只要我努力,就有可能突破,但現在是不管我怎麼努力,都不一定能改變什麼的狀況,被環境選擇而不是自己去選擇是否衝一把,這種無力感讓我無所適從。
以前我總堅信,只要把自己手邊的事情做好,堅持下去一定會被世界看見的,但血淋淋的現實就擺在眼前,打碎了我曾經的天真,什麼理念與想法,在現實面前居然是如此不堪一擊。
這邊要特別強調一下,我指的是「台灣大眾小說實體書」的部分,非電子書、劇本與提案等領域除外,而且純文學那邊也是不同的狀況,必須要特別提出來,以免被認為偏頗。
我意識到,就算在這個行業再怎麼努力,我可能永遠也不可能靠寫書來支撐生活,更別說是那些懷抱著夢想,想踏進這個行業的新人們了,現在就連老手都不一定活得了。
可是,一個行業是否振興,除了行業的前景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新血,如果這個行業都只有老手在,當他們不再寫之後,那就是一大段的空缺,在越來越多強勢媒體搶注意力的年代,技術不足、沒有人脈與人氣,空有夢想的新人根本無法存活,想成為下一個大手將會更艱辛。
當市面上的實體小說選擇變少,看來看去都是那些人,或是類似的題材與作品之時,也會局限消費者的選擇,在看書的人口越來越少、3C普及的現在,這無疑是加速滅亡。
讓我重新思考關於「小說實體書」這塊領域的出路之時,想著,難道除了改編成別的領域的作品以外,沒有其他的可能性了嗎?
我一邊嘗試著寫不一樣的東西,如你現在看到的鬼島系列、RO冒險日誌、莫名其妙的小故事等等都是,還有一些短篇小說,我沒有停下創作,而是嘗試著更多的方向去探索創作的各種可能。
沉澱了好一陣子,我再次明白──我果然無法不創作,若完全停筆的那天,大概就是我已經不在,或者是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的時候了吧?
尋找各種出路的可能,後來我發現了網路上連載小說的連載平台,雖然這種方式從很早以前就存在,但能真正拿到收益,且收益可以跟實體書稿費相拚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打賞那些功能以前也還沒開放,或者是根本沒那風氣,掛著斗內鈕也不會有人理睬。
而如今,斗內以及訂閱的風氣漸漸起來,許多小說平台也開始有更多的功能,讓我再次注意到這個可能性。
比起販賣實體書,網路平台的連載及訂閱的方式,以作者而言反而能得到更好的分潤,門檻也較低,對於讀者而言,也能以低廉的價格支持作者的創作。
這樣的平台越來越多,但都還在萌芽階段,可是我從中看見了新的一條路。
因此我現在把重心放在網路連載上,雖然這也是一條不簡單且遙遠的路,但似乎挺值得去努力看看,除此之外,我還不斷嘗試去發展不一樣的創作之路,如今你們所現在看見現在的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雖然我不曉得我這樣嘗試到底能有什麼突破,或者能走到哪裡,但我都會把這些經驗記錄下來,並且分享給你們,希望有志想一直創作下去的你也可以得到些什麼。
老話一句,如果沒有路,那就自己開一條吧!
我把視野借給你們了,一起加油~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